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他那套胡子
2020-10-09郭金龙
郭金龙
我见过很多有嗜好的人,却没见过像他那样对一件事物超常的珍惜。
我们单位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老吴的胡须是一道美到极致的风景。每逢单位有集体活动,尤其是在室外容得下上千人的广场上,几百号的人都想亲眼目睹老吴的胡须,比特警队的现场表演还有人气。加上他那高大的身躯,方方正正的国字脸,绝对是一个玉树临风的样子。他的胡须也在风中长了精神,一缕美髯,轻轻飘摆,柔润之中带着阳刚之气,如梦如幻,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好不张扬。
不是我瞎说,别人也不要胡乱猜疑,那胡须是老吴一生的爱物,他当生命一样珍惜,可他在临走前把胡须剪下来,给妻子留下作了纪念。
那天,我不在现场,是后来同事特意讲给我老吴不同寻常的弥留之际。老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叫来平素跟他关系不错的同事,那个同事我也熟悉,他的理发技术在我们单位没得说,有人称他“快刀李”。老吴向快刀李点了下头,快刀李会意地也点下头,不容分说神速地朝老吴的胡须一剪子下去,老吴的胡须就齐齐整整在同事的手心上,同事弯下腰把胡须放到老吴手上。老吴无力地招下手,叫过来自己的妻子,声音微弱地对伏在他身边的妻子说:我这一生什么也没有留下,就剩下这一把心爱之物,看见它就算看见我了。
话音未落,手就软软地落在妻子接胡须的手上,脑袋向床外一歪,也是软软的。他妻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病房里的人跟着哭声大作。
一个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那么多的恋恋不舍,就在那一刻的柔软之间把人隔离开去。
老吴是我们的科长,他走的时候,我还在省城的学习班上学习,是老吴派给我的差事,说要兑现他的承诺。我学习是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单位发生了什么事情没人告诉我。开始是科长不让人说,怕影响我学习,后来人们简直是把我这个人给忘了。学习结束我回到单位,方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人们说科长得的病是肺癌,检查发现就是晚期,因為他身体强壮,平时只是有些轻微地咳嗽,所以巧妙地掩饰了病情。我知道这个情况眼里流泪不说,心里惋惜:“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要知道他才四十八岁,人生的路途他刚好走过一半,剩下的就轻而易举地让给了别人,自己则义无反顾地去寻找看不见光明的地方。
老吴老家是离市里不远的乡下。一家子虽然住在乡下,却是远近知名的书香门弟,十里八村流传着这个家族的许多佳话。因为他的身世,他说话办事自然就有些清高,不落俗套,有些和这个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其实倒也没什么不好,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但人格是独立的,总该有些标志性的东西,区别于你是你,而不是别人。
老吴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有别于当下所说的富二代,或者是官二代。平素除了读书,就爱他的胡须,像一位称职的母亲爱她的孩子。这已经是我们公安局里的旧话,说起他的这个文雅的嗜好,那得从他小的时候谈起。他三岁大的时候,明白了一些事理,于是个性十足,最突出的表现是护头发,头发长得跟野人差不了多少。父母一看不行,想把他的头发给理了,要不和这个家庭的教养不相称,出来进去的寒碜,知道的是孩子护头发,不让理;不知道还以为大人疏于管理,不关心孩子的卫生情况,舍不得给孩子剪呢。他们这样的人家,遭人笑话的不是孩子,是大人。有天早上刚吃过早饭,他父母拿出剪子,虽然说不会理发,可硬着头皮也要把孩子的头发剪下来。他母亲把他抱到家里的椅子上,顺手给了儿子一块糖,他父亲就站在了孩子的跟前,想偷偷摸摸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让孩子干净利落出门和邻居孩子玩耍。可还没等动剪子,他便扔了手里的糖,跳下椅子躺在地上打滚儿哭,父母只好作罢,将他哄着去了集镇上的理发馆,抱上理发馆的活动椅子他觉得好玩,就在椅子左右摇晃,玩得正开心。趁他不注意,理发员手握剪刀,剪子刚碰头发的边儿,他就眯起眼睛干打雷不下雨,一直嚎了两个小时,人家理发员说这孩子我伺候不起,我不挣你们钱,可他总这么哭,我别人钱也挣不了,干脆我给你们钱你上别的理发馆理去得了。这是逐客令,父母只好领着孩子站在门前左看看右看看,心里说这孩子的头发是理不了了,只好带他回家,任他的头发像田野里的青草自由生长。
他头发长,像个没人看管的野孩子,跟小伙伴们玩,人家看不惯,叫他野人,跟他开玩笑。跑着到他的跟前抓了一缕儿头发,扯下几根就跑。他哎呀一声,不是扯下头发有多疼,而是他心爱的头发遭此横祸,实在可惜。他拼命在后面追赶,追上小伙伴拉过他们的手找头发,几个伙伴的身上让他找遍了没发现头发,谁拿几根头发当回事儿,跑到半路就都扔了,顺风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不相信,瞪着眼睛逼着小伙伴回去找,找到让他们给粘到脑袋上。小伙伴看着他的凶相,想办法分别逃掉,再也不跟他玩了。
直到上小学的时候,看见同学们头发短短的,那叫一个精神,而他的头发粘成一团,用木梳梳理半天,还是乱麻一团。他才回家让父母用剪刀把头发剪短,结果发现头发不是个形状,又去理发馆让理发员修理了一下。即使是这样,人家同学差不多一个月理发一次,他会拖到三个月才能理一次。在理发馆理完发,人家给钱转身就走,他不管理发员有多忙,人多多,他都会站在理发馆里转圈的看他剪掉的头发出神。理发员说他,都剪掉了,还看,长不到头上了,还舍不得,那不是金子。他说,我就看看,我头上掉的,比金子还贵。理发员笑了,说,我给你收起来包走吧?他才转身往外走,丢下话说,不用了。理发员说,这孩子,真怪。
他念完了中学,再读大学,已经把爱头发的兴趣转移到留胡子上,头发是长在眼睛的上面,他轻易看不见,胡子是长在眼睛的下面的,使劲低下头,眼里或许就是他的胡子,他看着亲切,浑身都感到舒服安全。开始胡子长得慢,他买来刮胡刀,一点儿一点刮,慢慢地,胡子就长起来了,长起来他就不在刮脸了。有人说他像马克思,或者是关羽,落了个美髯公的美誉;有人反驳,什么马克思,那是十足的野人。
毕业分配到公安机关里,他单纯而热情,天真而烂漫,也是同事们公允的才子。人家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可他从来都没刮过脸,任胡须蔓延成风景。好在那时的小吴是个文职人员,属于小资范畴里的人,有点儿罗曼蒂克没什么不好。着装并不特殊,头发剪成什么样,留不留胡子什么的,也无所谓,他那脸上的胡须细细的,软软的,很自然地流泻成一束,在嘴巴下让风一吹,就飘飘然,当真好看。年轻人都说小吴的特点就是胡须太好看了,就连他现在的妻子向他求爱时,都说过,爱你,原因也许就是你那好看的胡须,像诗一样,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美。
小吴为他的胡须很是陶醉了一番。
如果不是老吴第三次蓄起了胡子,我绝对无缘亲眼目睹他那一脸别具一格的风景,怕是要留下终生的遗憾。他在工作上大胆,稳健,细心,很少有纰漏的时候,让领导和同事不敢怠慢。尤其是他的即兴演讲和机关文案,是单位绝顶高手,综合能力特别强,说明他心里有工作,个人有思想,工作懂行,会干能干。工作三年头上,政治部的领导找他谈话,说他是个有希望的年轻人,但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其是要注意形象方面的问题。领导没明说,却指了指他嘴巴下的东西,让小吴琢磨了好长时间,才心领神会,却含糊其辞,一脸的无奈。领导也一脸无奈,无言以对。
一些也想提拔的年轻人看小吴是他们的竞争对象,开始拿小吴的胡须做文章,打压小吴。都说小吴胡须美,美什么美?我看什么都不是,是他小吴标新立异,不往好里打扮,个人卫生不讲究不说,那纯属是个野人。
小吴回到家里,不吃不喝不睡,和自己过不去。琢磨了半宿,才把想法说给妻子。妻子揉揉惺忪睡眼,当机立断,支持丈夫剪胡须。妻的理论简明扼要,自己喜欢,不等于别人喜欢。你越是喜爱的东西,兴许就是别人最讨厌的东西。小吴又是无奈,却一时半会儿找不出捍卫自己观点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也就不再固执己见,决定剪掉曾引以为傲的心爱的胡须。
胡须成了小吴的风向标。牺牲了美,人们当真不知他要换取什么。这年头,人的思想总是要和某种利益连在一起,好像没有好处,就不会让人心动。时间不长,就有人传言,说小吴很快就要提拔了。科长是什么角色,那是部门主管,机关里的第二梯队。人们的脑子来了个急转弯儿,认定小吴到底是知识分子。那些为小吴剪掉胡须而惋惜的同事,渐渐地回过味来,赞许小吴的行为,值!暗地里大家却说闲话:这年头真怪,通货膨胀,钱要是毛了就不值钱了,可不到二两的胡须就能换个官儿,这官儿也不怎么值钱。
时隔不久,机关的一个同事举行婚礼,小吴虽不是爱凑热闹的人,可还是明白事理。婚礼上,他一个警官大学本科毕业生,故意把高粮饴,念成高粮胎,引得参加婚礼派对的年轻人一阵哄堂大笑。玩笑终归是玩笑,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儿,要紧的是政治部和局领导也参加了婚礼,并且在仅有的没被逗笑的几个人之列。局领导心里想:小吴不刮胡须显得不成熟,他不是信奉什么教派,又不是艺术家什么的,咋搞成那样子?那就是个野人。可刮了胡须也不成熟,磨练磨练再提拔也不迟。升科长的事儿,无意间到这儿就搁浅下来。领导推迟的是时间,小吴耽误的也是时间。
小吴没当回事儿,年轻人多的就是机会,这次不行还有下次,看谁靠得过谁?事后,小吴不理别人那套胡子,再次大胆地蓄起了胡须。局领导虽看不过眼,可又说不出什么,觉得在小吴的事情上有些理亏,却又不知亏在哪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怪不怪了。小吴心里有时也不顺,自己想改变命运来着,可命运不给他机会。时间过了七八年,小吴没磨练怎样,人却变得轻易不爱说话,再也不跟同事开玩笑了,一门心思看报纸,喝茶,捋胡须。有时喝点酒,喝多了,那酒就顺着胡须往下滴,就像喀斯特洞里的钟乳石。同进机关的小青年都有升职,现如今小吴变成了老吴,还做科员。
机会对于每个人或许是均等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有的人想抓住机会,那机会就很幸运地降临到你头上;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寻找机会,想抓住机会,可机会却毫不留情地挥手拜拜。事情就怕横向一比,这一比老吴心里就失去了平衡,况且老吴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角色。比如工资、房子、待遇都在职位上找齐,不带“长”的,就别想那些诱人的东西,就连深爱老吴,心气平和,安分守己的老吴之妻,也开始唠叨老吴:听人说闹的孩子才有奶吃。妻子是市区分局的内勤,什么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况且老吴的妻子还不是旁观者,他们是一个系统的,比老吴知道他们机关的事情还多,说话一针见血,说到实质上。老吴受不住老婆的唠叨,去找局长辩理,吹胡子瞪眼,拍桌子骂街,虽有失知识分子身份,可老吴说得有条有理,并未胡搅蛮缠。局长是那时夸过小吴胡须好的年轻同事之一,多少知道老吴的坎坷经历,虽是理解同情,可也是抛给他那句话:你那胡须老年不是老年,青年不是青年,像什么东西?野人似的,把它刮了去!
老吴当场表态:不就是胡须吗?只要你局长看得起,我再忍痛割爱一次也没什么了不起!
局长说话算话,老吴说话算话。
老吴用胡须换来了宣传科的副科长,但由于他工作能力强,副科长主持工作。本该春风得意马蹄疾,可他心里并不得意,一次次地想干工作,又一次次地不得不放弃,心里的热情也就所剩无几。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可老吴唯一让人庆幸地是他心未完全死去,三年下来,他没有争议的顺风顺水地升任科长,我也就在此时分配在他的麾下听令。
开始,我们彼此都不在意,后来我们年轻人活泼好动,似乎撩拨起他潜在的生命活力,在我们中间,他仿佛找到昔日的青春时光,他产生了大干一场的心思。这种情形,不仅老吴高兴,就连我们也禁不住高兴,毕竟我们有了一位能领我们朝向事业蓬勃发展的部门领导。老吴看我手脚勤快,工作积极,时不时地就和我套套近乎,以示对下属的关心。我也需要加强和科长的沟通,以便提些合理化建议。时间长了,发现他特坦率,特真诚,我心里因上下级关系而产生的,那道自觉不自觉的防御体系,都全方位向老吴敞开。那天,就在他的办公室,我去送文件,多待了一会儿,他看着手里的文件跟我说:在机关里混,不想升官的没几位;嘴上不说,心里也琢磨着那码子事,一辈子没指望,那真就成混事的了,一辈子委屈。你小子有点像我当初那会儿,好好干,有我老吴在,就没你们亏吃!
我听他的話,鞍前马后地忙活,他说我这个文案不行,缺少调查研究,因为我们部门就是政策研究部门,给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作用。我下乡派出所,跑到基层社区警务室,了解真实情况,掌握一手材料,做补充。他见我就笑,心里当真喜欢,幽默的话逗得我乐在心里,工作量大也不觉得怎么累。年终岁尾,科里有了奖状,老吴还到外边做过经验介绍。尽管老吴精瘦的大个子,方正的国字脸被刮胡子刀刮得铁青,可人满精神,一副不知疲倦的样子。有一回我俩下基层调研,老吴碰见了他过去的同事,现在下派到基层任职,晚上同事请我们在小饭馆喝了一些酒。
回来的路上,他问我:小李,你说人有没有尾巴?
我觉得这问题问得好生奇怪,人是进化了的动物,哪能有尾巴呢?当他是喝酒了,就笑着回答:人是没有尾巴的。我其实并没往心里去,只是怀疑他问题本身的刁钻古怪,不理解老吴深层次的内涵。
老吴不仅否定我的置疑,而且解释说:人是有尾巴的,只不过和其它动物有所区别:说没尾巴,是有人把尾巴故意藏起来,让你看不见而已,就是说夹着尾巴做人;其实,人的尾巴是长在上边,这不是骂人。
我心里想,科长明明是在说他胡须,却故意绕了那么大的圈子。他心里或许是在怀念他的胡须,其实,那是人的胡须,怎能和尾巴混同在一起,相提并论呢。大概,老吴是在发泄,对,就是在发泄他心里的苦闷。
老吴升了政治部的副主任。差一步要升副局的时候,却在这紧要关头拒绝了局长的政令实施。他也知道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可就是坚持自己的主见。局长是他们一起分配到我们局里工作的同事,人家早他“N”年升职,现在坐了局长的位置,本想老吴和他有同事的缘分,跟局长一条心,能支持他的工作,但老吴看不惯局长好大喜功,多做面子工程的毛病,明里暗里就有抵触情绪。局长对老吴一百个不满意,说他人都到中年,还是那个驴脾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老是翘尾巴,跟孙猴子似的。局长后悔提拔了老吴,老吴后悔自己意气用事。
老吴第三次蓄起了胡须,自己飘飘然一副仙风道骨。对了,他已经是政治部的副主任了,我这时是部门的科长,但在我们嘴里,我们还叫他科长,他也不纠正,说这样叫着亲切。可局里沉寂无声,部里沉寂无声。老吴抑郁寡欢,似乎生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那一缕须髯上。我心想,人生是一件奇怪的东西,在你不明白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千万别太认真了,拧死理儿。
因为我和老吴的关系,心里感激他的知遇之恩,总得去他家里看望一下。老吴家在单位早年建的家属宿舍,进小区第一栋一单元一楼,没费什么劲儿,我就找到了他家。他妻子把我让到客厅里坐下,还没等我说话,就跟我唠叨老吴的不是,工作了大半辈子什么都没落下,让我们娘俩今后怎么生活?他妻子说着,从茶几的抽屉恨恨地掏出一个纸包,我看她脸上流下两串晶莹的东西,是想让我看的意思,可是,她坐在沙发上迟疑了很长时间,竟毅然站起身,顺着窗户扔了出去。
我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