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裁缝:万里焊 “龙”
2020-10-09武萌
武萌
韩冰,辽河油建公司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部焊接五机组焊工班班长,曾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铁人奖章”等荣誉
24年磨一焊
在东北亚大陆上,一条能源巨龙从东西伯利亚出发,逶迤前行,在黑河穿越中俄国境线,沿着中国版图东部,经东北至华北后,又向华东奔去,最终将在黄浦江畔激荡起能源浪花,成为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这条能源巨龙便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3371公里,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在朵朵焊花中,巨龙幻化成形,横空出世。在缔造巨龙的千万名焊匠中,韩冰是其中之一。此刻,他正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长岭—永清)3标段的工地上,焊花飞溅,焊接超级“能源大动脉”。
大工程意味着大挑战。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管材、12兆帕高压力等级,这项全球单管输量最大的跨境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每一项高标准都是对焊工的极限挑战。为保证天衣无缝,每一道焊缝都要经过打底焊接和两次填充盖面,之后还要对焊缝进行防腐处理。韩冰是焊工班班长,也是完美焊缝的奠基者。
如果把焊条比作线,焊枪比作针,那电焊工就如同钢铁“裁缝”。为了这一焊,韩冰准备了24年。与自动焊接不同,手动焊接全凭电焊工的技术和经验,准头全在手上。手稳是保证天衣无缝的基本功。当年,他即便没活儿也端着手,模拟各种焊缝的焊接手法,足足练了三个月。从焊接直径800毫米的管道起,他养成每缝必看的习惯。“焊接操作是细致活儿,任何小疏忽,都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焊接过程要有娴熟的技术,每一道工序都要一丝不苟。”韩冰说。
主体管道的焊接则是全自动焊接的天下。
管道的末端,韩冰稳于控制台前,熟练地操作着按键,三四分钟的工夫,十几米外管道的接头处,又一道焊缝随着焊枪移动完美缝合两根钢管,轻松得如同玩电子游戏。在两年前,这道焊缝却难住了焊工班的所有人。
2018年,焊接五机组挺进黑龙江安达市。虽然已是3月下旬,此时的北大荒依然寒风料峭,穿两层棉衣,不足10分钟还是全身冻透。刚到达标段,一场齐膝深的大雪又给大家一个下马威。零下3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焊接五机组打火开焊。天不遂人愿,焊接合格率一再达不到标准。明明是其他机组用着好好的焊接参数,怎么到了自己机组就“水土不服”了?第一次接触全自动焊接,工艺、设备、材料,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老师可请教,大家一筹莫展,即便久经沙场也难免心焦起来。
韩冰异常冷静。他坚信技术再新,焊接原理没有变,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主动联系焊机厂家的技术人员,深入了解自动焊机主控系统和工作原理,经过无数次实验,找出了问题所在,并由此提出了一整套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全新参数调整方案。经试验,焊接一次合格率从89%提升到96.33%,焊工班也创下了单日超过30道焊口的最高纪录。
南征北战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投产通气。呼啸而来的巨大的气流,从巨龙体内由俄罗斯恰扬金气田经黑河首站入境加压,奔涌至吉林长岭。
此时韩冰正在中俄东线中段的工地上加班加点抢工期,从微信上得知这个好消息,已是第二天的午餐时。喜讯在工友中迅速传开,大家还上网搜了前一天的视频,虽然网络信号不好,视频断断续续,但韩冰看得饶有兴致,就连与平日无两的午餐也变得更有滋味。他甚至觉得,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夏季沼泽地的举步维艰和蚊虫肆虐,此刻也不觉得是个事了。
成为国家大工程的建设者,韩冰感到无比自豪。仅仅幸福了半小时,韩冰又投入到了工作中。因为他清楚,自己正在一项项大工程中接受磨炼、摔打。
2002年,20出头的韩冰随公司来到山西临汾山区,参加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此前,他从未走出过辽河油田,参建的都是采油队场站间的短距离输油管道,最大口径426毫米,管线距离不超过20公里。直到辽河油建接到西气东输的工程任务,韩冰和工友们才逐渐挑战600毫米、800毫米口径管道焊接。
全长4200千米的西气东输工程,是当时国内距离最长、口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此时韩冰手中的焊枪已鸟枪换炮,实现自动送丝的半自动焊接,一改350毫米长的手工焊条中途需要更换焊条的缺陷减少接丝,增加了焊缝的融合性,提高了焊接质量。焊接方向由从管道下方起焊向上焊接,改为由管道最上方起焊向下焊接。别看一个不大的改变,可以将焊接效率提高6倍。
焊接工艺的改进,是我国敢于建设1016毫米和1210毫米直径的大口径输气管线的底气所在,但挑战仍在。管道下方,从4点钟至6点钟的位置,需要仰脸,手举焊把操作,依然是焊接难点。韩冰专门集中练习了这一部位的焊接,突破难点。他的想法很简单,“当时国内除了西气东输,还有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同时在建,四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让我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我能有幸参与,就该把自己活儿干好。”
两年的鏖战,西气东输一线临汾段顺利完工。韩冰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机械的轰鸣惊醒了嘉峪关外的茫茫戈壁。6年后,韩冰再次出征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国的半自动焊接国产化已行进在路上。待到西气东输三线,从焊材到焊接设备已完全国产化。如今的中俄东线工程不仅焊接技术迭代,更实现了100%自动化焊接、100%自动超声检测、100%机械化防腐补口。从钢材、钢管等主要材料,到压缩机、56英寸全焊接球阀等关键核心设备,再到SCADA系统,即管网运行的“大脑”,全为中国制造。
随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步伐,韩冰先后参与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川气东送,陕京一线、三线、四线等10多项国家重大油气管道项目施工。
最好的褒奖
一條条能源大动脉在中国大地上集线成网。
韩冰从刚入行的青葱少年已入不惑。24年岁月匆匆,他在家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年,平均下来,每年不足一个月。家里的大事小情他总是缺席,儿子读到初二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暑假时,妻子会带着儿子到项目地住上几天,为了不影响工作,母子俩每天中午搭送餐车到工地,陪他吃完午餐便搭车回去。晚上回到驻地,准能吃上妻子给大伙儿包的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韩冰心里明白,全机组40多号人,妻子得忙活一下午。“每次孩子他妈都说带孩子来旅游,可是我心里清楚,她是惦记我。”韩冰深情地说,“如果没她的默默支持,哪能有我走南闯北,干了这么多大工程。”
妻子的好,韩冰默默记在心里。每次回家凡是自己能干的,绝不让妻子伸手。能想到的重活儿、累活儿,他在出发前尽量提前干好。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难弥补对家里的亏欠。
虽然法库是他近年来离家最近的施工地点,今年春节到家的时间,还是因为赶工期,拖到了腊月二十六。原本计划正月初八返工,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工日期推迟了20多天。韩冰难得在家待足了一个月。每天陪孩子玩玩游戏,或是谈天说地,有时讲讲工地上的事。一天,电视里播出中俄东线的节目内容,韩冰自豪地告诉儿子:“爸爸这两年就是在干这个工程。”
团聚总是短暂的,一晃,韩冰已复工小半年时间。前几天,晚上和妻子视频,跟他说家楼下正在进行三能改造工程。“儿子放学回来说,活儿干得比我爸可差多了。”听到妻子转述,韩冰不禁鼻子发酸,心潮澎湃。这也许是他听到的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