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2020-10-09张艳
张艳
【摘 要】目的:针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肺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7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采取肺康复结合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87.42±1.51)明显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总分(78.1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肺康复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确切。
【关键词】肺康复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000-00
引 言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该病都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程度,全球防治倡议中提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实施肺康复治疗,对于缓解呼吸困难、憋喘等系列的临床症状,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就肺康复治疗的发展历程、具体训练方法、效果评价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具体分析和阐述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7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6例。试验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54~75岁,平均(64.5±2.1)岁;参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1~76岁,平均(63.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慢阻肺;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取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存在意识或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严免疫缺陷等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
1.2方法
(1)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来讲,常规的治疗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想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话,必须加以康复治疗的干预。(2)实验组进行康复治疗:以下对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首先要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肺功能,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和现病史等进行全面综合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对症治疗,对肺功能进行检查,仔细评估运动负荷量。协助和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缩唇-膈式呼吸,患者取座位,全身放松,口唇闭紧,用鼻孔深吸气放松整个肌肉,进行几秒的屏气后,嘴唇缩小呈口哨状把气体缓慢呼出,4-6s为呼气最佳时间,练习5min,每天练习3—5次。以患者身体的状况为基准,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开展四肢锻炼,手绕圈和慢走动作,手绕圈一天一次,每天练习20min。每天慢走的时间至少是10min,如果患者耐受力是比较好的,可逐渐增加运动时间,但是总时间要控制在30min以内,在此期间,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系列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相应的训练。营养支持是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康复治疗和训练期间,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根据患者实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其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逐渐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综合肺康复治疗中要加入具体的心理干预,由于疾病的困扰以及经济压力等原因,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沮丧等不良情绪,进而配合度和依从性较差,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综合的治疗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患者的正确认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相关的治疗和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每分通气量、最大口腔吸气压、最大口腔呼气压以及口腔阻断压等指标。生活质量评分(QOL)工具评定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不完全受限为病理特征的慢性呼吸障礙性疾病。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气道、肺实质以及肺部血管,其中,肺部血管改变通常表现为内壁增厚。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部血管主要是小动脉病变,通常表现为无肌性正常动脉周围肌化、管壁增厚等,此时病变对右室的压力无明显影响。但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发展,逐步累及到气道及肺部血管病变范围增大,使得肺部正常血管床逐步缩小,由于肺部血管重塑的增加,使得肺循环的阻力显著增大,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此时右室可经心肌异常调节、等长调节两个路径逐步适应肺动脉压力升高。通过这这些调节,右心室心肌结构形态及其生理功能会随之出现适应性的改变。长期慢性缺氧会导致肺部血管广泛性收缩与肺循环阻力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到后期易并发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肺心病、右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肺康复结合治疗下,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对比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肺康复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小娟,罗细娥,熊珊珊.肺康复结合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34):112-114.
[2] 张妤.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8):167-169.
[3] 索媛.呼吸康复训练操在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S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