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020-10-09尹晨
尹晨
摘 要: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继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化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训练。文章通过分析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弱的原因,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能力;计算正确率;计算速度
中图分类号:G623.5;G623.5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68-0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得数学的“四基”,培养“四能”。教师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事实上,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表现为计算错误较多。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的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原因,探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计算错误分类
(1)混淆型。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混淆相似的数字或者符号,如,将“÷”看作“+”,将数字“7”看作“1”,将数字“3”看作“5”等。在带有单位的计算中,学生会忽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直接进行计算,如,将“900厘米+1米=( )米”计算成901米。(2)错写、错漏型。这种错误类型是指学生抄写数字粗心或漏写数字导致的计算错误(图略)。(3)干扰型。这种错误类型是指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受思维定式、计算法则干扰和特殊式子的干扰影响而产生的计算失误。如,在计算“90.2×1.25-0.25=( )”时,学生容易受干扰,先算“1.25-0.25=( )”,忘记计算顺序,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二、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1.学习习惯差,基础知识薄弱
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审题细心、计算认真、估算正确、检查仔细等。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时不注意把握数字之间的空隙,全篇作业像是一整块“饼”。尤其是在进行分数递等式计算时,学生书写的算式上下排之间间距过小,分子、分母分不清,再加之乱涂乱改,教师难以辨别答案,学生本人也分辨不清。有的学生没有养成验算计算结果的习惯,偶尔做验算或是在桌面上,或是在教科书的空白部分,或者在手心、手背上。这是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
2.计算步骤错漏百出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特别是在进行连加、连减、连乘、连除、进位加、退位减等口算计算时,学生需要短时记忆中间得数。如,在计算“38×5=()”时,根据算理和口算的要求,学生先要算出8×5=40,30×5=150,短时记住每步口算的结果,即记住40和150,最后计算出40+150=190。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由于中间得数的记忆贮存与提取不完整或遗忘,忽略进位,结果导致计算错误。
3.学生书写不规范
计算错误的学生往往存在书写不规范问题。有的教师片面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对学生平时的书写要求不严格,久而久之,学生的字迹越来越潦草,一些计算错误也由书写不规范而来。
三、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提高学生对计算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计算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师要从审题、答题、反思等方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学生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在题目上重点标注易错点;其次,要认真思考计算方法,如口算、笔算、简便运算等,之后认真答题;再次,认真检查,重点检查算式是否抄错,数字是否写错,横式上是否有遗漏等;最后,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教师通过以上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科学指导
《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的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科学指导。第一,加强算理教学。为了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算理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教师要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科学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如在教学运算定律、运算法则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总结出三者计算法则的本质是相同的,即“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合理运用比较、转化、归纳等数学方法,让学生做到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如,在教学“18.6-(8.6+3.2)=()”和“18.6+(8.7-8.6)=()” 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进行比较,找到其中的联系,之后再展开计算算法的讲解,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算理、正确计算的目的。第二,加强口算练习。在数学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是熟练掌握口算技能,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技能有利于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教师应加强平时教学中的口算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口算练习本,如,在新课教授前三分钟,可以设计一项口算练习,既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口算游戏比赛,如“24点扑克算”、估算等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灵活性,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第三,减少作业数量,提高对作业质量的要求。笔者调查发现,学生计算错题量和作业数量是成正比的。作业数量越多,学生的心理负担越大,导致计算错误增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布置“少而精”的作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给学生练习,同时注重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规范书写,不潦草,格式整齐,字迹清楚,不随意涂改。这种方式可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学生的求快心理,降低学生的计算错误率。
3.家校齐抓共管,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家校齐抓共管,家长要全力配合学校,形成教育的闭环。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不论是“弹丸之地”,还是“美轮美奂”之所,只要能够让孩子静下心来写作业、思考问题就是最适合的,要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和自我检查等。家长应不吝啬表扬,鼓励孩子减少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达到“正强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莫闲.书写训练对于克服考试粗心现象的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3]高亚兵.对小学生计算粗心现象的心理学研究[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