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下高校心理育人的策略探究
2020-10-09戴丽
戴 丽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1)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起重大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不仅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人们心理上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心理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保持理性认识,提升心理防控能力,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应对疫情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通过防疫抗疫与心理育人相结合,探索构建“六体五面”的心理育人新模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疫情下心理育人的内涵
疫情下高校心理育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育人目标,即疫情下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防控能力,实现理性乐观、和谐向上的成长目标;二是育人内容,即培养疫情应对中具有爱国主义、崇德向善、责任意识以及使命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三是育人载体,即采用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直播课程、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应急帮扶,深化育人实效。
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心理育人关注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疫情,理性看待应激状态下的情绪情感,改善不良行为,保持健康乐观心态,提升责任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立德树人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导向价值、道德人格塑造价值、积极行为激励价值、心理素质提升以及健康心态培育与干预价值[1],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二、疫情下心理育人的必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性应激反应,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心理应激是指面对危险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在这种紧急状态下,个体无法用平常所用的方法去处理所面临的困境;换个角度来看,心理应激具有获得新的良性结果的潜在机会,因此说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感危机的反应。其实,在重大疫情下出现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实属自然,也是人类面临不确定的威胁事件时所出现的正常反应。
心理应激反应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体面对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会表现出焦虑、恐慌、愤怒、担忧、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惊恐、情绪失控等状态,如有些人会将自身出现的不舒服症状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情绪变得急躁、恐慌,甚至出现冲动易激惹等。在认知方面,压力可能会使人更加警觉和集中注意力,相反也可能会使个体产生“选择性注意”,如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关注过载的疫情信息,个体甚至会出现思维混乱、自我否认等情况。在行为方面,当疫情使人感到生存遭到威胁时,可能有的人会坐立不安,通过重复行为来获得安全感,比如不停洗手、刷机看新闻、反复测量体温、消毒、不断囤积口罩或食物等;也有人可能表现为懒言懒语、动作迟钝,有逃避行为或睡眠障碍等。因每个人对刺激事件的反应、认知、评价和控制程度不同,以致当危机事件使个体感到难以把握时,原先的内在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甚至出现思维紊乱和行为异常。因此,针对疫情下大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科学加以引导,通过网络载体联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努力,尽可能把这些心理反应调整到可控制的范围内,使学生能够做到坦然从容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三、疫情下高校心理育人的实施策略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处于居家学习状态,学生未能回归到熟悉的校园空间,缺少了同学之间的相互陪伴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再加上过载的疫情信息,可能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如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也有部分学生在家里担忧着复学后的学习和生活:如何面对集体宿舍、班级授课和人员密集的餐厅等。面对诸多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援助服务、课程教学、朋辈互助、典型活动、团体辅导、资源共享等六大载体以及从学生个人、家庭、班级、学校、社会五个层面入手,尝试构建“六体五面”心理育人新模式(如图1所示)。因此,高校抓好有效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发挥疫情下心理育人功能,积极地帮助学生构建高质量的居家学习生活方式以及落实复学后的心理育人工作。
图1 疫情下高校“六体五面”心理育人模式
(一)全面梳理居家期间心理育人举措
一是援助服务。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出台了各种得力的管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许多高校及时开通应对疫情“键对键-心连心”“见屏如见面”的心理热线和网络援助,有效地帮助疫情期间因心理压力过大、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师生。疫情下的心理援助类似于“包扎伤口”,通过倾听、共情、放松等技术,聚焦解决当下求援者的实际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安全感。
二是课程教学。高校按照教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运行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功能,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通过制定网络教学管理方案,通过组织教师线上备课研讨、自主研修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保网络课程质量。同时,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跟踪监管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情况,为疫情过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疫情期间学生除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体需求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重点关注学习内容的同时加强交流分享。
三是朋辈互助。高校利用网络和班级群开展相关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疫情期间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朋辈支持作用。组织心理委员参加线上直播培训,普及防疫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应对疫情的心理调适能力,更好帮助全体学生缓解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注重个人自我心理调适并科学合理地帮助他人。
四是典型活动。为提高学生应对疫情的心理调适和自我防控能力,高校可以组织开展多种有益的抗疫暖心活动。将人本思想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2]。高校通过创作抗疫歌曲,用音乐的力量表达抗疫必胜的信心;书写战疫心声,用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设计漫画作品,用绘画的形式展示抗疫生活的心路历程。例如开展“我的抗‘疫’日记”、“我班战‘疫’心故事”、漫画“鼠年战疫”、“写给武汉的一封信”等活动,帮助学生坚定抗疫信心、维护心理健康,落实心理育人。
五是团体辅导。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研究个体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个体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3]。为缓解疫情引起的焦虑、恐慌、愤怒等应激反应,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和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重塑态度与行为方式,高校适时构建网络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QQ群、微信群及公众号等平台招募队员,做好课前准备、主题活动设计、关系建立,积极围绕“做情绪的主人”“与时间赛跑”“隔离不隔心”等主题组织开展自我成长、时间管理以及构建亲密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激发团队成员内在能量,增强团队信任感和同理心。
六是资源共享。为加强疫情防控和心理防疫知识推广,帮助广大师生正确地看待疫情,科学认知疫情下可能出现的各类心理应激反应,做到有效调适和助人自助,高校通过QQ工作群、网站、微信群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共享防疫资源,不定期向师生推送疫情防控相关新闻、防疫心理科普知识和自助方法,以及通过“钉钉”学习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这些措施有力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改善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理性认识情绪,涵养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心理育人实效。
(二)尝试构建复学后心理育人策略
一是学生个人层面。返校后的关键是“适应”,复学初始,一些学生可能仍然存在对疫情的紧张、焦虑、猜疑、恐慌等负性情绪,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首先要接纳自己的应激情绪,多沟通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其次是适度锻炼,课余时间通过慢跑、呼吸放松以及正念冥想等活动来缓解自己的负性情绪;再次,正确认识疫情,树立坚定的信念;最后,如果觉得自行调节心理效果不佳,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等。
二是家庭层面。家长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合理作息,规律工作,给予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和心理支持。其次,通过电话、信息或微信视频方式与孩子聊聊家常人情以及返校后的日常学习生活,构建亲密关系。最后,家长还应与学校保持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如果发现孩子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反常现象,应做到及时反馈与配合,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三是班级层面。疫情下尝试构建情感性班集体,能够满足师生的情感需要、协调班级人际关系。情感性班集体,以“情感”为纽带生成“情感共同体”,强调班集体在个体社会性情感发育方面的“优势地位”[4],易使学生获得归属感和团队支持等。同时,落实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日报制,掌握班级学生的情绪波动、心理异常以及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等,筛查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及时上报到学校心理工作部门做到重点关注。
四是学校层面。复学前学校应对宿舍、教室以及食堂等区域进行消毒,构建环境优美、卫生、和谐的校园环境;复学后,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预案和有关措施,以不变应万变。一是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活动,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思想动态以及疫情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二是制定学生复学后心理健康测试相关方案,班级精心组织,利用网络平台落实到位,确保每个学生认真完成测试,排查重点关注学生并建立档案库,由心理工作部门对重点学生进行跟踪关注;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复学后学生心理适应为主题,以情绪疏导、抗疫减压为主线,缓解压力,增强战疫信心,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四是提供心理热线服务,帮助预防和缓解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
五是社会层面。面对疫情,社会公众难免会产生恐慌、焦虑、愤怒等应激反应。来自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正确无误、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声,同时出台正确应对疫情的相关政策有助于安抚人心、稳定社会、解疑释惑,发挥辟谣“杀毒”的特别功效。
综上,高校应发挥心理专业优势,联合多方力量,构建“六体五面”心理育人模式,深度融合“育德”与“育心”,以有效实现疫情应对中心理育人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