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学生会:改革从“回归”开始
2020-10-09许克松
许克松
2020年5月,为助力学校开学复课工作,西南大学学生会40余名工作人员主动请缨,组织动员3000余名同学加入“西小兰”志愿服务队,驻守校门、宿舍、食堂等地为师生服务,用实际行动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青春防线。学生志愿者的担当与坚守,正是西南大学学生会改革效能的微观成像。
在这所拥有5万余名学生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里,学生会正以“回归”之名,坚持“党建引领、身边榜样、服务同学”的改革导向,回应学生所想,关照学生所需,全心全意服务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把每一个青春实践都落到初心本位上。
党建引领:让学生会组织回归本位
学生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学生组织,加强党的领导是学生会改革的坚强保障。一直以来,西南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生会改革,制定印发改革实施方案,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专题审议学生会改革工作,学生工作例会、团委全委会定期研究学生会重点工作,为学生会改革把脉定向。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2019年,西南大学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育人,在学生会成立特设党支部,切实发挥政治把关和思想引领功能。一年来,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挂牌”行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学生会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明显增强,这也为高校学生会改革提供了实践路径。
西南大学学生会在改革过程中,坚持将思想引领作为主责主业,通过开展“青春告白祖国”“青春唱响双城记”等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向同学传达党的主张和声音,引导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之中,切实让党的领导更加具象化、具体化。
身边榜样:让学生会骨干回归本分
3年时间,西南大学学生会从10个部门、几百名成员,精简到60人左右,真正实现了大“瘦身”。除了“瘦身”以外,西南大学学生会改革同样注重“提质”。相比过去,学生会骨干的选拔标准明显提高,除了考查学生骨干的政治素养、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群众基础以外,所有学生会工作成员的综合成绩排名达到专业前30%成为了“硬指标”。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代表、新闻传媒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周经伦表示,通过改革,学生会骨干成为了勤学、好学、乐学的身边榜样、同学之友,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高高在上的学生官。
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优良的学风应内化为全校同学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学生会应当率先垂范。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17级本科生张一帆谈到:构建学习型学生会组织,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举措。只有学习力提升了,引领力才能增强。目前,“青春派”学习沙龙已成为学生会的学习活动品牌,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会工作人员都在努力成为学习的榜样。
“守住本分:让学习成就更好的自己”学风主题教育,这是学生会改革中开展的一个全校性活动。“青年大学习”“学风大讨论”“我要学习强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校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学校青马工程“香樟计划”每年都会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会骨干,赴国(境)外知名高校、企业开展领导力与创新力培训,在行思青春中拓展成长视野与格局,从而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服务同学:让学生会活动回归本真
以往的学生会活动,常常被同学们认为是“轰轰烈烈走过场”或“自娱自乐”,因此,西南大学学生会坚持把服务同学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切实维护广大同学合法权益,西南大学学生会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制定了《西南大学学生会章程》《西南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则》《西南大学学生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成立了权益服务部,打造了维权服务品牌“权小维”。在每次学代会上,代表们都会根据同学们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提案,并及时反馈学校相关部门。截至目前,已形成有效提案210余份,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成长成才等多个方面。新建的学生第二活动中心、学生园区的阅览室和健身房、通宵自习室、考研自习室的陆续开放与校园观光车停靠站的设置、宿舍楼空调的安装、浴室的修建等,这些小事实事让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除提案制度之外,学生代表还可以通过列席校长办公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为避免活动“自娱自乐”,学生会以广大同学的成长需求为导向,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积极创新内容和形式,着力打造精品活动。每年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舞林大赛、辩论赛,常常成为同学们在朋友圈打卡的“爆款”,一票难求;参与编排的校园原创青年思想引领诗境话剧《问稻》,更是受到了广大师生、媒体和社会的好评;参与编创的校园原创毕业主题MV《天生之约》,在腾讯视频累计观看量达300余万次。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学生会还特别组织20余名學生赴云南昌宁开展“青春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让实践体认赋能青春成长。
学生会必须面向全体同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2019年,学生会开始探索实行“自下而上”的述职评议制度,突出服务和贡献导向,要求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向学生代表述职,让更多的普通同学了解、参与和监督学生会,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
经过3年多实践探索,“学生会怎么样,由同学们说了算”,已成为西南大学学生会改革的真实写照,这既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