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未来
2020-10-09彭曦
彭曦
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以676分的高分选择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湖南女孩钟芳蓉为大家做出了榜样。不少网友表现出不理解和担忧,有人认为小钟浪费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也有人认为小钟家庭比较贫困,应该选择更容易赚钱的专业。毫无疑问,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及其家庭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需要考虑的因素、权衡的利弊很多,最终结果如何,也得等待若干年后的驗证,很难说孰对孰错。但我选择为小钟同学和她的家庭点赞。
一赞小钟同学有一颗报效祖国纯真的初心。小钟选择考古学专业,是源于自己对考古事业的一份热爱——她十分喜爱历史并被“敦煌女儿”樊锦诗报效祖国、守卫莫高窟的故事深深打动,所以决定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希望成为樊锦诗先生的小师妹。这份坚持也得到了樊锦诗先生的回应,她为小钟同学送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2010年,北大毕业生薛逸凡“一个人的北大考古专业合影”登上热搜,该专业“六代单传”,多年仅保持一位本科生的规模,非常冷门,甚至也有考入该专业的学生选择复读。但小钟保持纯真的初心,毅然决然地主动选择。专业虽然冷门,领域虽然生僻,待遇难谈优厚,但为国家社会发展之必需,总是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国而学。而他们,正是那些“站出来的人”。
二赞小钟同学在志愿选择中能够忠于自己的本心。2008年以来,各个省市区逐步实施了“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平行志愿的实施,对于广大考生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大大地降低了“滑档”的风险,使得考生可以充分地、最大化地利用好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但平行志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考生和家长“分分计较”,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中患得患失。高考成绩、省内排名成为填报志愿的指挥棒,不少高校、高中也在推波助澜,诱导考生的选择。当考生们拿着成绩单、省内排名表填报志愿时,已经与自己的本心渐行渐远了。当诸多专业选择摆在面前时,小钟同学还是能够忠于自己的本心,忠于自己“只若初见”便立下的志向,忠于对考古事业的执着,这非常不容易。
三赞小钟父母对于孩子的鼓励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钟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平凡铸就伟大:虽然家贫,父母不得不在外打工,但仍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最大可能的就读条件,初中就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培养小钟的自律性和独立性。每当小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善言辞的父母会跟她说“尽力就好”,帮助孩子减压。
当钟芳蓉填报志愿最终选择考古学专业时,小钟母亲表示:“我们不懂考古系究竟会干什么,也不懂什么专业赚钱。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她有权利去选择她自己喜欢的。她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她要去实现她的梦想。”以往的招生过程中,我也接触过很多家长,不少家长喜欢将自己的意愿或者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忽略孩子真实的想法。实际上,志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发掘孩子的兴趣,不断鼓励引导,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
没有永远的“冷门”专业,也没有永远的“热门”专业。那些劝小姑娘“逐利”而去的人,也许是出于一种惜才、爱才之心,但忽视了成功的真谛,那就是热爱。扎堆“热门”未必就是“捷径”,独辟“冷门”也能喜提“成功”。其中的关键,唯“喜欢”和“擅长”而已。
9月1日,小钟同学正式到北大报到,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冀望她“做选择只用了几分钟,做坚守却要很久”,能够如“敦煌女儿”坚守莫高窟一样,坚持自己的初心和梦想,追随初心,后浪奔腾。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