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0-10-09金红兵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花语兰花寒风

金红兵

文本细读,是阅读的基本能力。但教学中,老师往往为此苦恼不堪,用尽方法,却不能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走进文本,与作品、作家展开心灵的交流,体悟文本的深意为何如此之难?又有怎样的策略事半功倍地让学生获得此种终身受益的能力?下面是笔者实践的总结。

一、细读文本应先培养语境意识

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进行,才能引发思考,展开联想与想象,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见解。所以语境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细读一定要立足语篇,关注情景。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入境,激活学生思维。对于陌生的、难度大的文本,要创设语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学习《铃兰花》,由于学生对文本的文化背景较为陌生,对文本的内涵就很难理解,细读就遇到障碍。为打开局面,笔者就创设了问题情景。人有人语,花有花语,同学们知道“荷花、牡丹、菊花、桃花”的花语吗?同学们纷纷发言。我又进一步提问:玫瑰、百合、康乃馨的花语是什么?学生更活跃了,七嘴八舌,不亦乐乎。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有谁知道铃兰花的花语吗?学生一下子沉寂了,因为没有人知道铃兰花长啥样。在学生好奇的眼光下,我展示了铃兰花的图片,概述了铃兰花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细读文本,并就一些细节展开分析,让学生说一说文本背后的内涵。学生纷纷作答,并由此引出诸多问题,展开更为热烈的探究讨论。

文本细读还应注重想象,融入语境。许多文本较为抽象,学生难以融入,难以细读。如果通过想象,把文字转化为形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学习《桂枝香·金陵怀古》,就可通过构图法进行意境转换,助学生进行想象式的绘画,将文本中描绘的意象、意境转换为可视可触的情境和图景,勾勒画的主体,运用景物点缀、着色渲染法去构图,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增强细读能力。

二、细读文本应在整体感知中进行

细读文本,就必须走进作者写作的情境,还原作者的情感。而文本的情感是经过加工、改造的,是个性化的。细读就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必须在整体感知中进行。以情感为抓手,顺藤摸瓜。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细读才能不偏离目标。如教授《寒风吹彻》,笔者先提出问题:文章题为“寒风吹彻”,文中的“我”和“路人”,是如何体现“吹彻”二字的?以此让学生细读文本,整体感知,掌握内容,找到答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进行迁移,让学生谈谈寒风吹彻后是什么?果然学生有话说。有的说寒风吹彻后也可能是春暖花开,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有的说文学的魅力是创造绝处逢生,让我们明白生命在寒风中还有一种温情。通过这样的细读,学生就能在作者给我们展现的黄沙滚滚的旷野里,获得对生命和语言的深刻的体验。

三、细读文本应在与相近文本的比对中深化

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找寻文本的细微的差异,往往更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如教刘鸿伏的《父亲》时,我就与朱自清的《背影》进行了比较阅读。文章在最后说“十年前我还没有读过朱自清的《背影》,后来读了,我感到一种震撼,但并不如何感动。”为什么作者这样说?“父亲的背影”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我让学生对比阅读两文的相关语段,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学生通过认真比对,准确地找出了二文的异同:一样地通过对背影的精细入微的描写,来表达对父爱的心灵振动。而刘鸿伏笔下的父亲与泥土、风雨结缘,活得比朱自清的父亲沉重、艰辛,多一份坚强、挺立。这两篇文章中的“父亲的背影”是天下所有父亲的象征,为了让儿女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他们收藏起心底所有的脆弱与悲伤,因为他们要教会儿女们两个字“坚强”。所以当他们面对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感到严厉、苛刻,似乎他们永远都是一个强者。而只有透过他们的背影,才能让我们看清他们的全部,看到父亲脆弱的另一面。比较阅读比单一文章的阅读能更长见识,是较高层次的阅读方法。它能培养语境意识,还原作者的情感,体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实现文本细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花语兰花寒风
歌颂轻盈
种兰花
兰花开
花语宝贝
花语宝贝
花语宝贝
我爱你兰花
无惧寒风做“暖女”厚重单品轻松升温
兰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