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病理分析

2020-10-09杨蔡江

中外医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

杨蔡江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便利采集2014年9月—2019年9月该院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患者,以此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关检查,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的差异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以乳头状癌为主,占比可达到81.7%;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钙化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6,P=0.001)。结论 在临床上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多见乳头状癌且多数存在结节钙化;早期准确诊断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乳头状癌;钙化;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7(a)-00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nodular goiter complicated with thyroid cancer.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9, 60 patients with nodular goiter complicated with thyroid cancer were convenient col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60 patients with nodular goiter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patients received relevant examinations 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pathology.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mainly papillary carcinoma, accounting for 81.7%;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alcific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larg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9.426, P= 0.001). Conclusion Clinically, nodular goiter complicated with thyroid cancer common in most of them have nodular calcitication. Early accurate diagnosi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Nodular goiter; Thyroid cancer; Papillary carcinoma; Calcification; Pathological analysis

在甲狀腺疾病临床诊断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较为常见,在临床上以中年女性群体发生率较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成年人发生率为0.5%~5.0%,其发病率可随年龄逐渐增加。如该疾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临床治疗,则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生率增长速度最快的类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该疾病发生率增长幅度可达到5倍,使得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上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难度较高,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因此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就成为许多医学从业者的重点研究方向[2]。该研究对2014年9月—2019年9月该院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采集该院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患者,以此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49例;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为(41.78±5.39)岁;病程为13~72个月,平均病程为(35.6±12.3)个月。选取同期甲状腺肿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为34~66岁,平均年龄为(42.09±5.1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①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查及B超检查,若表现为肿块不对称、结节性甲状腺肿气管压迫或者声音沙哑等,则考虑行手术治疗。若物理检查后发现结节比较小,且界限清晰,表面光滑者可继续随访观察;B超检查可显示为囊性或者实性改变,如实性区域出现不规则钙化则强烈提示手术治疗指征。

②手术方法:研究组患者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14例患者接受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手术,17例患者接受患侧全切除手术与峡部全切除手术,19例患者接受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手术与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手术,有10例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并同时接受淋巴结清扫。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结节钙化检查结果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接受B超检查,其中研究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存在强回声光电情况,且多分布为簇状。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结节钙化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肿瘤直径情况

经检查后,6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肿瘤直径低于1 cm,有37例患者肿瘤直径处于1~3 cm之间,有6例患者肿瘤直径处于4~5 cm,有5例患者肿瘤直径超过5 cm。

2.3  研究组肿瘤分期情况

按照相关标准对研究组患者肿瘤进行分期,见表2。

2.4  研究组病理类型占比情况

经统计后,60例研究组中,伴淋巴结转移11例,占比为18.3%;滤泡癌8例,占比为13.3%;髓样癌有3例,占比为5.0%;乳头状癌有49例,占比为81.7%。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分析

作为一种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存在一定的癌变率,根据国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结节性甲状腺中,同时存在甲状腺癌的患者占比可达到15%左右;而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3%~9%,可见合并癌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通过早期诊断进行治疗[3-4]。

3.2  发病机制

目前医学界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具体发病原因尚存在争议,未有明确定论。但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碘缺乏和促甲状腺激素为重要影响因素[5]。体内所存在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甲状腺滤泡出现增多情况,在新旧滤泡变化差异的影响下导致结节性甲状腺肿,因此该因素可作为临床上重要危险因素[6]。目前许多相关研究者认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作为癌变重要风险因素,可为癌变预防提供参考,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对于该疾病进行重点观察,可为早期癌变发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7]。

3.3  临床诊断分析

目前临床上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存在难度高且容易误诊情况,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①临床医师对于甲状腺癌的重视度不够,部分医师还认为该疾病与多数恶性肿瘤相似,导致临床诊断出现失误情况,进而对后续治疗造成不良影响[8]。②部分医师对于肿块方面的认知错误,未能明确肿块活动性、质地与生长时间的差异性,使得临床上对于肿块临床特征判断存在差异性。部分临床医师在实际手术治疗过程中未能严格进行病理诊断,仅关注肿瘤切除方面的操作,导致诊断失误[9]。③部分临床医师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在临床诊断中仅限于甲状腺肿方面的诊断,对于可能存在的甲状腺癌缺乏重视,未能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对于手术标本检查不够重视,继而导致临床误诊情况出现。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时,同时存在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低,仅为5%,因此为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医师应当在加强认知的基础上重视甲状腺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在临床诊断中应当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10]。具体措施如下:①在临床诊断前,应当重点收集患者病史资料,并明确患者接受放射性外照史情况,对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观察肿块生长情况。②在诊断前应当重视体格检查,并重点检查肿块大小、对称性与性状。在对患者进行触诊时,需对甲状腺结节相关情况进行明确,包括:质地、数量、具体位置、钙化、活动性、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等,在充分结合体格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前提下,对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情况进行准确判断。③在临床诊断中应当注重结合影像學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临床上以CT检查与B超检查最为常见,两种检查方法均能够准确发现微小病灶,其中CT检查的准确性更高,应当以CT检查结果作为重要判断依据。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后发现钙化情况,则应当考虑癌变可能性,可通过细胞学检查进一步确诊。④在手术过程中将标本切除后,应当对于结节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包括:切面颜色、周围组织浸润性、包膜完整性、乳头状结构、钙化情况等,如有需要还可通过病理检查进行确认[11]。

3.4  治疗方法

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患者而言,有效临床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早期的临床诊断结果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医师应当明确甲状腺结节情况,准确判断性质后再制定相关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良好预后情况。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其中又以切除术最为常见,但在切除时需尽量保留甲状腺组织,以防止结节复发情况。经过临床诊断后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时,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临床资料后对切除范围进行明确,并重点关注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甲状腺后包膜完整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在朱国献等[12]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1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临床资料分析后,平均病史为(12.6±3.5)年,平均年龄为(34.4±5.8)岁,术前彩超诊断率为34.4%,以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以乳头状癌为主,占比可达到81.7%;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钙化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疾病以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次研究中显示,相较于单纯甲状腺肿而言,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钙化发生率更高,说明钙化可作为该疾病临床诊断中重要判断依据,应当进行重点检查。

综上所述,临床上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多见乳头状癌且多数存在结节钙化;早期准确诊断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使得患者预后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叶忠良.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18):2341-2343.

[2]  谈雯, 张小梅. 超声检查误诊为甲状腺癌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声像图及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6, 29(11):46-49.

[3]  杨雯雯, 阿丽娅·吉力力, 张丽,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 23(3):189-191.

[4]  李晖, 梁欢庆, 黄春柳, 等. 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4):2089-2091,2095.

[5]  沈育锋, 胡海. P53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0):1590-1592.

[6]  翟中山, 李天昕, 陈学宝,等. 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测定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3):4502-4504.

[7]  Khan M A, Malik N, Khan K H, et al. Association of Preoperative Serum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Levels with Thyroid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Nodular Thyroid Disease[J]. 2017, 16(3):202-205.

[8]  吴光锋, 范瑞, 王博. 753例甲状腺疾病快速冷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与探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 32(4):444-445.

[9]  苏玉娟.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诊断意义及超声特点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雜志, 2016, 4(10):150-151.

[10]  Karakse M,Hepsen S,akal E, et al. Frequency of nodular goiter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nd association of these disorder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Journal of the Turkish German Gynecology Association, 2017, 18(2):85-89.

[11]  张燕林,曹敏,温立超,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微小癌57例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2016, 38(3):217.

[12]  朱国献, 王祖辉, 朱小兵, 等.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118例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5, 9(3):227-229.

(收稿日期:2020-04-03)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PTEN基因表达对甲状腺癌BCPAP和FTC133细胞凋亡以及ERK和AKT表达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价值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非均匀低增强超声造影模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