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09王安峰

速读·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应用

王安峰

摘要:新课改对于高中化学的课堂要求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其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和课程改革教学要求高度相符,有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对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说明。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并体现其主体地位,通过课堂学生互动、交流多种方式,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在研究过程发散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因此,研究此教法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价值较高。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研究性学习主要指教学环节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引学生通过研究学习、发现问题、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共同将问题解决。通过上述流程,让学生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习能力。此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新课改要求,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其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利用此方法展开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关注方法的科学运用,做好引导工作,指引学生自主探索,将问题解决,提高其化学素养。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探究情境

学生研究学习过程,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积极性。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可利用现代化教育方法,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搜索研究学习素材,并为其营造良好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情境创设阶段,可融合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熟悉感,形成情感共鸣,提高研究兴趣。

比如:讲解“铁的性质”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当中常见的铁钉和铁桶等,将其引入学习情境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能列举出其他种类铁材料制作的物品吗?”激发其表达观点,活跃课堂氛围。之后通过多媒体,将“生锈的铁钉”图片呈现出来,引发学生联想,生活当中铁制品生锈之后的样子,激发其对铁生锈原因产生探究欲望。在课堂情境的营造之下,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学习活动当中,探索铁生锈原理,除锈方式等,并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

(二)丰富研究方式

1.学生间研究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运用,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展现其课堂主体性,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心态接受知识,学生和学生共同展开研究性学习,集思广益,发挥想象与创造力,提高课堂成效。

比如:讲授“金属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之间完成研究性学习。教材当中重点内容为“钠的氧化”“钠和水反应”“氢氧化钠和铝反应”,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实验药品和器材。之后,重點强调实验过程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为学生划分小组,探究钠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完成研究性学习。

2.师生间研究

化学课堂,利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做好引导人角色,对学生研究过程精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难点,高效学习化学知识。在此过程,需要依赖师生之间共同探究,打造和谐探究氛围。

比如:讲授“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时,可组织师生共研学习活动。活动开始,由教师为学生介绍化学概念,诸如氧化剂、还原剂等,并带领学生复习四种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确保学生能够利用“双线桥”书写方程式。上述教学目标达成之后,提出问题“,该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之后组织学生展开研究。研究过程,教师可适当提示,“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属类别,或者反应前后物质多少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学生按照教师指引,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讨论,总结出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通过上述研究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明确化学反应基本分类方法存在局限性,还包括特殊类型化学反应,顺利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内容引入课堂当中。

(三)拓展研究题目

化学的最终学习目的为学以致用,要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化学运用价值,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过程重要性有切实体会,并在生活当中灵活运用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过程,还需教师找到化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关联点,为其拓展研究学习题目,激发学生联想和思考,培养其研究意识。

比如:教学《燃料综合利用》内容时,可联系学生生活,让其收集材料,形成探究意识,能够联系生活,总结生活当中燃料的高效利用方式,并掌握热能概念。在实践探究过程,形成归纳和总结能力,拓宽思维。研究活动开展过程,让学生对不同燃料进行总结,最后找出优质原料,顺利引出新课题《开发新能源》。教学过程,教师需要依托资源需求现状和矿物资源日益枯竭之间的冲突,为学生架设桥梁,通过研究课题,为其思考提供空间,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建立研究性学习共同体。通过自主调研、小组讨论以及综合评比等流程,让学生将调研结果以调查报告、调查设计等形式呈现出来,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

(四)实践过程研究

使用研究性学习展开化学教学,需要关注学生对研究活动参与积极性。除了课内研究性学习活动,还可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为其提供实践机会.丰富学习体验,感受化学知识运用途径。

比如:“配制特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明确计算关系,之后将其划分成研究小组,分别配置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的H2S04溶液,浓度l.Omol/L的KN03溶液,将学生实践过程录制成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讲解正确的实验流程,让学生观看自身操作,找到问题。通过实践性研究活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而且对于其独立思考以及解题能力要培养也有重要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中,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其中,结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兴趣,为其设计研究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体会知识魅力,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畅.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19(12):40-41.

[2]胡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孩子天地,2016(11):151-152.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应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