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技术趋势

2020-10-09赛迪译丛

中国计算机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数字企业

赛迪译丛

《2020年技术趋势》报告认为,驱动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基础性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将彻底颠覆未来企业商业模式,然而这些宏观技术力量必须正确应用才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为此,财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人为本的体验平台、建设科学完善的架构等要素,同样将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起到作用。

宏观技术力量

(一)驱动性技术。当前,许多企业都摒弃了传统以开发客户为重心的营销理念,转而打造更加以人为本的交互模式,从而使数字体验成为其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今年针对以人为本的体验平台议题,借助集成人工智能功能的技术手段,企业营造出定制化、具备情感智能的数字体验。数据监管、治理和支撑架构不仅是人工智能程序的核心构建模块,而且是动态复杂监管环境下企业运作的难题。为此,借助数据流、摄取、分类、存储和获取等工具的支持,“流动的数据资源”将被有机地联系起来。除此之外,云投资在未来三年内IT预算中的占比将会翻番。目前,对于云的运用已经延展至基础架构之外,并上升到了“一切即服务”的层次,从而将所有的IT功能都转化为基于云端的服务以供企业客户选用。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巨头Hyperscalers将实现对云更高层次的投资,为其他宏观技术力量提供包括区块链、分析技术、数字现实以及量子技术在内的先进创新平台。

(二)颠覆性技术。数字现实可将以人为本的体验无缝延展至键盘与屏幕之外,创造出更为自然的用户参与感。这项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在用户和底层技术之间实现自然、直观,甚至是潜意识层面的交互。目前,数字现实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正在增长,许多企业都在借助此项技术加深与客户及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结。认知技术方面,诸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及更广泛的人工智能领域现已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变革的巨大潜力,企业对认知技术的需求将激增,通过拟人化和情景化实现人机交互,进而让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人工成本提供定制式化且基于語言图像的信息服务。区块链方面,金融服务与科技企业将继续引领该领域的发展,而在政府、生命科学、医疗卫生、传媒等其他领域也都在推进相关计划。除云之外,区块链能够为架构师提供机会,使其在跨学科团队中打破陈规、大胆创新,助力团队实现业务上的不断创新。

(三)基础性技术。随着技术进步与企业战略逐步汇聚交融,技术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导致企业越来越依赖对IT的重新调整以优化其运营绩效。同时,企业正联合业务职能部门推动价值创造,许多IT团队将其工作重点从项目交付转向产品业务成果呈现,并且采取诸如敏捷运维模式开展相关业务。事实上,在这个创新驱动的时代,企业直面的风险远不止于传统的网络、监管、运营和财务方面的威胁,还涉及新的颠覆性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合作伙伴、品牌声誉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当前,核心现代化已经被企业所重视,旨在反映数字化转型、用户期望和数据密集型算法对前端、中端及后台核心系统造成的持续性压力。不论是数字金融、实时供应链还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核心系统都支持着关键业务流程。为此,在这个全天候在线、定制式交互的时代,企业需要减轻自身总体的技术负担,实现核心现代化,特别是借助新平台的敏捷性、自动化、安全与可扩展优势,进行面向未来的架构设计。

(四)新兴技术力量。在未来世界中,技术仅仅是环境的一部分,计算设备算力在持续增加的同时尺寸却在缩小,这些设备使输入从非自然演化为自然,与之交互的方式也从被动变为主动。随着智能化设备变得随处可见,它们与人们也更加密不可分,在办公、家庭及其他场所,各种小微互联的情境感知设备被嵌入其中,将作为后台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如今已经出现能够通过脑电波来分析人们玩游戏的神经反馈技术,作为主导大脑与神经交互的基础,每当人们想到问题时,相关设备就可以收到适当的反馈或是传达到环境体验当中。作为一个新概念,指数智能将构建在当前认知能力之上。借助语义符号理解,机器能够从众多伪相关之中找出实际的因果关系,再结合以人为本的体验平台技术,虚拟助手将能够识别并适应人们的情绪。随着研究人员在创造广义智能方面取得进展,指数智能将得以超越统计与计算的范畴,最终成为更加强大的AI。

合乎伦理的技术与信任

(一)合乎伦理的技术领域。“合乎伦理的技术”是一系列价值观的总称,而非局限或专注于某一项技术。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企业使用技术的整体方法以及通过应用技术来驱动战略与运营的方式。虽然合乎伦理的技术政策与一般性合规判断或商业伦理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是前者不能取代后者,合乎伦理的技术手段也只是对企业整体伦理规范的补充,并作为其在数字领域的合理延伸。事实上,有的企业在维持一套单独的技术伦理程序的同时,将现行的伦理、学习与包容性等命题囊括其中,这样有助于确立技术伦理在机构内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敦促管理层去思考与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以及广义上的企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问题。因此,那些发展合乎伦理的技术的企业,呈现出恪守伦理决策的决心,并倡导与之相应的企业文化往往更能够赢得各相关方的信任。

(二)追求信任。在数字时代,信任是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包含无数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威胁。虽然颠覆性技术常被看作实现指数级增长的载具,但仅凭技术却无法建立长期信任。为此,领先企业正在尽一切手段维持各相关方所期望的高度互信。企业正在构建强大的数据基础,这可将多个相关方有关监管机制的独立愿景联成一体,并提供安全技术以支撑有效的数据管理。管理者应给予相关方一定主导权,来决定其数据被如何使用,并在其要求时予以删除。在此过程中隐私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对数据的收集使用不但要符合自身价值观,还应服务于企业与客户间的信任关系。企业所制定的数据隐私政策应当是构筑而非侵蚀公众的信任,其核心就是要确保对数据的使用不违背自身使命。企业能够通过积极透明的方式展现出好的行为,与各相关方建立互信,透明度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当对可能会给客户造成影响的自动化决策系统的信息予以披露,并在出现问题时始终秉持客户至上的理念,快速且高效地做出响应。与此同时,在追踪负面事件导致的后果时,企业不必在标题里使用客户财产损失或妨害其名誉的字眼。

(三)全方位的机遇。对于不以技术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来说,或许会认为数字化无关紧要。但事实上,对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企业而言,其在日常运营中对先进数字与物理技术的依赖度正变得越来越高。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挑战以及对技术处置不当给企业信誉造成的威胁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相反,颠覆性技术同样也可被用于增加透明度、安全性、提升数据保密性并最终帮助企业赢得信任之上。工业4.0企业的成长速度与其对技术伦理的重视程度呈现明显正相关。例如在增速不高于5%的企业当中,只有27%表示高度重视这些技术在伦理层面的影响。与之相反,在增速达到10%或更高的企业当中,有55%表示高度重视技术伦理。总而言之,追求信任不仅仅是个全方位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全方位的机遇。

财务与信息技术的未来

(一)资金至关重要。云和平台技术正颠覆传统运营模式,致使财务部门不得不重新评估自身方法。随着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财务官开始寻找能在未来几年中更好地满足需求的方法,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考虑:一是从资本支出转向运营支出。从现场系统过渡到基于云端的系统将牵涉到大量的支出从资本支出转移到运营支出。从会计视角来看,短期运营支出增加会影响季度财报,首席财务官必须就此向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进行解释。二是衡量难以捉摸的投资回报率。技术创新计划通常都是无法达成内部收益率的预期,就连是否能够带来回报也是模棱两可。创新投资不同于传统的IT项目,通常不会在财务或时效方面给人信心,因此往往很难从标准化管理流程当中获得强力支持,这会导致财务部门很难设计出一套长期跟踪其投资回报率的精准流程。三是计算交付的价值。首席财务官会严密跟踪整个投资领域的资本回报及相关的风险模型,但是对于技术投资而言,在跟踪和衡量解决方案的价值大小与时机方面很少会有企业展现出相似的自制力,这是因为首席信息官自己在计算时,可能会使用不同于业务或财务部门的非典型假设。

(二)財务改变资本配置。作为巨变的仲裁者,首席财务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配技术,在必要的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掌握平衡,并联手技术及业务主管,对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持续的监控和优化。基于风险的投资组合心态,许多企业都竭尽全力地想证明为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烧钱的正当性,即虽然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成功的好处却往往难以估量。强行将传统的五年期投资回报率算法套用于颠覆性技术之上,其得出的结果不是估值高得吓人,就是风险大得可怕。因此,看待新兴技术投资就是要像购买看涨期权一样,首席财务官和管理团队可以边获取信息边合理下注,在更加自信地指导未来投资的同时规避未来的风险。

根据资本与运营支出策略,每笔技术投资都有风险,云也不例外。云将技术投资从资本支出移到了运营支出,过快地向云迁移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财务官可以联手将这些成本妥善归类,并对云投资产生的影响加以评估和优化,同时利用折旧和资产配置来抵消影响。事实上,企业对云投资存在低估而且未尽其用,分析师感兴趣的似乎是云如何带来潜在的新收入或提高当前收入,而非如何降低成本。

(三)IT的号角。当前,IT部门需要进行重大变革,特别是从精神层面彻底改善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IT部门正在从计划—开发—运营结构转变为同时侧重市场(包括产品和能力)与内部(共享服务价值流)的团队。这类团队将整合技术与业务,使用敏捷方法和工具以适应各种技能要求,激发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按照这种思路重整IT业务难度不小,人才现状往往是最大障碍,同时需要确定技能需求、获得方式以及设定新的目标与激励机制。首席信息官会将一部分预算专门用于IT部门自身投资,用专业术语对这些投资的性质加以详尽地量化和解释,以打消外部疑虑。结合基础战略技术投资路线图,首席信息官就能够与首席财务官、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之间的IT投资对话奠定基础。

(四)“由外而内”模式。当前,许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都要借助额外资金来源,以确保完成所需的各种变革,并阻击破坏性竞争者。通过供应商补贴计划,越来越多的云和平台即服务供应商承诺为12个月订阅的新客户提供积分、免费试用以及部分功能“永久免费”的产品。虽说这项计划目前大多只针对小型企业,但供应商已经打算为大型企业推出可协商的补贴计划。除此之外,企业正探索建立共同投资产业联合体,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财务官可以在产业联合体中探索共同投资的机会,甚至是与竞争对手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并共享收益。企业在参与多边协议时必须明确各项细则,包括谁对功能及设计拥有决策权,在何种情况下可进行知识产权转让以及其他促进合作所需的事项。有些企业正在与大学创新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借此紧跟技术创新的脉搏。首席信息官还可以与大学达成共同创造协议,并为大学提供研究资金、解决各种问题。作为回报,首席信息官和大学将共享成果的知识产权,也可以将之出售给其他企业。

数字孪生

(一)模型+数据=洞察力和真实价值。最初数字孪生只是一种工具,用以简化设计流程并省去原型测试过程中的诸多麻烦。借助3D模拟和人机界面,工程师可以决定产品规格、制造方式和材料以及如何针对相关政策、标准和法规做出设计评估。与此同时,数字孪生还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方案定型之前,就先行确定其潜在的可加工性、品质和耐用性。基于此项技术,传统原型设计得以提速,同时产品的投产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数字孪生还有望改变企业对产品和机器现场维护的方式。机器中内嵌的传感器将性能数据实时反馈给数字孪生体,不仅可以对故障进行预先判断处理,还可以定制相应的服务和维护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除此之外,数字孪生还可以帮助优化供应链、分销运维,提升相关员工的个人绩效。

(二)成本与收益。为数字孪生提供动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但在很多时候生产车间的传感器数据或已损坏、丢失。因此,技术团队应当立即开始收集相关数据,着手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方法,特别是在问题数量最多以及停机成本最高的领域予以重视,以便让企业尽早受益。事实上,面对新的流程、系统和设备创建数字孪生模拟时并非总能够得到完美的结果,在化学或生物学反应或是各种极端条件下,都可能无法对过程进行直接测量。

因此,企业需要找出替代方案,而平衡成本/收益分析同样至关重要。例如,现代航空发动机有成千上万的传感器,每秒生成数万亿字节的数据。结合数字孪生、机器学习和预测模型,制造商将能够提供建议,帮助飞行员优化燃油消耗,实施先期维护或是机队管理成本。

(三)模型之外。未来几年,数字孪生将在不同行业广泛应用。对现代物流、制造业供应链而言,数字孪生结合机器学习和5G等先进网络连接功能,将更好地追踪、监控、规划路线以及优化整个工厂及世界各地的货物流通,这使得实时了解货物所在位置和环境变得轻而易举。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控制塔能够自行采取纠正措施,指挥库存转移、调整流水线作业步骤或重新规划集装箱路线。得益于以上优势,从销售产品向销售服务(或销售即服务)转型的企业正在积极拓展数字孪生的应用,通过将数字孪生与内嵌传感器连接将其用于财务分析及预测,可以更好地优化改进预测、定价和增销机会。

(四)数字未来建模。随着数字孪生趋势未来几年加速发展的趋势,更多企业有望开始探索并使用数字孪生来优化流程、进行实时决策以及设计新的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创了数字孪生应用的先河并在各自行业展现出先发优势,其他领域企业也必将紧随其后。从长远看,为释放数字孪生的全部潜力,需要在整个生态体系中进行系统与数据的整合。完整客户生命周期或是整个供应链数字模拟创建可为经营行为提供极富洞察力的宏观视野,但这同时需要将外部实体也纳入到内部数字生态体系中,但相较于传统的点对点式连接,少有企业不排斥外部一体化,这恐将会是一个持续性挑战。不过可以预计的是,更多企业有望借助区块链打破信息孤岛,从而不断核实信息并传输到数字孪生模拟体系中,这将释放大量此前无法获取的数据,足以实现前所未有的精细化动态模拟,其潜在的价值不可预估。

以人为本的体验平台

(一)知己知彼。德勤《2019年技术趋势》检视了营销团队是如何通过采用新的数据收集、决策和交付方法为个人客戶创建个性化、情境化的动态体验。这体现了最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技术,能够激发出对于产品和品牌的深度情感连接,从而提升客户忠诚度,推动业务增长。以人为本的体验平台则是透过扩大自身的范围,囊括客户、员工、业务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将对深刻见解和情感纽带的追求带到了更高层次。同时这种体验平台能够利用情感计算来判断、理解和回应人类情感,帮助人们实现某些颠覆性的设想。

(二)以人为本设计。以人为本的体验平台颠覆了传统设计方法,它从人性化情感体验出发,然后确定将哪些情感及AI技术加以组合能够达成这种体验。企业将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找出那些会与不同人群产生共鸣的特定响应行为,进而开发出能够判断这些特性的情感技术。以人为本的设计将人类作为焦点。以这种设计为主导的方法让终端用户站在了相关方的位置,并一道参与快速原型设计、测试,以及解决方案的迭代。与此同时,要让以人为本的体验产生共鸣,就必须反映包括信任、诚信和诚实等价值观,这些情感因素是人们对自己喜爱的品牌的真实感觉。但当前对于认知情感技术的许多方面都缺少伦理共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体验领域探索的企业应当将伦理因素和企业价值观融入自身AI解决方案之中。

(三)实施体验。通过结合神经科学、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和伦理准则,在设计出极具针对性的体验之后,以人为本的平台就到了实施阶段。企业需要利用包含A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以及其他技术组合以人为本体验平台,将情感体验变为现实。由于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针对不同情境进行明确选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在过去,企业可以组建一个人工呼叫代理中心,给他们一笔可自由支配的预算,并假设他们将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优秀的判断力来处理各项事务,而如今虚拟代理则是严格按指令办事。事实上,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虚拟代理在事务处理上是不偏不倚的。例如消费者会对虚拟代理是否仅给某些用户减免费用产生质疑。再如,AI驱动型虚拟代理要优化一组结果,但是为了取悦客户而采取的减免所有费用措施是否能真正优化客户满意度同样值得商榷。因此,建立模仿人类基本直觉而建立以人为本的平台是项艰巨的任务。

(四)连接的现状。事实上,让技术更加人性化不再是什么新概念。仅在几年前,语音助手还是圣诞树下最时尚的礼物,如今却已经无处不在。近年来,更大规模以人为本的体验计划正在进行。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出现了先例,正在探索将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用于护理管理的方法。在未来数月内,预计市场对人性化技术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并已经到了数字革命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此情况下,每个人都和技术连接在一起的需求,大家正在消灭人与人之间的过程交互,未来只和机器直接互动。然而,人们渴望自己正在迅速失去的东西,即有意义的联系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应对方式,人们期望技术能够以更人性化也更人道的方式来处理相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为了设计出能满足这种期望的技术,则需要对人类行为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通过大量创新来增强对需求的预测和响应能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以人为本的体验有望带来长久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架构觉醒

(一)架构师的雄起。架构师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企业团队想与之合作。但不幸的是,在某些IT机构中,架构师很少能够与业务甚至是IT部门的同事并肩作战。为了从架构重建转变为价值创造,应给予架构师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工作形式、发展他们的技能,并在技术领域成为广受认可的领导者。随着技术复杂性程度加深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架构师可以帮助理解复杂运营管理系统的全貌。同时,架构师还可以帮助定义如何搭建开发运维和免运维架构及实践,并帮助推动确保计划成功所需的文化和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与IT行业其他所有人一样,架构师应能够在预算、时间和技能短缺的掣肘下得以成长。随着架构觉醒趋势的加速,架构师可以做出权衡决策,平衡技术和业务的优先次序。

(二)重塑技术栈。当前,非云端的企业发现内部业务部门通常受到陈旧技术的拖累,而这些存续了数十年的技术自身也饱受系统机构惰性的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IT主管都在竭尽全力地配合业务需求打造新的能力。为此,有远见的企业将通过加强自主性、仪器化以及原生态的云工具化来重建其技术栈,并采用敏捷技术与灵活架构帮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竞争当中取得优势。因此,当初创企业在市场中高歌猛进的同时,墨守成规的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并维持技术敏捷性,这种必然趋势意味着改造技术栈是不二之选。

(三)架构师进入战备状态。随着架构师角色的转换以及架构功能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保持现状将非常重要。例如,虽然架构师是作为产品服务团队的一分子,但他们仍需要彼此联系实现协同。为此,首席信息官应该考虑设立线上和线下社区,让架构师可以在其中分享实战经验、相互印证观点以及调整并提出解决方案。还有一种替代方案,可以建立一个矩阵式组织,其中的架构师向产品团队及一个集权式的架构部门汇报。在这种模式下,架构师既可以满足本地交付需求,同时又能继续和同仁分享成功做法。在当今的IT人才市场中,技术工程师早已是供不应求,这可能使很多架构转型计划都面临风险。未来给资深架构师机会去指导年轻的IT人才,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满足首席信息官人力资源需求最有效的手段。

未來之星

(一)研究与开发。当前,人们可以从不同渠道了解技术发展现状,通过长期追踪其动态可帮助定位投资、解决方案成熟度和发展模式。由于变革性技术通常诞生于学术和实验室环境当中,因此定期留意补助资金有助于企业了解更多有关独立计划和宏观动向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当概念趋于成熟,专利申请也随之而来。作为公开记录事项,专利申请授予不仅提供正在日趋成熟的技术详细情况,而且包括相关设计理念与架构原理。二十年前,高价值软件大多数是严防死守的商业机密,但如今许多新兴技术却是由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公开创造的。基于开源软件平台,我们可以发掘那些技术。

(二)意识激活。收购活动是一个新兴概念。虽然任何单独的并购交易都可能是由于财务造假而出现问题,但总体来看这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大量信息往往会使商业希望变成商业炒作,对于媒体信息研究和舆情分析可以帮助将信息噪音进行量化,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帮助新进入市场的参与者得到可以销售、推广能力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成熟度曲线会扰乱视线或是掩盖投资壁垒,因此对特定信息保持警惕是有必要的。制定供应商发展路线图是企业对新技术保持热情和商业承诺的直接体现。当企业的工作重心从公关媒体活动转向对战略、流程和人才进行投资时,意味很多工作将付诸实质行动。

(三)未来之星。为更好地理解各类前沿技术动态,基于宏观技术力量及其预期的时间范围,我们集中关注已开发的有价值的技术,期望有助于企业重塑发展雄心、集中投资并规划出更加清晰的未来之路。

猜你喜欢

数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数字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