六位一体文化润心
2020-10-09柳玉国
柳玉国
龙口市润新小学自建立以来,深挖校名“润新”所蕴含的“润泽生命,滋養心灵,培育新苗,日新其德”的深刻内涵,形成了“文化润泽,德化人生”的核心文化,提出了“文化浸润生命”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弘扬优秀文化,提升生命质量”的特色办学之路,取得了丰硕办学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润新小学自2006年以来,以省市级重点课题《国学启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经典阅读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等为依托,致力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总结提炼出“六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策略,依托其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实现“文化润心”,培养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六位一体”传统文化课程的内涵和内容
“六位一体”传统文化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课程。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以传统蒙学和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系列课程;二是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课程;三是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英雄课程;四是以家乡历史、风土人情、非遗项目、传统技艺等为主要内容的乡俗文化课程;五是以民俗节气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六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研学旅行课程。
“六位一体”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经典诵读提升人文素养。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开发经典诵读课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学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传统蒙学和国学典籍(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学读本和“四书五经”经典原著)筛选整理编撰成《小学国学启蒙》,作为学生经典诵读教材。此外,学校还围绕塑造“君子之品”,创编《国学经典里的品格》校本教材。教材以《论语》为主要内容,分“孝悌”“仁义”“诚信”“忠敬”“智勇”“崇礼”六大部分,共集一百句金玉良言。学生通过诵读、书写、反思、力行的路径,日新君子之品,提升人文素养。
打造优美环境,营造浓厚诵读氛围。学校每天开展国学经典“晨诵—午读—暮省”系列活动,让学生每天“听”经典、时刻“看”经典、随时“践”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国学经典的滋养。每天上学、放学时间,校园广播循环播放国学经典,课间铃声也设置为国学经典吟诵曲目。孩子们每天踏着经典诵读的节拍到校,伴着国学的馨香就餐,踩着古诗词的节奏回家。每天预备钟时间,孩子们手捧经典,端坐桌前,和着优美的旋律,齐声诵读国学经典。漫步校园,“润新林”和“国学长廊”随处可见的国学经典名句时时醒示学生修身养品;踏上楼梯,漫步“君子之道”,品味做人之本;驻足“中华传统节日”“品二十四节气 赏五千年文明”的展板,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穿梭“传统文化长廊”,品读经典著作、名人故事,理解“仁、义、礼、智、信”的深刻内涵。孩子们浸润其中,耳濡目染,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创新实施策略,践行“知行合一”思想。首先,上好校本课程。学校创建了多功能数字国学体验馆,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诵读体验课程,并创造性地把游戏、故事、吟唱等形式引入经典诵读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其次,利用学科整合。语文、品德、音体美等课程中蕴含着诸多经典教育素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有机渗透经典诵读教育,真正实现了全科、全员育人。再次,坚持活动育人。学校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举行经典诵读成果展示周活动,内容包括朗诵会、吟诵会、演讲比赛、历史剧和课本剧表演、知识竞赛、百家讲坛等,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传承经典、学会做人。重阳节期间,则会开展孝德少年系列评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最后,家校携手践行经典。学校注重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携手诵读经典、践行经典。我们先后开展了“我陪父母读经典”活动、“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良好行为习惯共同评价”活动。孩子们把经典诵读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人争做少年君子。
创新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学校坚持遵循诵读与践行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一是坚持多元化评价。在班级层面,教师组织孩子们自编自导国学情景剧、课本剧、历史剧,让孩子们穿越时空,化身古人,感受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组织学生对自己一学期的思想、行为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在年级层面,级部定期组织国学演讲、国学征文、国学擂台赛等展示活动,并给表现好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二是坚持过程性评价。针对每个学生,建立实行“经典诵读小博士等级”认定制度。按诵读内容和德育目标不同分成一到十级,学生每达到一级,就颁发相应的证书。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孩子们的诵读热情空前高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长达十年的实践探索,培植了学校“诵读国学经典,争做博雅少年”的鲜明办学特色。以国学经典诵读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形成区域品牌,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为烟台市中小学系统全面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传统节日培育民族情怀。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优秀载体。
开发传统节日读本,系统了解节日文化。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创新节日课程,创编了《节日里的文化》校本教材。该教材精选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八大中国传统节日,详细介绍了每个节日的起源、演变、传说、习俗、食俗、诗词等文化内涵,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汲取文化营养,感悟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情感,促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