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研训:为大单元教学设计赋能

2020-10-09朱卫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6期

摘要: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对教材单元进行重组、开发,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语文体验式研训旨在帮助教师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建构,理解學科核心素养,提升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力,研训推进路径为:主题研学—团队集备—实践验证—反思提升。

关键词:体验式研训;大单元设计;小学语文教研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B-0031-04

使用统编教材以来,徐州市泉山区的语文学科教师已经参加了从国家到区域的各级各类培训。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还是有约70%的教师习惯以往单篇的碎片化教学,对于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单元进行融合统整、大单元教学设计怎样在课堂中落实等问题,感到无从下手。基于此,笔者以本区域五年级语文教研团队为研究对象,开展系列体验式研训活动,帮助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提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水平,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一、何为大单元教学设计

钟启泉教授认为,单元设计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 [1]。这里所倡导的“单元设计”与以往教材的内容单元有所不同,正如崔允漷教授所说,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2]。语文界称之为“大单元设计”。我们理解,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与语文学科素养的关联及学生学习的内在实际需求,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的重组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大”字:站位要高,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野要宽,要有“大情境”意识;思考要深,要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为: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制定目标与内容;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设定情境与任务;研制开展教学活动的示例说明;根据示例提出教学建议以及所需要的资源支持;设计练习与测评。

在设定情景与任务时,教师根据对学生能力与兴趣的了解,拟定一个单元主题;在这个主题下设计一个大的情境;在大情境的辅佐下,提出一些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自然地形成一些学习任务。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大情境的基础上再设计若干小情境,并对应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每个活动可分一到几个课时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倡学生在预习时找到与教材相关的资源,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开发与重构,从而推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在于“学习内容的广度与系统性”,让学生在“大情境”中主动地走进语文,在活动中真正做到深度思考与深度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情境中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地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探究,经历自主探索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获得知识结构化能力,最终实现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体验式研训的特征与价值

体验式研训针对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都是体验者、学习者、思考者、建构者”。

体验式研训的特征表现在:一是主题明确。每一次体验式研训活动,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该主题是我们根据教师平时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整理后确定的。二是以教师为主体。体验式研训不同于以往教师多为观摩者的教研,更注重主体性。也就是说,在研训的过程中,教师人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切身体验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主动参与单元重组的过程。

体验式研训,从教师对统编语文教材开发与重构的现实需要出发,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教师对单元内容的重组能力。通过系列体验式研训活动,教师亲身经历完整的大单元备课、研讨、实践、修改等过程,以团队集体备课的形式,创建学习的共同体,共同攻克“单元重组”的难题。二是改变教师研修的方式。在体验式研训活动中,全体教师直面自身教学的难题,亲身经历研训过程,主动建构单元重组的框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三是促进区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与提升。体验式研训活动能够增强教师对以“学习”为中心的素养型课堂的理解,提升教师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提升区域内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

三、小学语文体验式研训的实践探索

体验式研训强调围绕研训主题,强化主体意识,做到亲身体验。体验式研训分为四个环节:主题研学、团队集备、实践验证、反思提升。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具体介绍体验式研训赋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第八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

1.主题研学——从泛化走向聚焦,确立学习支点

主题研学聚焦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问题中提炼出研训的主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设计学生学习的情境。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先后请来常州市和徐州市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全区五年级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及情境创设的培训。专家的培训不仅有理念引领,更有“范例解剖”。教师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自主建构,通过查找资料、互研互学、与专家互动等过程,最终聚焦到“我爱读书”这一情境主题。主题的确定为下面的研训学习确立了一个支点。

2.团队集备——从“经验主义”走向“理据分析”,实现单元重组

以往的集体备课,教师多从教学经验出发,依靠各种备课手册,东拼西凑,缺少学理支撑,鲜有创造性。体验式研训中的团队集备,倡导人人参与,依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对单元内容进行学理分析、资源整合,真正让每个教师参与进来、沉浸其中。团队集备解决了传统备课中,一位教师难以解决的资源重组、活动设计、评估反馈等问题,从课时主义、碎片化单篇教学迈向了单元整体教学,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验式研训中教师们围绕单元情境,利用头脑风暴,针对目标设定、资源收集、环节安排、问题设计等,进行学理分析、单元重组,让集体备课备出“集体智慧”,让备课从传统的“经验主义”走向科學的“理据分析”。

五年级备课组在“我爱读书”这一主题情境下,对单元中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分析,根据本单元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分别设计了“跟名家学读书”“品味读书香”“做幸福读书人”三个学习任务,再将每个任务结合单元阅读的学习目标和表达训练要素进行分解与细化(见图1)。

比如“跟名家学读书”这一任务,分为三个活动来完成:“读书态度养成手册”,预设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课文,学习名家认真、严谨的读书态度;“读书方法修炼笔记”,预设学生能够提炼课文中“不耻下问”“心到眼到口到”“做读书笔记”等适用于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心得畅谈会”,预设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理解课文中谈到的读书、选书方法和作者悟出的道理等,思考并学习怎样选书、读书。接着备课组向全体教师汇报,专家和教师一同交流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法,最终形成一份预设的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在整合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创生出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之一,而不是唯一。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读书方法,感受读书乐趣,丰富生活体验,获得语言的滋养。教师则不断提升调适教材的能力,不断创生发展新的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3.实践验证——从单篇走向单元,精进活动设计

在经历了专家引领和团队集备之后,各个备课小组针对自己的设计预案,进行整合研讨,细化活动安排,并对自己的预案在大备课组内进行实践验证。大备课组内讨论各组设计中的长处或问题,进行再思考、再设计,最后讨论形成最终的方案,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

备课组在确定单元主题和三大任务后,在任务情境导入课中带领学生进行单元任务的导入及知识梳理,明确学生需要在这一单元中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按任务计划有序教学。其他教师则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测,并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对课例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意见,与上课教师一同改进完善教学活动设计。

课后,备课组当场收集所有教师的听课反馈意见,梳理归类。如有教师针对上课教师“读书方法修炼笔记”环节提出修改建议,提议要先教给学生常用的归纳和提炼方法;针对“读书心得畅谈会”环节,有的教师提出,应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给学生提供范例,引导模仿练习……接着,再次邀请专家给予理论指导。比如,专家针对教与学的活动指出,“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要视具体教学内容和班级学情而定,不能一刀切”。同时,专家指导教师改变单篇教学的习惯,着眼于整个单元的统整调配,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一个个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上课教师在研讨中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以大任务为驱动,形成最终版本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展开三项任务。

任务一是“跟名家学读书”。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走进单元学习,通过自主阅读《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等,感受名家大师的读书态度,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梳理整合课文信息,制作出自己的“读书态度养成手册”;在“读书方法修炼笔记”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单元篇章中涉及的读书方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并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心得畅谈会”则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谈一谈对课文中作者读书、选书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读书心得,在班级中与同学交流、畅谈。

任务二是“品味读书香”,这一任务包含两个活动:(1)我喜欢的一本书;(2)我喜欢的书中人。活动一重点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目的性,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书,还要把“说话”落到“写作”上。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意思分段写,把重点要介绍的写具体,其他的简单写,做到详略得当。活动二是达成“有条理地叙述”的目标,学生要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能抓住讲述要点清晰地描述表达对象,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素养和能力。

任务三是“做幸福的读书人”。活动一是各自制作“我的阅读琅琊榜”,运用已梳理的选书方法,挑选整理自己的阅读书目;活动二是绘制“我的读书小报”,制作单元整体学习收获的分享报告。

4.反思提升——从“应付任务”走向“自觉成长”,完成思维建模

大单元课堂教学的实践为体验式研训提供了范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生长点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验证体验式研训的效果,找出学生不理解的原因及对策,力争在下一次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从而让教师的备课从原先的“随意应付”走向自觉的 “反思研讨”,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体验式研训过程中,备课组始终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从最初的单篇教学设计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单元整体备课设计—反复研讨,确定任务—上课实践,优化活动—再次研讨,建构策略”的过程,最终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单元设计的真本领。这恰恰印证了杜威的经验教育理论:学习的发生或行为上的改变需要直接经验的获取。体验式研训让每一位教师从自己的经验主义走向集体研学,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专业能力的自觉成长。

体验式研训,是区域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教师在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建构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力。体验式研训将每位教师都纳入教研活动之中,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认知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内心世界,并得出具有突破性的因应之道。教师学会了用全局的眼光处理局部内容,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探究、完善与反思的意识,促使语文学科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整体化、有序化,推动教师个人发展进一步走向自然化、常态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題[J].全球教育展望, 2016(1):3.

[2]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J].语文学习, 2018(3):6.

责任编辑:丁伟红

Experiential Training: Empowering Whole Unit Teaching Design

ZHU Weihong

(Quanshan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 of Xuzhou, Xuzhou 221006,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whole unit of Chinese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reorganizes and develops the teaching material unit, an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xperienti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aims to help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through personal experience, activ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whole unit teaching design. The research and training promotion path is: subject research-team preparation-practical verification-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 experiential training; whole unit desig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教学研究第十二期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资源的开发与重构力研究”(2017JK12-ZB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0-04-07

作者简介:朱卫红,徐州市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徐州,221006)研训员,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