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2020-10-09
战略政策
首批12家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获认定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7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6日介绍,近日,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认定了首批12家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高峰介绍,去年7月,三部门联合启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创建工作,经省级商务、网信、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推荐,专家材料评审和答辩评审,有关部门综合评议、公示等程序,认定中关村软件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海浦东软件园、中国(南京)软件谷、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软件园、齐鲁软件园、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成都天府软件园等12家数字服务出口基础良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园区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有利于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和数字技术应用,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各基地所在省市制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加快服务出口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服务出口新主体,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行业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将基地打造成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和数字服务出口的集聚区。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助推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0日
探索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大力发展“宅经济”等新业态、支持平台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具体怎么做?《实施方案》提出,近期主要在5个方面推出15条举措。
推进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鼓励平台企业开发更适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数字化转型工具、产品、服务;支持在产业集群、园区等建立公共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基础软件、通用软件、算法开源。
组织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建立共享平台,推动企业间订单、产能、渠道等方面共享;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和典型应用场景;支持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示范。
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在教育领域推进在线教育政策试点;探索建立新业态成长型企业名录制度;广泛开辟工资外收入机会,鼓励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合理分成;面向自由设计师、网约车司机、自由行管家、外卖骑手、线上红娘、线上健身教练、自由摄影师、内容创作者等各类灵活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供需对接等多样化就业服务和社保服务、商业保险等多层次劳动保障。
突破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技术。鼓励研究机构、产业联盟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围绕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数字基础设施、通用软件和应用场景等难题,引导各方参与提出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组织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征集优秀解决方案。
强化数字化转型金融供给。以专项资金、金融扶持形式鼓励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虚拟数字化生产资料等服务;对于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试点平台、服务机构、示范项目等,原则上应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至少一年期的减免费服务;探索根据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改造的投入,认定为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对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鼓励探索税收减免和返还措施;创新面向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上云”保险等金融服务。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强调,要结合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后续,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商相关部门,统筹组织实施试点示范、专项工程等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工信部:2021年初步建立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0日
近年来,我国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过度收集、滥用用户个人信息问题大量存在,非法数据共享与交易带来的安全挑战愈加严峻。
记者今日从工业与信息化部了解到,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称《建设指南》),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为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工信部表示,网络数据资源与传统资源不同,其具有流动特性,需要切实加强网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安全保护,针对各应用领域和业务场景下的不同特点,形成闭环安全管理模式,有效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国家重要数据安全。
但目前我国网络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仍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标准体系性不强,标准制定工作缺乏统筹协调,术语定义、分类分级等基础性标准尚不完善。
二是部分关键标准亟需制定,数据安全评估、重要数据保护等重点标准进展缓慢。
三是部分重点领域相关标准仍存在空白,网络数据安全标准对5G、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1年,初步建立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有效落实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要求,基本满足行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需要,推进标准在重点企业、重点领域中的应用,研制网络数据安全行业标准20项以上。
到2023年,健全完善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标准技术水平、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有力促进行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提升,研制网络数据安全行业标准50项以上。
(来源:人民网)
三部委: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4日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24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的通知。
《通知》指出,针对车联网产业发展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应用需求,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到2022年底,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20项以上,为开展车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60项以上。
《指南》中提出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加强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基于《国家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合理规划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结构,满足车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及车联网环境下车辆管理需要,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以车联网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服务公安机关交通治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跨越式发展,提升车辆智能管理标准化水平,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三是坚持实战引领。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保障车联网技术落地应用为着力点,以提升车辆智能管理能力为落脚点,优先制修订保障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等工作的相关标准。
(来源:第一财经、中国证券网)
工信部、广电总局携手推进互联网电视业务IPv6改造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平台、传输网络和接收设备的IPv6改造,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电视业务IPv6改造的通知》。
《通知》提出三大重点任务及目标:一是全面完成网络基础设施IPv6升级改造,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要对互联网电视业务经过的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以及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相关设备进行IPv6改造;二是加快提升应用基础设施IPv6承载能力,2020年三季度末,要完成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所有软硬件平台改造,并覆盖互联网电视用户总数的80%,基于IPv6协议的点播流量占全部点播流量的10%;三是着力提升接收设备IPv6支持能力,小米、华为、创维、海信、TCL、长虹、康佳、九州等厂商加快实现新生产的互联网电视接收设备(含终端ROM、播放器、应用服务框架、终端管理模块等)支持IPv6,出厂默认配置支持IPv4/IPv6双栈;加快对具备条件的存量互联网电视接收设备通过固件及系统升级等方式支持IPv6。
《通知》明确四大保障措施: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层层压实责任,安排专门资金,保障任务落实。二是加强对接协调,各相关单位要加强配合,及时报告IPv6改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任务。三是完善标准规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动完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尽快推动完善互联网电视接收设备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四是强化跟踪监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要加强对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传输网络和接收设备相关IPv6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强化改造进展情况跟踪监测。
(来源:人民网)
网信办:电信等网络运营者要求考虑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日
4月27日下午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指出,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预判该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认为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由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程序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电信、广播电视、能源、金融、公路水路运输、铁路、民航、邮政、水利、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领域的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营者在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时,应当按照《办法》要求考虑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来源:新浪科技)
我国将加快推进社保卡跨地区、跨部门应用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6日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做好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社保卡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跨地区、跨部门应用。
通知要求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通过推动社保卡在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复用,便利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能。2020年底前,梳理社保卡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目录,推进社保卡在一体化平台中的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融合社保卡线上线下应用,实现社保卡支撑相关业务在省内和跨省“一网通办”。
通知强调,要利用一体化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能力,将社保卡持卡人身份信息作为自然人辅助身份认证源之一,为持卡群众提供实名注册、身份鉴别、单点登录等服务,解决群众在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政务服务平台重复注册、重复验证等问题。
要依托一体化平台获取社保卡电子证照文件,解决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时多次提交社保卡复印件的问题,引导群众通过社保卡电子证照的“亮证”和电子社保卡二维码扫码功能,解决群众没有携带实体社保卡的问题。
要充分运用一体化平台移动端的社保卡服务能力,实现个人社保卡电子证照线上领取、社保查询、社保关系转移、缴费支付等人社服务,以及政府规定的其他相关政务服务事项。
要基于一体化平台的基础支撑,不断完善社保卡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推动社保卡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培训、人才人事、惠农惠民补贴发放、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通知要求,要通过夯实技术基础、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加快推进社保卡依托一体化平台的应用。
(来源:新华社)
产业发展
工信部:加大5G、6G相关技术研发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8日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协同攻关,加大5G增强技术、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精准对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召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专家研讨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作出如上表述。
当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面临重要机遇。陈肇雄表示,数字基础设施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支撑;是加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治理效率、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托。
“要聚焦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需求,着力建设好、应用好、保障好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 陈肇雄表示。
他具体指出,要建设强大支撑能力网络。即加快5G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高质量、广覆盖的5G网络,特别是在需求迫切的产业集聚区、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建成应用。加快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链接和产业赋能能力。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动大型数据中心有序建设使用、小微型数据中心升级改造。
还要培育壮大丰富应用场景。坚持应用导向、需求导向,持续丰富“数字基建”应用,推动数字基建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培育线上线下融合新经济,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创新社会治理应用模式,探索数字基建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在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方面,陈肇雄表示,要与数字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运行网络安全保障系统,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健全网络安全技术监测体系、应急处置机制,加强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云平台等设施的安全保障,确保数字基础设施安全平稳可靠运行。
同时,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突破。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协同攻关,加大5G增强技术、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精准对接。推动建立融合标准体系,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畅通产业创新渠道。
此外,还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完善法律法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工作合力,营造鼓励支持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环境。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支多层次高素质数字化人才队伍。
(来源:人民网)
CNCERT发布《2019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2020年4月20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编写的《2019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报告(以下简称“2019年态势报告”)正式发布。为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的整体态势,CNCERT自2010年以来,每年及时发布前一年度网络安全态势情况综述,至今已连续发布11年,对我国党政机关、行业企业及全社会了解我国网络安全形势,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
2019年态势报告立足于CNCERT网络安全宏观监测数据与工作实践,报告涉及2019年典型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新趋势及日常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实践等内容。报告共分主要为四个部分:
一是总结2019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重点从拒绝服务攻击、APT攻击、安全漏洞、数据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互联网黑灰产、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七个方面总结了2019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2019年,我国在以上七个方面持续加大监测发现、治理处置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突出的风险与挑战。
二是预测2020年网络安全热点。报告提出六点预测,认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国家级网络对抗、精准网络勒索、远程协同安全风险、5G等新技术安全将成为2020年网络安全领域值得关注的热点。
三是结合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报告从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加快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提升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壮大网络安全技术产业规模和网络安全人才队伍、扩大国内外网络安全合作五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四是梳理网络安全监测数据。报告从攻击来源、攻击对象、攻击规模三个维度,对恶意程序、安全漏洞、拒绝服务攻击、网站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五个方面2 0 1 9 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进行了梳理。
(来源: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智慧终端关键技术实现电视产品高度智能化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3日
据悉,“下一代互联网智慧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融合了IPvx技术、YIUI技术、语音技术、智控技术,实现了电视产品的高度智能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由康佳集团主持、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申报的“下一代互联网智慧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日前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项目具体由康佳集团多媒体研发中心实施。
据介绍,“结合5G时代需求和国家关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战略需求,项目攻克了下一代互联网智慧终端关键技术,取得了智慧终端产品创新突破。项目有三大技术亮点:支持IPvx 的家居物联技术;融合AI 人工智能的自主电视操作系统;具有先进人机智能交互系统。”
据了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了智慧终端关键技术的多项知识产权,迄今为止,已经参与了6项国家、行业等标准的制、修订,完善了我国自主标准,推进了标准的应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结合网络技术应用,开发出完整的电视操作系统、语音交互系统、智控系统的电视生态,实现电视产品的高度智能化,从应用内容和交互体验全面提升产品技术,推动了行业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落地。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上线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2日
北京首个中英文双语中医药服务平台——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微信公众号昨天正式上线。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按照部署,为适应海外华人的中医服务需求,助力海外华人疫情防控,市中医管理局联合23个海外中医药学术组织,组织10余家中药企业以及物流等相关企业,共同开发了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
平台开通后,将为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国外朋友开展中医药防治方案、远程咨询、产品服务等,实现“五个一点”快捷服务,即:一点了解北京方案、一点学会居家防护、一点找到三甲医院、一点找到专家咨询、一点了解中药服务,让世界共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北京经验。海外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远程健康服务”,点击进入即可根据需求选择服务项目。
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将向全球发布北京中医药防治、康复、护理的全周期方案,其中,中医药防治方案已更新至第四版;平台提供了百余篇生活防护知识,指导大家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平台已链接到北京市四家三甲中医医院,近千名中医药专家在平台上为海内外民众提供远程咨询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电科发布“新基建”物联标准体系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2日
据悉,3月31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正式发布了适用于“新基建”的物联标准体系。由此标准体系架构做指引,客观世界实时产生数据的万物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签,访问物体将会像访问网页一样简单。
全新的“中国电科开放物联网通用体系”(简称“电科开物”),可以有效提升全域物联感知接入能力,围绕终端设备统一接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化的物联数据采集与发布,以及逐层辐射、分级管理的物联网物体解析节点建设模式,为“新基建”打牢共用支撑,为“万物数联”提供物联数据支撑。以统一的话语体系,解决物体是什么、在哪里、怎么用以及安全等关键核心问题。
据中国电科技术人员介绍,“电科开物”具备三大特色优势。一是建立了“物体描述”的系列国际和国内标准,可以对物体数据进行标准化描述,为接入设备提供标准的数据模型描述;二是实现了物联网感知终端的统一接入,并采用微服务集群化部署方案,满足海量终端接入和高并发需求;三是依托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为核心,为物联网设备开发者、应用开发者等提供开放的开发使能服务。
目前,“电科开物”已为嘉兴大数据中心与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福州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天地一体化地面信息港、雄安数据管理系统等提供物联数据支撑服务。
在未来,更可以实现城市感知设备的即插即用,通过灵活的搜索发现技术,可以让访问物体像访问网页一样简单,让使用物体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
(来源:人民网)
中国银联发布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随着金融知识普及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深入推进,与2018年相比受访者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2019年的数据显示,51%的消费者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相比2018年下降了16%,发生损失的人群占比为23%,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受访消费者存在不良使用习惯的比例与2018年持平。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不良使用习惯仍然为:更换手机后,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银行卡绑定(23%);带有优惠信息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描(20%)。同时,在非法的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泄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也是导致消费者发生损失的重要因素。
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分析,2019年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移动支付使用持续活跃,平均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二是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载体,伴随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获得县乡居民、小微企业青睐;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与安全,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与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共同守护安全;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发生损失人群占比下降。
调查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次继续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从人群看,自主创业者、私营业主、个体户、网店店主等小微企业主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他人,近三成日均使用超过5次。同时,移动支付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农民、工人等群体,在公共缴费、菜市场等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消费占比过半。从场景看,交通出行成为2019年移动支付最活跃的场景,全国32个城市地铁、逾1600个城市公交受理银联移动支付,全国200多个城市的逾1万家停车场开通银联无感支付,移动支付与我们“行”影不离。
与此同时,支付产品中身份验证、风险提示、账户安全管控功能、转账信息核验、赔付保证等安全措施持续优化,获得消费者认可。受访消费者普遍认为,生物识别验证、转账账户信息核验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60后、70后等群体希望在支付及交易过程中多一些安全提示。
总体看,2019年,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普遍提升,损失化解渠道更为多元。主动向银行挂失、拨打110是主要挽损方式,同时保险赔偿也成为弥补欺诈损失的重要来源。
据悉,本次调查由中国银联与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8家支付机构联合开展,筛选有效问卷约6.2万份,约七成被访者集中在25岁至45岁。调查高度还原移动支付人群现状,力求准确、真实反映中国移动支付人群的支付行为及安全意识,为持卡人与相关产业各方带来支付安全领域的趋势指引。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珠峰峰顶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4月20日,从西藏传来喜讯,中国移动自今年4月以来正式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4月19日15时30分,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已完成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的3个5G基站开通工作,预计4月25日前完成6500米前进营地2个5G基站以及所有点位的建设开通,届时,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到珠峰峰顶。
中国移动“5G上珠峰”活动计划在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6500米前进营地,通过SA+NSA组网的形式建设5个5G基站。为保障好此次行动,中国移动共派出150余名员工负责建设与维护保障。同时,对珠峰保障区周边的177公里传输干线及沿线节点机房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加固,打通拉萨—成都核心网,在海拔5300米、5800米、6500米海拔高寒区域新增铺设光缆25公里,通过肩挑牛驮转运8吨网络建设设备和生活保障物资,同步使用华为设备建成开通3个4G基站和5座5G基站,12名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坚守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区域7★24小时值守,保障珠峰区域网络畅通、性能良好。
此次项目是中国移动继2007年保障奥运火炬珠峰传递通信保障后的又一次更高难度、更具挑战、更加艰限的通保任务。此次5G基站建设技术更复杂、建设量更大、建设环境要求更高。由于珠峰大本营及以上区域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物资搬运、进场施工等十分困难。
为了不破坏珠峰核心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建设方案设计时采取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小的铠装光缆布放的方式进行建设,确保在核心区域内不开挖、不破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统一设立生活区,对生活和施工垃圾进行统一集中处理。为切实保障实现光缆布放至6500米前进营处的目标,提前对施工建设人员进行登山训练,并签订责任书,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安全实施。
此次“5G上珠峰”专项工作不仅是又一次在人类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更是为后期拓展珠峰5G智慧旅游、科考5G通信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新华网)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4日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之际,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正式公布。
据悉,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4月24日上午,以“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等网络平台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作为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杰出代表今年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在线亮相交流。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中国航天日今年以“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希望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崇尚探索创造,在奋力奔跑中实现人生价值;勉励航天人聚力愿景目标,直面风险挫折,在接续奋斗中建设航天强国。国家航天局愿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基础上,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进,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为纪念“东方红一号”这一中国航天事业开创性、奠基性成就,2016年,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至今已举办四届,搭建了普及航天知识、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的平台,成为公众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一个窗口。
(来源:新华社)
《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发布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2日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发起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报告》通过人工智能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平台的500余个人工智能抗疫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助力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情况,发现智能服务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识别(温测)产品数量居前三,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使用场景丰富。
《报告》统计调查了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医疗救治、药品研发、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6类主要应用场景中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截至2月7日,38%的产品日呼叫量达到万级,大大减轻了基层在清洁、消毒和配送等环节的工作量。智能识别(温测)产品基本实现多人同时非接触测温,并在测温误差、最大测温距离和人脸抓拍准确率等方面表现出色。在测温误差方面,参评产品的误差都不超过 0.25℃;在人脸抓拍能力方面,参评产品的准确率在 90%以上;在最大测温距离能力上,各家最大测温距离在 2~8 米之内波动,基本保障达到各使用场景的需求。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给各行业的“赋能”作用日益显现,但目前仍存在数据积累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智能化程度尚有空间、基础技术积累不足等薄弱环节。
《报告》认为,要从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量、加快人工智能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加紧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平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6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央行:数字人民币正在四地内测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近日,有消息称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并将在个别城市以交通补贴形式落地。对此,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回应称,数字人民币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封闭测试也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央行自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央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称,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业内预计,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渐进式的推广方式,从四大行代发工资用户及公共服务场景入手,后续逐步拓展到互联网公司及运营商。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某大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将来央行数字货币也可存入银行账户,或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甚至也可以从银行的ATM机上支取存入。
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不同的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
穆长春表示,出于反洗钱的考虑,央行对数字钱包也设置了分级和限额安排。比如,用手机号码注册的钱包级别是最低的,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如果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数字钱包;如果去银行面签,可能支付就没有限额。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5G产业链加速商用“5G消息”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8日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8日联合在线上发布《5G消息白皮书》,曾经辉煌一时的短信业务将在5G时代全面升级。目前设备商和终端商正在加快这一5G应用落地。
《白皮书》阐述了5G消息的核心理念,明确了相关业务功能及技术需求,提出了对5G消息生态建设的若干构想。
据介绍,与传统短消息以文字为主不同,5G消息可以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位置等融合信息。企业也可以通过“5G消息”提供服务。例如,用户在与铁路订票应用“12306”的对话框中,可以实现车票预订、支付、改签等操作,而不需跳转其他页面或App。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王国权说,5G消息业务的落地,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统一技术接口、统一终端展现方式、统一业务规范。
当日,华为、小米、vivo、OPPO、中兴、三星、联想、魅族、海信、蜂动、菊风等11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会,涵盖设备、终端、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
中兴通讯副总裁陈新宇说,目前正在进行5G消息互通测试,项目即将进入商用准备阶段,预计6月底就会推出正式商用,5G消息将有望成为运营商最快落地的5G应用。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董昕说,5G消息是全球运营商的共同选择,据了解,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已形成普遍共识,将5G消息纳入5G终端的必选功能。
主要终端厂商表示支持5G消息功能。小米手机后续将在所有5G机型支持5G消息,积极推动5G消息产品商用。三星正基于运营商最新规范开发5G消息业务,计划今年内对5G手机全面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国铁路开通电子客票的车站达到1075个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9日
4月29日,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实施电子客票。至此,全国铁路开通电子客票的车站达到1075个,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实现了电子客票全覆盖。
推行电子客票是铁路部门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成果。电子客票于2018年11月在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点,2019年7月扩大至上海至南京、成都至重庆、广州至珠海、昆明至大理至丽江4条高铁城际铁路试点,2019年四季度后在全国高铁和城际线路大面积推进实施。电子客票的推广应用经历客流高峰考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旅客体验良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客票自助退改签、无接触进出站、网上办理返岗务工团体票等优势得到充分显现。自海南环岛高铁试点以来,目前全国铁路已累计发售电子客票7.36亿张。
在电子客票前期应用中积累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铁集团组织专业力量对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铁实施电子客票进行了周密准备,目前已具备应用实施条件。旅客通过互联网购票、退票和改签,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行程变更,凭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无接触进出站,闸机检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缩短至1.3秒/人,极大提升了进出站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防范丢失车票、购买假票等风险。
(来源:央视网)
窄带物联网产业走到了“风口”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1日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5G NB-IoT“亿”征程产业峰会在线召开,在发力新基建的背景下,NB-IoT(窄带物联网)产业走到了“风口”。
NB-IoT又称为窄带物联网技术,具有支持海量连接、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突破性技术。作为全国首批NB-IoT试点城市,福州启用了我国首个30万台规模的NB-IoT水表商用局,建设了首个窄带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以往都是根据刻度表来收集用户用水量,而NB-IoT智慧水表能实现电子计量,将刻度表转换为电子度数,并通过盒子里安装的电子芯片,实现用户用水量向水务智慧管理平台实时传输。”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天辰告诉记者。
据张天辰介绍,原来使用GPRS作为水表发送数据的通信手段,一座基站只能同时负载几百台水表。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后,一座基站可同时并发5万个水表数据,数据不再经过二次处理,避免了误读这一潜在风险。同时,NB-IoT智慧水表的“饭量小”(功耗低),只有传统GPRS水表的十分之一。
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NB-IoT技术的推广,使原本繁杂的人工抄表转变为无线自动抄表,还可运用远传水表在线数据进行用水量分析,对管网漏损情况做出实时反馈,逐步实现“智慧水务”,该技术已在国内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NB-IoT的本事不止于查水表,目前,福州NB-IoT路灯有2万盏左右,基于NB-IoT技术的共享单车、井盖检测、地下井室液位监测、NB-IoTPOS机等已开始大量应用。NBIoT技术已成为福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NB-IoT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不断向传统行业渗透、融合,并带来一些新兴的应用。”据张天辰介绍,如基于NB-IoT的智能监测手环,能监测人的身体状态、运动轨迹等,有效实现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的监测,极大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因此,窄带物联网的发展可促进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效节约社会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