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十八)
2020-10-09古北
古北
“投喂”,原意为抛撒饵料喂食动物,本平平无奇,如今流行起来,变得生动活泼,尽显幽默。一时万物皆可“投喂”,即投喂之物不再局限为食物,投喂之对象亦不局限于动物。例如,“将成千上万张经过标注的图片组成的数据集‘投喂给机器”——像这类AI系统的投喂者,已经成为新的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也就是说,投喂的语义变得非常丰富,不仅是食物的喂养,还可以是对信息、内容、物资的投递、输入、推送、捐赠等等。这场缤纷的“投喂”秀,以大数据分析,敏感捕捉用户喜好,不停歇的广告推送为最疯狂之“投喂”现象。我们更频繁地接受广告的围剿,在花样的信息轰炸中,趣用“投喂”一词疏泄了被狩猎的紧张,同时也渐渐“撑大”了“投喂”的“基础量”——“投喂”变得隐隐有多余的溢出,让人感觉已超过被投喂者的需求,变成一种“填鸭式”的注入。
不是动物,而是人接受“投喂”——这种主客的错位令人欲罢不能,其中有被动乏味的不适感(如“以前总是被老师‘投喂,现在如何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但更多是“降为动物”的可爱逗乐(如,“晚餐老板娘‘投喂丰盛,太开心了!”)。也许是某种孱弱自怜,也许是休憩的需要,人们在接受“投喂”的“降格”中感受到滑落的快樂。这种“贬低”是直截了当的,但接受起来似乎毫不困难,在享受动物式的轻松间,“人格”轻轻被勾销而无侮辱感。我们溜滑地进入一种由新的语言场景所给予的轻盈里——糊口的不易、生活的繁琐、思考的艰难早教人备受压力,有人“投喂”岂不是乐事一桩?自无须计较是否沦为动物。
而且,事情还不只是如此这般,很多东西都在变得亟需“投喂”。一切变得嗷嗷待哺,最好的例子是微信的使用,就像是领养了一只宠物,你以语言、图片或链接“投喂”它,它便像狗儿一样跳到最上方;若久未喂食,它便沮丧地蜷在窝底,奄奄一息。微信的技术设置,你的“上线”必表现为将另一个埋压于下方,所以若失去互动,看上去就更像是互相填埋,而非互相发现。这种填埋,并没有深挖抛入,只是表现为堆积,但又无厚积之感,倒像是落叶之轻之脆——轻感而无重感,是一切“微”媒之特征——哪怕你大量“投喂”,也避免不了“速朽”。观看则可以通过快速划屏来进行,意味着可以浅尝辄止,让别人生活的影子快速地从眼前滑过,从而免去离群索居之孤独想象,这一点也像是宠物带来的慰藉。
更有家校合作、工作互联等手机软件,也一个个张大着嘴,要求你进行打卡式甚至是多多益善的“投喂”,至于线下实际完成得如何已经无人问津……这么说,“投喂”在消磨我们?别说得那么严重,但是它确实勾画了新的链条,在那里,我们的位置已经十分固定,我们难以根据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无论是从“投喂”的哪个方向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