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山花烂漫

2020-09-29陈诚曾媛

当代党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桃花园铜锣生态园

陈诚 曾媛

放牛村人不放牛、不种田,只栽花。

这个曾经以放牛、种田为生的村庄,如今却不见了牛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满山遍野的鲜花和盆景。每当春天来临,山花烂漫,繁花似锦,绿绕村庄,水满坡塘。

放牛村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背靠南山,前临长江,凭借着极佳的区位优势,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放牛村从一个以放牛、种田为生的穷山村蜕变为主城都市区范围内闻名的游玩胜地,吸引了众多外来企业在村里开办生态园,发展农庄和民宿产业。

“随着放牛村生态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消费业态的升级,以往那个一穷二白的放牛村已经一去不返,如今的放牛村凭借着优美的环境,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水平,成为重庆市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南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放牛村党支部书记肖萍兴奋地说。

江边“垃圾场”变身生态园

4月23日,张顺银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图片,图片中的铜锣花谷生态园各种花卉竞相绽放,煞是美丽。

张顺银是重庆鼎枫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铜锣花谷生态园项目负责人。

铜锣花谷生态园位于放牛村鸡公嘴古佛社沿江地段,与铁山坪森林公园隔峡相望,此地也被称之为铜锣峡,江水由外灌入峡口,形成天然港湾。但在几年前,这里却堆积着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既污染山体也污染长江。

常年在南山工作的张顺银,早已习惯南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每每驱车经过铜锣峡地段时,都会生出怅然之意。

“南山上到处是绿色,处处是花香,只有此处,宛如一块‘牛皮癣,既污染环境又碍眼。”张顺银说。

近年来,放牛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依托南山优质自然资源,以生态振兴为引领,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化。为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生态美促进产业兴、产业兴带动百姓富、百姓富守住生态美的良性循环,放牛村下决心去掉这块“牛皮癣”。

2016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放牛村引进了重庆鼎枫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2017年,铜锣峡治理工程正式动工。

“前期光是清运垃圾就拉了300多车,外运土石方5万多方、腐殖土1万多方。”张顺银说,“山崖上车辆无法进入,清理的垃圾都是由工人一担一担挑出来的。”

历时3年,铜锣花谷生态园建设终于临近尾声,江边“垃圾场”不见了,铜锣峡更胜往日容颜。

南山东麓,铜锣峡畔,春天到来,整个花谷中的花竞相绽放,牡丹和杜鹃斗艳,玫瑰与月季争芳。

沿江拾阶而上,随处可见嶙峋怪石、奇异盆栽,各种城市中见不到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一间间庭院和石屋隐藏在枝繁叶茂的花卉丛中,悬崖处,还有观景台可眺望长江。

“整个铜锣花谷的修建,生态是第一要务。为保证这里生态系统的稳定,我们专门移渣填土,挑选不同种类的花卉和植物种子。”末了,张顺银说,“我们打造的,是升级版花卉生态园。”

放牛村的“春天”

放牛村的转变,最早要从20多年前说起。

1995年,21岁的唐红东从部队退伍归乡,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家乡竟“落败”至如此地步:村中杂草牛粪随处可见,房前屋后污水横流,村民更是一贫如洗,年人均收入仅500元……

唐红东是土生土长的放牛村人,看到家乡如此场景,他在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要发展,就要转变思路。

“要发展,就要谋变,种植传统农作物富不了村民,必须要发展新产业。”如今已是放牛村乡村振兴负责人的唐红东表示。

放牛村位于南山后山,土地多为坡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土地产出率低,但是生态资源丰富。基于这样的情况,发展什么,成为放牛村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我们调研后发现,放牛村背靠南山,前临长江,依托南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乡村公园等生态产业才是最好的出路。”唐红东表示。

确定了发展思路之后,放牛村在南山街道的帮助和指导下,对人居环境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的放牛村风景秀丽,屋舍俨然。

2011年,放牛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依托南山多年的桃花种植传统,放牛村村委会牵头启动了南山桃花园项目。

经过两年的建设,2013年,桃花园项目建成。春季开园后,这个仅240亩的单一桃花种植园仅30天就吸引了4万名游客入园赏花。

南山街道敏锐地捕捉到了放牛村发展都市休闲旅游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乘势而为,决定将南山桃花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建设以桃花为主,适应大众娱乐需求的都市休闲农业园区,与南山精品型植物园差异化发展。

“当时我也没想到,这样的一个单一桃花种植园,竟然能给我们带来如此大的收入和名气。”唐红东说。

随后,在南岸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南山街道的指导下,桃花园确定了“依山势定区域,依资金定规模,依特色定生产”的项目规划原则,园区也由以往的240亩扩建至700亩。

为了让放牛村一年四季都充满花香,游客一年四季都有花赏,南山街道与放牛村商讨后,将园区规划为四大区域,分别是桃花园、映山红园、玉兰园以及即将开放的石斛园。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和新产业的发展,放牛村村民原有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农民变为园林主,栽花种树成为放牛村的主导产业,放牛村的“春天”就这样来了。

生态变好,腰包也鼓了

5月9日中午,放牛村村民刘祖平开办的民宿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和饭菜的香气。

凭借着早年在外务工积攒起来的收入,刘祖平几年前回到家乡放牛村,开起了一家餐饮店,因为独特的厨艺,店铺的名气逐渐响了起来。

之后,在“三变”改革的引领下,放牛村以南山桃花园为产业核心,从单纯的观赏桃花,发展为集赏花、摘果、郊游、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刘祖平抓住机遇,依托自家的鱼塘、树林等资源,将餐饮店升级为“丛林深处”民宿,成为放牛村最早一批转型的村民之一。

“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会种花,花卉苗木让我们这里的民宿更具特色,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刘祖平说。

因独有的区位优势,放牛村按照“花卉苗木+特色民宿”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桃花、石斛、映山红等生态园,聚力打造了“南麓”“南山里”等特色民宿。

农旅融合的成功实践,使村里的不少空房屋也重新“活”了起来:堰塘湾小组的冉莉和老房子小组的胡世宽选择将自家的空房出租给他人开办民宿,自己则依靠房屋租金获取额外收益。

为实现集体资产专业化经营,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放牛村还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为核心,构建起“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股份+合作”联营机制,明确了利益联结和分配办法。

现在,放牛村开发的花卉生态园、盆景、民宿等产业,不仅成为助力放牛村發展的不竭动力,更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发展,实现了富民增收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

未来,放牛村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挖区域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在现有基础上逐步转型,以大健康产业带动居民的进一步增收。

猜你喜欢

桃花园铜锣生态园
杨中华作品
观赏桃花
铜锣山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受力与变形分析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
相约桃花园
西安航天城文化生态园揽月阁
铜锣山隧道穿越岩溶槽谷区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