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内遗址景观设计现状

2020-09-29周婷

写真地理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址景观设计

周婷

摘 要: 遗址见证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文明应具有深深的地域烙印,每个国家会有自己的独特而自豪的文化与精神。遗址公园和普通公园一样具有公共性、休闲性、开放性、大众性又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单对国内而言,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内容与深度有限,对于个案规划研究多,而区域性整体研究较少;同时对于单体建筑研究多于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多于理论研究;表象描述多于深入分析。我国乡村与城市交织齿合,很多地区形成了乡村不像乡村,城市不像城市的格局。我们应该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有着更深的认识与研究。

关键词: 遗址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6.038

世界范围内对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新时期从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的签订开始掀起了新的高潮,目前世界遗产地绝大部分都是旅游胜地,比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打造旅游品牌的建设中,会依靠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态、民俗民风、历史人文等,地域文化作为打造旅游品牌的内在精神,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目前全国很多城遗公园的景观缺少规划设计,更没有结合地域文化对遗址区域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是一种思潮,他是观念的转变,意味着规划和目标相匹配。这种思潮运用在景观规划领域,规划与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当地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历史文脉,民族文化。但在国内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社会快速进步变革的过程中,促进景观多样化的形成同时,发展阶段与产生互相错位的不均匀现象,地域文化景观发展行成混乱的现状。我们缺乏对于传统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别、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成过程的系统研究;城市的经济冲击使得景观格局与发展过程出现无序性,城市化过程中的盲目不規范发展,使原本完整的区域景观渐渐被割散,区域景观的异化过程与同化过程日渐强烈,使得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出现破碎化和孤岛化的现象,景观的有机性和延续性遭到破坏。

第二,目前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与分异规律、景观破碎化和孤岛化行成肌理与过程以及区域尺度与空间整合缺乏有效管理研究[1]。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缺乏对区域性整体景观的研究,以及特色性景观区域和对于传统村落的规划、管理与保护途径研究。在经济落差明显的背景下,落后的地区其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方面逐渐被边缘化,对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行成重大障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缺乏对孤岛化以及边缘化行成的过程与问题的研究。我国对于传统文化地域性研究仅仅局限在景观单体、小型场地与建筑空间保护。突出的是对于遗址的保护取代的对于传统景观地域性的整体保护,也就是孤立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以单个景观保护取代了对于整个区域的保护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这正好是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没有将地域文化很好的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进而催化了传统文化景观孤岛化与破碎化的特征。

第三,设计的不严谨,21世纪以来,由于网络的普及利用,人类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全球化促使了文化交流步伐的加快,使得我们这一代景观设计师们深受西方部分优秀设计现象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我国对于遗址公园这种新的遗址保护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我国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做一些研究,但还是赶不上对于遗址公园建设的步伐。这就使得我们的设计师们在做规划和设计时套用国外的公园建设思路和理念,常常给人们似曾相识的感觉,体现不了自身的特点。

第四,缺失地域文化内涵,遗址见证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文明应具有深深的地域烙印,每个国家会有自己的独特而自豪的文化与精神。如大明宫遗址公园、雅典卫城考古遗址公园、吴哥窟遗址遗迹飞鸟公园和卡萨格兰遗址等。之所以世人们都有所耳闻是因为其历史内涵与独特特色,但本人通过对国内部分遗址公园研究发现,大部分对于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还停留在对其表面的表达形式,严重忽视了当地文化内涵,缺乏对地域文化的利用与尊重,所到之处公园无特色、文化不突出等问题。

遗址公园基于环境及其古遗址本体的保护和展示,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特殊性,同时也决定了它本身在景观设计上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对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协调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同时要做好现代景观与历史文脉的交接穿插问题,更要符合游人不同层面的追求。但盲目的建设以及个别地方政府对于经济效益和成绩的片面追求,给遗址公园本身的保护带来很多困惑,同时引起我们对如何规划好遗址公园的思考。

地域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灵魂,以一种抽象形式存在,属于哲学的上形而上学范围,但通过时间的渗透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认知,升华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景观作为一种客观形式存在,它需要不停的完善从而满足人们对于景观的功能需求、精神需求以及人们不断前进的步伐。景观设计只有以历史文脉、风土人情以及自然风貌相穿插、嫁接,才能实现我们遗址追求的最有地域感、最有特色、最吸引人的文化景观[9]。

参考文献

[1] 陈龙.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比较研究——以古建筑遗址开发利用为例L丁.城市问题,2000.

[2] 王军.遗址公园模式在城市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9.

[3] 张成渝,些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M].人文地理,2007.

[4] 王军.遗址公园模式在城市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9.

[5] 张成渝,些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M].人文地理,2007.

[6] 张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7] 熊瑛,大型主题公园策划与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

[8] 曾博伟,中国主题公园选址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9] 与从量.城市公园生态完善与建设规划设计[J].知识经济,2002.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遗址景观设计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