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与引导并重
——江苏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体系

2020-09-30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0年9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江苏江苏省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即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体系。这个体系该怎样构建?江苏省对此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实践。2019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内容包括构建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为了进一步了解江苏的做法、经验,为全国尽快构建全民行动体系提供借鉴,本刊独家采访了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主任朱枚同志。

“从江苏省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始,江苏省就积极行动起来。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要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按照部省合作框架协议及《指导意见》要求,在健全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朱枚告诉记者。据她介绍,江苏的实践主要聚焦在三方面:企业、社会组织、公众。

推动企业践行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污染物减排的重要贡献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受益者,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必须努力推动企业践行主体责任。”朱枚对记者说。

记者:推动企业践行主体责任采取了哪些措施?

朱枚:主要采取了公益引导、典型带路和对企业做好政策宣传的相关措施。

记者:先说说公益引导、典型带路方面的措施。

朱枚:公益引导方面,主要是推出绿色伙伴计划,共同开展环境公益行动。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7年至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着手实施“绿色伙伴计划”,与大型零售、公交、地铁、邮政、银行等受众面比较广、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发动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共同开展环境公益行动。如联合苏果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环保公益行动。签订公益合作协议、开展“环保小天使”儿童绘画大赛、“爱心衣专递—为藏区小朋友捐冬衣”、“六五”门店环保主题宣传以及中芬友好圣诞绿色心愿征集活动等。与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共建首家绿色主题银行,携手开展环保公益活动。2018年7月,与江苏省邮政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进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建设,共同开展“江苏环保邮路”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共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2018年11月,联合菜鸟网络开展“双11绿色行动”,在省内设立65个废旧快递纸箱回收点,倡导和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纸箱的循环利用和回收活动。

典型带路则是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就必须深入挖掘企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动实践,弘扬绿色发展正面典型。为此,2019年5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启动首届企业绿色发展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案例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重点围绕企业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特色经验,展示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环保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成效和品牌故事。经过层层选拔,10家企业荣获“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荣誉称号。

记者:举例说明,如何将政策宣传到位?

朱枚:政策宣传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比如,编制服务企业的政策口袋书,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指导。目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部门正在收集整理近几年我省发布的与企业关联度较大的政策性文件,并制作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政策口袋书,届时将发放至市县区生态环境系统、重点企业及政务大厅。

专栏1 “美丽江苏七彩约定”

朱枚告诉记者,为了引领带动企业界为主的社会各界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生态文明,2019年6月,江苏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邀请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纺织工业协会、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省青联农业界别、宜兴市环境保护协会、常州市武进总商会等6个行业协会、社团组织联合推出“美丽江苏,七彩约定”活动,并在《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各行业协会企业带头公开承诺,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生态文明。“七彩约定”的发布也给其他行业和地区作出了表率,呼吁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高质量发展,共建“强富美高”新江苏。2019年12月,“七彩约定 绿色发展”首届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发布会在徐州贾汪区举行,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代表、荣获“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荣誉的10家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汇聚在一起分享绿色发展经验,诠释“七彩之约”“七彩之约”正在为江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当好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领路人”

当前,社会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热情高涨,但如何更好发挥这些社会组织的作用,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朱枚告诉记者,江苏的做法是培育与引导双管齐下,助其健康发展,从而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江苏是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

朱枚:社会组织发展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社会组织就有了健康发展的基石。江苏省抓住这个最关键问题,努力给与解决。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是利用小额资助项目,扶持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2014年,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通过小额资助方式,培育、扶持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了用好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制订出台了《江苏省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办法》《江苏省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2014年以来,在环保宣传教育、环保公众参与、环保调研实践、环保能力建设等方面,已成功资助83个优秀环保公益项目,累计投入资金五百多万元,受益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其中,2019、2020年,宣教中心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投入资金近130万元,成功资助26个优秀环保公益项目,助力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力量的壮大及能力的提升。

二是启动专项资助活动,支持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近年来,江苏多地环保社会组织发挥扎根基层的优势,长期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他们既是参观者,也是组织者和倡导者,已经成为江苏各地环保设施开放活动的中坚力量。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枢纽作用,2020年4月,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在全省启动江苏环保设施开放NGO专项资助活动,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支持省内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

记者:江苏省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做了哪些工作?

朱枚:主要是两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建言献策。2019年11月,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江苏省环境公共关系协调研究中心在全省开展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全省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深入挖掘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和不足,为社会组织培育引导及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二是开展能力建设培训,提升社会组织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每年举办全省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就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及面临的政策形势、环保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环境治理、环保公益众筹、我省环保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政策、环境公益诉讼、环保公益项目策划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通过知识讲座、交流讨论、经验分享、现场观摩等形式,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专业化能力。

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搭建平台

“企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污染物减排的重要贡献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受益者,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必须努力推动企业践行主体责任。”朱枚对记者说。

记者:让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比如公众的“邻避效应”。这个问题江苏是如何解决的?

朱枚:我们的方法是扎实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有效化解“邻避效应”。江苏以该项工作为契机,搭建生态环境部门、环保设施单位与环保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2017年起,根据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江苏建立三个联动机制,增强开放工作推进合力。一是部门联动。联合教育、宣传、团委、妇联等部门,将开放工作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从更大面上广泛发动。二是企业联动。组织环保设施运营企业现场观摩、相互学习,提升开放意识和整体水平。三是政社联动。培育一批环保志愿者作为公众开放的讲解员,提供长期志愿服务;发动环保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并通过环保公益项目小额资助等形式给予鼓励和扶持。目前,全省列全国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放名单的开放单位共有45家,在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开放的基础上,全省每年分别在3月、6月和9月开展集中开放活动,2019年全年累计开放1200余批次,参观受众超过6万人。今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周期间,超过70万公众通过线上直播、“云参观”和线下实地参观的方式走近各类开放单位感知环保。2018年联合生态环境部出品《感知环保奥妙 共建绿色家园》环保设施科普系列动漫,今年环境日期间联合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苏小环净看环保》环保设施科普读本,由江苏环保达人“净净”和江苏生态环保代言人“苏小环”带领读者走进各类环保设施,介绍环境监测机构职责、污水处理流程、垃圾焚烧发电原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废旧电器危害及拆解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引导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记者:作为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试点省,江苏除了采取以上的措施外,为推进本省和全国全民行动体系的构建还做了哪些工作?

朱枚:除了上述行动措施,江苏本省积极开展合作试点,为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奠定基础。2020年6月,省环保宣教中心与宜兴市政府充分沟通、友好协商,决定以合作联动、共建共享方式开展试点合作。6月底双方签署《宜兴市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建设试点合作框架协议》,培育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推动环保公众参与;试点开展绿色企业评价,创新环保诚信体系建设;推行环境圆桌对话机制,有力推动环境问题解决;深入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不断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指导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多个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努力构建宜兴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

为推进全国全民行动体系的构建,江苏发挥本省试点作用,组织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2020年5月,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的指导下,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在全省组织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深入了解分析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基本情况及其规律,探索形成适合全国省级层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规范,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朱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力量,推行绿色发展“领跑者”制度,持续开展企业绿色承诺、绿色行动案例评选等活动;开展“绿篱笆奖”评选活动,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涌现的环保社会组织和环保志愿者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调研为基础,针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培育扶持工作,引导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围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中凸显的问题和不足,打造公众参与度高、吸引力强、行之有效的品牌活动,提升公民环保素养,引导公众深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共抓大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合力;保护好‘一江清水’还需要社会各界付出不懈的努力。”朱枚说。2019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起“同饮一江水 共筑绿篱笆”主题活动,省市联手推进重点品牌建设,在沿江八市开展“同饮一江水 共筑绿篱笆”绿色组织在行动等活动,组建

专栏2 “同饮一江水 共筑绿篱笆”了首批长江大保护绿篱笆先锋队,鼓励和支持沿江八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治理监督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传播绿色理念,促进社会共治,共同推进长江大保护,形成一道美丽的“绿篱笆”。“在长江大保护方面,江苏省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作用。”朱枚说。

专栏3 从“环境守护者”到《江苏生态文明20条》

朱枚告诉记者,为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至今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江苏省环保联合会持续开展“环境守护者”行动,面向全省公开招募642名环境守护者,充分发挥其作为示范员、观察员、监督员、宣传员、调解员的五员作用,监督环境治理,传播绿色理念,化解环境矛盾,促进社会共治。这些志愿者来自全省各个行业,既有媒体记者、银行高管、企业负责人,也有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大中小学的老师、学生、律师,还有环保社会组织负责人等。为保持互动交流,专门开发了“环境守护者”APP和“全省环保公众参与信息管理系统”。每月评选优秀环境守护者案例,每年组织优秀环境守护者评选,并进行集中宣传推广。

为了使更多的公众加入到环境保护治理的行列,江苏省采取集思广益、汇聚民智的方法,共同制定江苏省生态文明公约。2020年5~6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江苏生态文明20条》的内容,充分体现江苏生态文化特色,集思广益,吸纳民智,并在此基础上,六五环境日酝酿出台《江苏生态文明20条》,力求在全社会产生共鸣,达成共识,易传、易记、易行,亮出江苏生态文明的一面新旗帜。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江苏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