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0-10-09刘志芳
刘志芳,张 丽
(1河北省种子总站, 石家庄 050031; 2.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石家庄 05003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制种和用种大省,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全省的经济发展及农业现代化进程。河北主要农作物种子年使用量9亿kg左右,优良品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达43%以上。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法治建设,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加快,成为河北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
1 近年来河北种业主要成效
1.1 种业企业实力增强
1.1.1持证企业数量增加
截止2018年底,河北省拥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374家,比2014年增加83家(见图1),其中三北种业、国欣总会、雪川农业、河北巡天等4家企业进入全国种业50强,与湖南、江苏并列为第3位。
图1 2014—2018年河北省种子持证企业数量变化
1.1.2新品种研发投入逐年提高
2018年河北省企业投入新品种研发资金达到26 000万元,比2014年增加10 321.94万元,增加165.8%,投入的持续增加,有效促进了新品种创新能力提升(见图2)。
图2 2014—2018年河北省种子企业科研投入总量情况
1.1.3企业融资渠道拓宽
河北沃土、河北双星2家种子企业成功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雪川农业、河北沃土正在积极推进主板上市。在马铃薯、杂交谷子、瓜菜等特色种业方面,积极与国家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等投资机构合作,种子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1.2 育种基础条件加强
1.2.1育种基础体系进一步健全
先后建成小麦、玉米、谷子、马铃薯、棉花等9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涵盖了河北省主要农作物,育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设立14个省级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加强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重点加强生产急需的新品种引进筛选。育种企业以自主、联盟、合作等不同方式开展新品种选育,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现代育种体系正在形成。
1.2.2新品种试验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省不同生产类型区,建设覆盖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区域试验站94个,每年测试主要农作物品种1 000个以上。从2016年起,开设了省内联合体试验,挖掘试验潜力,扩大优势作物试验容量,参试品种数量成倍增长。海南国家南繁核心区建成约90 hm2新品种繁育、加代、鉴定基地,为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了有效保障。
1.2.3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
目前,全省从事分子育种的单位达16家,涉及棉花、大豆、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基本建立起转基因育种创新和产业开发体系,研究重点涵盖作物产量、品质、抗病虫、抗逆等方面,已经获得一系列优异育种材料和技术储备,其中转基因抗虫棉、抗除草剂大豆、氮肥高效利用小麦、抗旱节水小麦等转基因育种处于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1.2.4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步伐加快
建成省级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入库保存农作物种类达57种,保存量达60 619份,占全国总量的12.1%,筛选高产新资源85份、抗病、抗虫新资源43份、抗逆新资源36份、优质新资源23份,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1.3 新品种选育步伐加快
1.3.1省级审定品种数量逐年增加
2014—2018年,河北省共计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14个,从2014年的72个增加到2018年的186个,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玉米品种增长较快,2014至2018年,年均增加15个(见图3)。
图3 2014—2018年河北省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数量变化
1.3.2玉米国审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
2014—2018年,国审玉米品种805个,其中河北省75个,位居全国第4位。审定数量从2014年的2个猛增到2018年的44个品种,增长趋势明显(见图4)。
图4 2014—2018年河北省通过国审玉米品种数量变化
1.3.3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数量明显增加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审核工作从2017年5月份开始,截止2019年10月底,河北省共计审核上报品种1 115个,获准复核公告登记668个。其中2018年比2017年获准登记数量增加13.96倍,2019年前10个月申请数量是2017年的3.6倍。
1.4 优势特色种业全国领先
1.4.1节水小麦育种及推广成效显著
在全国首先开展以财政补贴为主要形式的小麦节水品种推广工作,截止目前,育成节水小麦品种80个,水分利用率最高的达到1∶2.4。2014年以来,累计推广节水小麦及配套技术182.4万 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9%,带动全省小麦普遍少浇1~2次,累计减少地下水开采13.5亿m3。
1.4.2优质强筋小麦育种全国领先
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强筋小麦品种选育工作,是最早开展强筋小麦育种的省份,先后培育成全国最早的强筋小麦品种藁8901,品质好、市场公认度高、可以替代进口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师栾02-1等。目前,全省从事强筋小麦育种的单位10家以上,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达到56个,在全国面包小麦评比夺冠的品种数量上居第1位。
1.4.3杂交谷子全国首创
张家口市农科院以赵治海研究员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历经30多年的攻关,成功培育出“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新品种,填补了国际空白,15个谷子杂交种成功应用于生产,一般旱地产量400~600 kg·(667 m2)-1,最高产量810 kg·(667 m2)-1,创造了世界谷子单产的最高纪录,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区)累计种植推广超过133万hm2,并于2007年在非洲引种试种,促进了杂交谷子走向世界。
1.4.4马铃薯种薯市场占比高
目前,河北省专门从事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的企业31家,年产脱毒苗近3亿株、微型薯3亿粒,占全国微型薯产量的20%以上,种薯企业供种面积达67万hm2以上,占全国供种量的10%以上。
1.4.5甘蓝育种及制种国内领先
建立邢台市甘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方智远院士工作站,开展甘蓝育种攻关,累计选育新品种80余个,建成全国最大的甘蓝种子生产基地,常年产销量25万kg左右,约占全国交易总量的65%,除销往全国30个省份外,部分销往俄罗斯、朝鲜、越南、韩国、蒙古、斯里兰卡、台湾等25个周边国家和地区。
1.5 现代管理制度初步形成
全省设有种子管理或推广机构170家,其中省级1家,地市级14家,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成立种子管理或推广机构。建有河北种业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种子管理大数据平台,种子、种企证照办理、管理信息上报、产供需信息调度、市场监测等基本实现电子化管理。在全国率先制订《河北省种子管理条例》地方法规,建立京津冀沪渝五省市种子管理联席机制,有效促进了种子管理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种业集中度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河北省现有374家种子企业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有239家,占63.9%,超过亿元的仅有6家;销售额超亿元的仅6家,其余368家平均销售额不足700万元;“中国种业骨干企业”50强仅有4家,企业“多、小、散、弱”的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河北省尚没有一个主板上市种企,虽然有6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但除棉花作物外其他5家企业与省外同类企业相比,整体实力弱、带动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不足。另外,种子企业大部分是以卖种子为主,普遍注重当前利益,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不超过总数的10%,而且这些企业大多数临时聘请科研教育单位带头人或退休人员做技术指导,缺乏长期合作激励机制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无法培育出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
2.2 育种创新能力较低,科研投入不足
省内从事科研育种的机构分散,各单位之间甚至同一单位不同课题组之间缺乏有效信息交流,研究方法不互通、育种资源不共享,多为低水平重复研究,难以创造出原创核心技术。种子企业一方面普遍缺乏种质资源,另一方面缺乏育种人才,愿意从事杂交育种工作的学生难招,有时即便招到后经过几年的培养也很难留住。另外,2016年新的《种子法》实施后,品种审定试验渠道拓宽,品种审定容易,导致品种井喷、企业自主选育品种的积极性下降。种业创新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河北省作为种业大省,省级育种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每年仅2000万元,平均每个团队不足150万元。近年来,种子企业研发投入有所增长,2018年达2.01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0位,仅为北京的1/3。
2.3 育种手段仍以常规方法为主,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少
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育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在苗期准确鉴定出包含目标基因的单株,育种周期短、效率高,是农作物现代育种发展的方向。但目前,河北省主要农作物育种主要以杂交、回交、测交、田间性状选择、目标单株/株系鉴定等常规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优良性状整合难,不易选育出具有突破性性状的品种。由于育种方法的局限,制约品种创新效率,导致新品种数量多,但突破性品种少。育种周期长、风险高、大多数企业难以长期坚持。育种投入大、效益低,育成一个品种大体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般企业很难持续坚持下去。另外,目前企业购买品种的费用与科研单位育种成本相当,造成一些种企不愿冒险投资去搞自育品种,而去搞投机取巧的“模仿育种”,造成资源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寥寥无几。
2.4 特色专用品种少,难以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河北省农作物育种以增产量、保供给为主要目标,育成品种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高产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牌少;粮食作物品种多,特色作物品种少;高水肥品种多,节水节肥节药品种少;适合人工劳动的品种多,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品种少。造成育成的品种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绿色种业发展任重道远。由于种质资源等方面局限,全省每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中大多数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品种,绿色新品种研究与推广处于起步阶段。
2.5 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种质资源是新品种创新的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项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但由于受经费、设施、人员、研究手段等限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作物分子辅助育种、遗传育种、生物育种的限制因素难以突破。新品种保护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农业育种科技创新、增强科研活力的重要手段,各国都将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需求,全球10强种子企业仅玉米一种作物的品种权数量就达4 000多项。河北省1999—2018年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1 103件,为同期全国品种申请总量的4.41%,授权量在497件,为同期授权总量的4.51%,居全国第9位。
3 对策建议
3.1 聚焦种业强省目标导向,全面推进种业创新发展
坚持以特色种业为突破口,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以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为途径,着力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良种繁育“四个方面”的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支撑的产学研用协同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培育筛选一批叫得响、用得好、有影响力的绿色优质新品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进入全国种业50强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现代种业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市场环境健康有序,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3.2 抓小麦节水品种研发推广,加快绿色品种更新步伐
一是加强节水品种选育。统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等省内育种单位优势资源,组建育种攻关组,统一育种目标,分工协作,责任到单位,加快突破性新品种选育。二是完善节水品种测指标体系。建立节水品种测试体系,完善区试办法和审定标准,增加节水指标在品种审定中的比重,引导育种向节水方向转变。三是加强节水品种展示推广。采取政府补助、企业主体方式,在不同类型区建设节水品种展示示范田,集成配套技术,提高广大农民对节水品种使用积极性。
3.3 抓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加快特色作物种业发展
一是培育一批优势特色种子企业和新品种。坚持目标导向,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重点加强特色小麦、鲜食玉米、高油酸花生、马铃薯、谷子、甘薯、双高大豆、食用菌、中药材、瓜菜种苗等10种特色农作物种业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和协同协作,满足特色产业发展和市场对特色品种需求。二是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种业龙头企业。坚持宜大则大、宜专则专,强化自身特色和优势,每一个特色作物选择1-2家基础条件好、综合实力强的种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硬软件建设。三是培育一批特色种业知名品牌。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着力培育特色种企产品品牌,发挥品牌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3.4 抓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升种业企业竞争能力
一是瞄准一流做大做强。支持有实力的种业企业,通过外延扩张或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规模效益、品种技术、经营管理、产品品牌等方面对标国际种业先进水平,全面提升育种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好财政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及社会资金投入,争取更多国家项目,重点扶持龙头种业企业完善品种研发条件、繁育与示范基地、种子质量检测设备、生产加工设备、仓储设施等基础条件,全面提升种业基础设施水平。三是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将种子企业纳入信用评级范围,对信用高的企业,实行贷款优先等激励措施。借鉴江苏等外省做法,争取税务部门对省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免除企业所得税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收。
3.5 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高种业企业创新实力
一是构建协同、高效种业创新平台。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引导推动省内农作物育种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种业创新联盟,改变“小作坊”课题组育种模式,集中力量推动育种创新,提高育种效率。二是加强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充分借助京津农作物育种技术和人才优势,帮助有条件的种企业建设院土专家工作站,发挥京津冀科技协作平台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积极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新技术应用,推进育种由随机向定向、可设计转变,满足农民对良种、消费者对“乡味”的需求。
3.6 抓种质资源保护和繁种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一是全力抓好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标国内一流目标,完善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奖补资金引导作用,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品种展示示范和质量监控设备等建设。二是抓好省级良繁基地建设。采取财政补助,种企主体的形式,依照生态类型,加强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确保生产用种安全。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健全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质资源普查、搜集、鉴定、评价、标记、创新、利用及分类管理研究,建立种质资源省级保护名录发布和保护制度,积极推进优势种质资源共享。
3.7 抓集约化种苗生产,促进用种方式转变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农作物种苗管理办法和登记制度,完善种苗生产标准及操作规程、种苗质量标准,规范种苗市场管理,确保种苗市场有序发展。二是加强瓜菜种苗场建设。采取财政补助与企业投资相结合方式,在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加强集约化、规模化育苗场建设,改善设施条件,规范操作技术,提高蔬菜育苗安全性和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蔬菜种苗覆盖率。三是大力推广薯类脱毒苗生产。在稳定现有规模基础上,提高马铃薯脱毒集约化生产水平。在甘薯生产大县,支持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主的茎类脱毒苗专业化生产,严格技术规程,提升甘薯茎类脱毒苗专业化供应比例。
3.8 抓支持政策创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品种审定制度。拓宽品种试验渠道,形成以省级试验为主,联合体试验、特殊专用类型品种自主试验为辅的“1+2”试验模式,加快品种试验审定步伐。二是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特色种业知识产权、农业保险保单、订单等抵质押贷款,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特色种业,建立特色种业多元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贷款贴息、担保贴费、风险补偿等方式,推进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特色种业风险保障机制。三是健全现代种业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突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种业创新环境;健全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提升种子质量水平;完善种子资源管理制度,推进优异种质交流,确保珍稀资源安全;发挥种业协会管理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营造齐治共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