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2020-10-09刘艳飞
刘艳飞
【摘 要】我国内部控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内部控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基于此,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部门控制中的问题、财务控制中的问题、人力资源控制中的问题、风险控制中的问题,继而围绕问题的表现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China's internal control began in the 1990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Norms - Basic Norms (Trial)" and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Norms - Monetary Funds(Trial)" and other normative documents, internal control has mad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the problems in the department control, financial control, human resources control, risk control,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ou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problems.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Keywords】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中圖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8-0112-02
1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分析
1.1 部门控制中的问题
管理层级过多是企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少企业在机构设置中存在叠床架屋的现象。从横向来看,部门划分缺乏合理性,各部门的职能也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出现了职能交叉的现象,职能划分并不清晰,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问题,从纵向来看,企业管理层级过多,最高层与基层之间隔着若干个管理层,一些大型企业的中间层级甚至多达三、四个,严重影响了市场信息在企业层级的流动效率,导致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存在滞后性。不仅如此,企业运行中部门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现象较为严重。
1.2 财务控制中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组织建设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内容,但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置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机构,财务管理的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来完成,既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企业没有从强化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尽管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信息化战略也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但企业的管理信息水平总体不高,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影响了财务信息价值的全面发挥,并且,很多企业也未能与财务机关以及关联企业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
1.3 人力资源控制中的问题
人力资源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培训、考核机制不足。首先,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要求也在提升,这需要企业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然而从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人力资源培训仍以传统的岗前培训为主,没有结合员工工作岗位的新特点开展岗中培训。其次,虽然企业已经在开展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但绩效考核的结果缺乏有效的应用,能在人力资源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效应。
1.4 风险控制中的问题
风险点识别以发现、分析、评估风险为主要内容,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手段,借助风险识别能够了解风险的形态、发生原因以及危害程度,具体内容包括确定风险因素、形成风险因素清单、评估风险结果等。当前,企业在风险识别中存在很大的漏洞,未能全面呈现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不仅在风险点的评估中存在很大的不足,未能全面反映出业务经验与内部管理中的风险,也没有对风险点进行评价。企业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而企业能够用于风险应对的资源非常有限。风险评级的缺失不利于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来应对风险,降低了风险应对的效率。风险评估的欠缺影响了风险控制的实效。
2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对策
2.1 运行中部门控制
针对运行中部门控制的问题,企业需要从以下三点采取好措施:第一,简化机构设置。以扁平化理论为依托,优化企业的管理层级,一方面,从企业战略发展的任务、目标出发,合理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机构精简与职能整合为原则,将职能相关的机构归并,推行大部制,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压缩企业的中间层级,大部制直接对接一线生产、销售人员。扁平化理论的应用能够使企业精简机构,克服冗员的问题,也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注重部门协同。以推动部门间的协同为关键,强化各部门在企业管理与战略发展中的合力,形成常态化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部门联席会议为阵地,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发挥各部门的合力。第三,促进信息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内容。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来看,系统性、集成性、开放性是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此,企业既要重视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如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行政办公信息化建设,也要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推动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在部门间流动的效率。
2.2 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财务信息化日益成为财务内部控制的着力点。新时期企业财务信息化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从财务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企业财务信息化全面融入企业信息化中,与财务管理的上、下游工作深度融合。第二,财务管理的价值增值作用凸显。借助财务信息化,各类财务、业务原始数据得到更充分的应用,成为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对此,要从以下两点采取好措施:首先,构建系统全面的财务作业标准与规范流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而言,规范化的作业标准与流程是业务部门的工作依据。企业要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将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嵌入信息系统中,根据内部管理的要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优化作业标准与流程。其次,加强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建设。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企业要对下属企业以及新接收财务业务的流程加以标准化,一方面,深入分析下属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差异化的表现与成因,将非标准流程单独收集,另一方面,以内部改进或者外部溝通的形式来消除不符合财务共享中心需求的非标准流程,逐步构建统一高效的标准化流程。
2.3 人力资源控制
人力资源控制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科学设置岗位。根据企业工作的内容、特点,调整岗位设置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明确划分并严格规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定岗定责、专岗专责,切实提高中心的工作效能,同时凸显岗位间的制约性。这是降低业务运行风险的基本要求,如财务数据管理与资金保管工作要相互分离。第二,严格轮岗制度。定期轮岗,能够让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企业各项业务,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协调工作能力,同时,轮岗也能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帮助企业持续提升内部控制的效能。原则上,企业各岗位工作人员每三年轮一次岗,特殊情况下,部分岗位职工的轮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如技术性非常强的岗位。
2.4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而风险点识别则是风险控制的首要工作。从风险的表现形式来看,企业来源主要有制度、管理、技术三个层面。对此,企业要在风险点梳理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全面、层次清晰的风险点体系。风险控制工作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工作。就全面性而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企业风险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可能爆发于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在风险控制中必须做到面面俱到,以免出现遗漏,就重点性而言,风险发生的几率以及风险的危害性有着很大的差别,企业用于风险控制的精力、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将资源优先用于爆发几率高且危害程度深的风险中,这样才能保障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 结语
内部控制是企业加强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历经二十余年的探索,我国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在保障业务运行,强化管理效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从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从部门、财务、人力资源以及风险控制四个角度采取好措施,就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02):4-11.
【2】张霞.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商论,2018(21):44-46.
【3】季晓云.内部控制核心内涵的历史演变及其评述[J].企业经济,2011(0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