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020-10-09赵保洋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校

赵保洋

摘 要:在高校的设计专业中,平面设计作为主要的专业之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但在当下的教学中,却因为学生实践能力的缺乏而导致教学的过程受到影响。因此,文章主要论述了在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促进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关键词: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实践能力

在当下,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平面设计专业中,设计出有创意、有内容、有价值的作品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作品并未满足社会的要求,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实践。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高校应当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

首先,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平面设计专业自身的需求。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出能够独立进行平面设计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就业的需要。对于平面设计类的企业而言,更倾向于选拔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只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迅速融入工作中,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创新的需求。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一定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而创新正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设计者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和摸索之中,才能增强创造力,设计出充满新意的作品。因此,提高实践能力是平面设计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这将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当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平面设计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学科的体系和内容都比较复杂。在教学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较多,既要掌握一定的电脑软件操作技能,提高绘画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审美能力,能够感悟到作品中的美,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正是由于学科具有復杂性,所以学生会感觉到课程的具有较高难度,无从下手,没有头绪,最后很难将知识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构建清晰的目标,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方式不够创新

平面设计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讲究学科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在早期的教学中,学生都是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听教师的讲解,教学过程难免枯燥。因此,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创造力难以得到训练。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创造力是在课堂外进行培养的,上课期间只需要讲解理论知识即可。因此,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难以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平面设计教学中提升实践能力的方式

现阶段,在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在之后的发展中,学生会遇到相应的困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目标

人们常说,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指南和方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树立正确清晰的目标。之后,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进行展开,更好地实现教学中设定的目标。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目标的设定主要依据两个原则。其中一个原则是目标的设立需要依据专业的属性和专业的特点进行,而另一个原则是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两个原则所对应的是不同的服务对象,前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后者则是基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就业。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首先,针对平面设计的课程而言,其课程是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主要的价值便体现在艺术作品上。因此,学生的主要目的便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可能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部分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依然将理论知识作为最主要的授课内容,使其成为整个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当正视这种问题,对平面设计专业进行重新审视,纠正之前的错误认识,正确理解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意义。其次,平面设计教学应当以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教学的目标设定的导向。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接纳对学生自身的成长非常重要,既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的注册标志是一只飞腾的凤凰,这就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象征着航空公司的飞黄腾达。这是一种直接的引用方式,还可以采用一些暗喻的方式,比如以植物的形象等作为设计的元素,表明其特点。

(二)师资

在高校的教育中,教师是整个专业的重要部分。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目前的高校中,很多教师的实践能力存在着不足,尽管教师的理论知识扎实完善,但是其实践能力并不突出。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在对师资进行培训的时候,要相应国家的号召,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在选拔教师的时候,既要注重教师的理论知识,也要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将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引入教学中,使其与高校的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的教师能够和企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教师也能向企业设计人员学习,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高校应当适当降低门槛。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而言,很多实践技能强的人才可能并没有较高的文凭,因此不能进入高校任教。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在招聘的时候,应当适当降低门槛,可以给这类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壮大师资队伍。

例如,可以将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和当地的设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教师在企业中任职,通过实践让教师有效地了解到平面设计行业的社会发展趋势,集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能够将这些发展动态传达给学生,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方式

在早期的教学中,教学的过程都是以教师作为中心的,学生只需要听教师讲解即可。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应当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改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当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很多高校一般都是在学生在校的前两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后两年进行实践,这样的教学跨度时间长,导致学生难以消化所学的知识。因此,高校应当采用边教学边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真实的设计要求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内容,使其能够在密切配合下设计出满意的作品。这样学生能够在团队中获得成长,得到全面的锻炼。

四、结语

在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为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储备力量。最后,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玉聪.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J].亚太教育,2019(10):44.

[2]刘伟.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J].现代交际,2016(21):165.

[3]李蓓.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J].教育:文摘版,2016(12):53.

[4]陈铭.新形势下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3):241-242.

作者单位: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高校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