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是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

2020-10-09

共产党员·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理念发展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共享发展,目的就是使全体人民真切享受全面小康所带来的实惠和福祉。

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向往的一个理想状态。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然,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多次强调共同富裕。1990年12月,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此后,党的领导人反复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如今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这为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共享不够、受益不平衡等问题,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尤其要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甩掉贫困帽子,让人人都有获得感、人人增强幸福感。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坚持走共享发展之路。

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要破除重增长轻民生、重城市轻农村、重效率轻公平等问题,加强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共享发展应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全覆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教育改革牵动千家万户。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利器。同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建设教育强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迈向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彻底打破就业、创业市场上的壁垒与身份歧视,不断提高劳动参与率。继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搭好创业平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创造更多参与共享发展的机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健康事业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优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与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健康服务。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网底不破。社保是民生之依,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统筹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相关制度的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好社会保障这张大网,兜住多种民生难题和社会风险。

随着各种制度的持续供给,我国共享发展呈现出渐进性态势,逐步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5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下降66.8%;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居民人均收入同比继续大幅增长,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取得这一成就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和共享发展。

当然,必须认识到,走向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驰而不息地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必须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各种要素充分有效配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做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社会财富较快增长,各种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等。特别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

落实共享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长远的大计,要扎实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有四个层面:一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程度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不花,也不好高騖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这四者相互贯通,构成一个整体。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理念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用心处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