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2020-09-29陈念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本主义

陈念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发,引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框架,提出课程教学的改革的意义和方向,力求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改革;自我实现;情感体验;以人为本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必修通识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新理念,指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基本方法,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但通知试行八年多来,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多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目标上缺少整体发展性目标的导入,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灵活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单一、死板,尤其缺乏教学配套支持系统和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必修课程,其整体教学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如何调整认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使其成为真正有价值的“金课”,是亟需考虑的问题。

本文引入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框架来重新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革新,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足鼎立”之势,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以动物和幼儿简单行为为研究对象,也反对精神分析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主张以正常人尤其是心理健康者和精英为研究对象,坚持“以人为本”,用“全人”视角研究正常人,以求发现那些“人之为人”的东西,创建真正人的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框架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罗杰斯、马斯洛教育改革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起点始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美国教育制度的批评。例如,马斯洛认为当时美国教育制度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人的培养;二是只追求背诵记忆,不注重创造性的理解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既反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又反对现存的美国教育制度,主张开展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目标论。即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第二,学习理论。即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与主动创造精神。第四,课程理论。即反对学校课程脱离价值、价值中立、无目标的无意义,主张进行课程改革,实施有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第五,师生关系。即反对不良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充分发挥教师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促进作用”。第六,教育评价。反对传统教学中采用的考核评定这一外部评价的形式,主张从外部评价转向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以上内容总结中,笔者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和方向

(一)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核心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高度契合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更加积极关注人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善良的,人的生命的最主要动机是内在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如果对人持一种仁慈善待的态度可以激励他们上进,促使他们成功。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人本主义的核心观念本身就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但是由于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和发展都才刚刚起步,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手段、课程实践形式都尚处在自发探索、肇始萌发的阶段,理论形态还呈现出稚嫩性和成长性,因此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

(二)人本主义“情感体验”的核心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精确吻合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尤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并不同于其他公共选修课或者专业限选课程。该课程本身强调的不是熟读和记忆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而是个体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化,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探索以及自我发现。然而,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精确定位导致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忽视个人体验、知行脱节等问题频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需要一种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积极体验与主动投入的教学模式。因此,人本主义倡导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融合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有效唤醒学生的情绪,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最后完成内化于心的意志行为。其核心设计与模式构建完全吻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并且在人本主义指导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遵循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规律,专注于教育对象的体验与感悟,为其自我领悟和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在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以及社会情境中融合心理剧、朋辈辅导、社会公益等系列体验与感悟,努力实现教育对象知情意的高度统一。

(三)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紧密融合

“00后”学生的到来,为大学教师提供了新的时代命题,“00后”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和往届的大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个体性。研究发现大部分“00后”学生呈现出学习兴趣广泛但学习专注度不够、综合素质较高但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等显著特点。忽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经常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致使该课程不能充分发挥主渠道的功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能够激发教育对象内在的心理潜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其优势就在于通过改善教学情境的单调性、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增加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性等措施来吸引教育对象愿意打开心门,从而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达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结语

国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选修到必修的发展过程,发展近30年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指导,以“自我实现”“情感体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增质提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敬群,邵秀巧.心理卫生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

[2]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3]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

[3]程康,于立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4]王丽娜.中外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比较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99.

[5]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8-69.

[6]熊宝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2):501.

[7]廖壮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8(5):97-100.

[8]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4):95-96.

[9]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教资料,2006(15):21-22.

[10]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6):85-87.

猜你喜欢

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本主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