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2020-10-09殷超群

价值工程 2020年27期
关键词:造价管理建筑工程

殷超群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也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各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已成为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工程造价管控方法,为建设项目的增值提供保障。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speeding up year by year,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lso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Under this background, 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and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project,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o control and manage the project cost at all stages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ach stage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methods, so as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value-adde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方法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ost management;effective contro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7-0003-02

0  引言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全过程,是建设单位减少成本投入以及施工单位提升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路径。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成本投入也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受到管理机制、人为失误、施工技术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盈利水平逐年下降,甚至出现效益负增长的局面,不仅给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并制订针对性强、适用性强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注重局部,忽略整体

建筑工程造价是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涵盖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全过程发生的建设费用。工程造价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其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建筑安装工程费占工程造价的50%以上,但是,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在制订工程造价控制方案時,往往只关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建筑安装工程费,却忽略了其他几项费用,这就极易产生浪费现象或者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竣工决算超施工图预算的“三超”现象,进而使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蒙受巨大损失[1]。

1.2 注重事后响应,忽略事前管理

建筑工程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均会发生一定额度的费用成本,即便有的环节产生的费用额度较小,但是,从建筑工程整体来看,依然是工程总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单位在成本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往往为了简化工作流程,忽略了初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设计变更,给建设单位增加了额外经济负担。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表明,设计的费用占工程造价的1%左右,但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率达到75%,如果忽略了这一环节的成本控制,无论是建设方还是施工方都有可能承担巨额的经济损失。

1.3 注重事后审核,忽略事前分析

只有“防患于未然”,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事前预测与控制,才能降低造价成本的投资额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对于造价监管部门以及施工企业来说,只是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分析,而对事前预测与分析工作置之不理,这就使得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受到质疑,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所要承担的经济风险也将大幅提升。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牵涉到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每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到工程总造价的高低,因此,与建筑工程相关联的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应当进一步加大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力度,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工程投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1 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项目决策是确立工程项目的初始工作,是决定投资总量,实施投资行为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项目建设方首先应当结合项目规模、项目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等信息拟定可行性报告,并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建筑工程项目息息相关的地质信息、水文信息、气象信息等,为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提供确凿依据。然后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需要事先制订一套适时可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对投资估算进行初步预测与分析。最后,根据分析预测数据计算投资收益,当项目立项后,对多个预测方案进行比选,并遵循“适用性”原则,确定最后的估算报告。为了能够科学的进行决策,在计算投资收益的过程中,应采用动态控制原理,及时进行目标值与计划值的监控和对比,发现误差,及时采用相应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等措施进行纠偏,保证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决策阶段的目标值得以实现。

2.2 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是项目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在前期筹划和设计筹备阶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文件将项目定义和谋划的主要内容予以具体化和明确化,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性依据,具体包含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缺乏动态控制原理的应用,多为事后控制和静态控制。目前,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多是等待设计图纸完成后再进行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计算,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计算完成后发现建筑工程总造价超出了预期,再回过头进行设计的调整,但是此时的调整只能是该设计方案下的小调整,对降低总造价的作用不明显。用动态控制的原理分析就是事后控制和静态控制,不能满足现在阶段的要求。

基于此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首先应当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重要参考依据,不得跨越法律红线,同时,遵照建筑行业制定的建设标准以及设计标准,制定设计方案。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设计人员应当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信息,并将其纳入到设计方案当中,然后制定出台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筑工程造价最高限额的重要参考。

2.3 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招投标是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工作,如果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就会给建设单位带来无法弥补的重要损失。过去,在招投标工作当中,经常出现招标人与投标人暗箱操作的恶性事件,或者投标人恶意串通,通过低价竞争的方法,故意压低投标报价,一旦中标,施工单位就会在材料质量、施工技术上面大做文章,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大打折扣。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建设单位应当严把资质审核关,对一些滥竽充数的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取消投标资格,对围标或者低价竞标等违规事件应当予以严肃处理[2]。

在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信息时,应当同时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信誉、内部组织结构、机械设备、专业技术能力、往期工程业绩等信息,在确定标底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共同利益,同时以标底为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2.4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施工阶段是全过程内形成建筑实物的阶段,建设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大部分投入将用于该阶段。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度大、牵涉范围广、涉及参与方多,加之机械设备、人工、材料等市场价格的区间波动较大,这就给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增加了难度。

2.4.1 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人为浪费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由于施工现场对作业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单位原有的施工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外聘的方式,来充實施工作业队伍。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缺失,或者作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极容易出现成本意识淡薄的情况,以至于产生大量的浪费现象。比如施工人员随意浪费钢筋、混凝土、砂浆、砌块等材料,无形当中增加了施工成本。基于此,施工单位应当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作业人员上岗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与成本意识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管控方案和奖惩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成本。

2.4.2 降低设计变更频次

设计变更是增加投资成本的一个关键要素,要想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频次,及时做好事前分析预测工作,从设计源头抓起,对施工图纸当中存在的设计错误与漏洞应当反馈给设计人员,并及时进行纠正,防止事态扩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或者施工技术等原因而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查找出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并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对设计图纸进行修订[3]。

2.4.3 了解索赔条款,做好索赔工作

索赔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到施工方利益的一种常见现象,产生索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工程所在地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气象灾害,或者由于材料市场、人工市场、机械设备市场价格变动浮度大,都有可能发生索赔事件。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施工方应当及时将真实的索赔材料递交给建设方,做好索赔工作,以避免给施工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5 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竣工结算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最后阶段,是对建筑施工质量检验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的整体考核,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阶段受工程量计算的影响很大,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较长,会出现多个单位共同施工,导致工程量的重复计算,虚报工程量;另外,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还存在其他的问题,例如建筑施工单位私自提高工程类别的取费标准或者提高材料价格标准。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结算,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的增加,使其处于失控状态。为有效进行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工程尾款会签制度以及工程结算复审制度,保证建筑工程投资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在实际审查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全面审查法、分解对比法以及重点抽查法中的一种或者结合使用,保证竣工工程量的真实性,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基础数据,保证造价控制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相关方多,参与项目建设的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都应当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优化施工图设计方案、净化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监督审核效力,最终实现多方并举、多方共赢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海锋.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20(7):236,238.

[2]刘鹏云.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46-47.

[3]安晓清,王琳,仲崇红.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250-251,254.

猜你喜欢

造价管理建筑工程
电力工程造价中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式的实践探究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