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扶贫”:联建聚资源 帮扶助攻坚

2020-09-29董莎莎曾媛

当代党员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市人卫民社局

董莎莎 曾媛

初夏雨后,走进开州区大进镇云凤村8组公路沿线片区,白墙灰瓦点缀在绿水青山间,凉风习习,鲜花摇曳,芭蕉过雨绿生凉,一派宁静安闲的美丽乡村景象。

在公路边池塘的亭子里,5位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着牌,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现在好惬意哦,原来这一片乱糟糟的,各种乱堆乱放”,“现在一整治,成了我们打牌、跳坝坝舞的休闲区域”……老人们指着不远处平整干净的院坝和各家各户按标准修建的花池、栏杆,争先恐后地向记者介绍人居环境的变化。

这里曾经遭村民嫌弃,如今俨然成了村里的“新地标”,这几天,开州区委老干局组织几十位老同志也“预约”了这里,来感受美丽乡村的田园生活。

“多亏了市人社局工资处的帮扶,协调相关单位制定了高标准的科学规划,并帮扶了公共休闲区域的建设。”云凤村党支部书记周世宏感激地说。

不到3个月,云凤村就完成了人居环境提升一期工程,包括69户人居环境提升和公共区域设施建设。

高效的背后,源于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创新“党建+扶贫”的结对帮扶模式。

“我们在市人社局机关党委持续深化‘三基建设要求下,创新探索‘党建+运行机制,将机关党建与结对帮扶相结合,通过支部联建,让各项脱贫攻坚的政策和资源,更迅速、精准地落到最需要的地方。”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书记、处长程卫民介绍。

“搭桥梁”,支部联建聚资源

2020年春节,在上海打工的张玉树开着小轿车回到老家云凤村过年。

“没想到今年竟然修了这条路,能把车开进自己家院坝,真是太惊喜了!”张玉树感叹,“以前都是把车停在靠公路沿线的邻居家,心里还要时不时地惦记。”

这条通组公路是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协调市公路事务中心修建的,长300米,宽4.5米,由于堡坎过高行驶危险,还修建了护栏。

多年来,包括张玉树在内的7户29人存在出行困难问题,家里的三轮车、摩托车都开不进来,只能停在外面。

“原来请区里、镇里勘测过,由于施工难度大,堡坎最高处达7米,整体造价高达100万元,所以一直没能解决。”周世宏介绍。

而这次,从勘测到建成通车,只花了一个月。

“这个速度得益于我们支部的‘两个联建:一是与云凤村联建,二是与市公路事务中心联建,我们支部把‘供与‘需迅速对接起来,把资源聚集了起来。”程卫民自豪地说。

接到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关于支部联建助推脱贫攻坚的任务后,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第一时间便与云凤村联系,并签订了支部联建协议。

“共明确了加强基层党建、发展集体经济、引育本土人才、办好民生实事4个方面17项任务。”程卫民对要完成的目标牢记在心。

而此前不久,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也与市公路事务中心机关第二党支部签订了联建协议。

在调研云凤村脱贫攻坚帮扶需求时,通组公路建设便是其中之一。

于是,頭脑灵活的程卫民灵机一动,心里来了主意——

2019年12月4日,程卫民以支部联建的名义,把市公路事务中心一行人请到了云凤村现场。

“市公路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任洪涛当场就定下了项目。”程卫民兴奋地说,“没几天,两辆挖掘机就进了场。”

一个月后的春节,通组公路便修建完成,“张玉树们”终于把车开到了家门口,受益的7户人家开开心心过了个年。

通过支部联建搭桥,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将更多资源汇聚到云凤村——

协调市福彩中心的公益项目50万元,支持云凤村周转房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

协调市农科院专家、市勘测院专家,对云凤村种养殖业进行技术指导和高标准规划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

“借载体”,活动共搞强帮扶

“联建关系建立后,必须依托具体的载体,才能加强沟通和交流,促进项目落地。”程卫民的思路很清晰,“所以,我们选择了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共过组织生活。”

2019年11月29日,云凤村党支部委员、致富带头人等12人赴市人社局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当天,经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协调安排,云凤村一行人来到市农业科学院、市畜牧科学院的种养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这让致富带头人刘列平大开眼界,“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

刘列平是云凤村人,多年来在外经商,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和餐饮事业,当时正考虑是否回村发展,带动家乡致富。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本来还在犹豫的刘列平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要回村发展养殖业。”

“我们会在鸡场建设方面予以帮扶,并协调畜牧专家随时指导……”程卫民当场表态,迅速促成了项目立项。

回去后,没了后顾之忧的刘列平迅速选址启动建设。

2020年6月16日,记者走进高标准修建的3个鸡场,只见一只只黑鸡漫山遍野地飞跑觅食。

“目前共有5000多只,最快7月底第一批可以出栏,现在正在跑销售。”刘列平介绍,“我们还探索了‘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免费给每户贫困户发放20只鸡苗,并按市场价回收。”

为了更大程度帮扶贫困户,刘列平把鸡苗养了一个多月才给贫困户送去,“这样可以减少贫困户的养殖风险”。

这其中,建卡贫困户任厚建就领到了20只鸡苗。

“加上镇上帮扶的30只,家里一共喂养了50多只鸡,将来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任厚建乐呵呵地说。

更让任厚建开心的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村里为他提供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有1800元的稳定收入”。

“工资处帮我们协调的公益岗位,共有6位贫困户受益。”周世宏介绍。

通过主题党日等载体,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第一时间充分了解云凤村的需求,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

抗疫期间,通过与云凤村党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为村里协调口罩、酒精等疫情防控物资;

完善基础设施,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帮扶云凤村3条道路的建设、油化,解决出行难问题;

协调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市畜牧科学院,拍摄科普养鸡小视频,推送至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有效改善村民“土法养鸡收益低”等问题;

……

“走出去”,提振精神转作风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浙江杭州。

在与云凤村党支部充分沟通、了解帮扶需求的基础上,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依托自身资源,组织云凤村党支部相关人员到浙江大学学习培训。

周世宏万万没想到,这辈子能坐飞机到杭州交流学习。

“就是要带他们走出去,到发达地方看看,解放思想、增强信心,提振干事精气神。”程卫民用心良苦地说。

在浙江海宁市许村镇科同村,周世宏一行参观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点、科同村村史馆等地,学习了解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真是长了见识,原来农村可以发展到这种程度,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啊!”周世宏感慨。

参观学习回来,云凤村党支部班子坐不住了,“我们应该以更高标准规划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目光要放长远些”。

于是,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为云凤村请来了市勘测院专家,提升规划质量。

那些天,云凤村村主任唐有富也天天泡在工地上。

“专家们在村里勘测了一周,帮我们的人都这么努力,我们更要加把劲。”唐有富撸起袖子说。

不到3个月,云鳳村人居环境提升一期工程完工。

“能感觉到,云凤村党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风提升了一大截。”程卫民如是说。

同时,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还协助云凤村回引本土人才,帮助搜寻大进籍的大学生信息,最终引进了包括贺念在内的3名大学生人才,充实了村“两委”力量。

与此同时,作风得到转变的,还有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的机关党员。

“让机关党员走出去,走进农村院坝,在与群众交流中切实转变作风。”这是程卫民探索联建帮扶的另一番考虑。

在与云凤村的联建协议中,明确了建立支部委员“一对一、一帮一”制度,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6名委员和大进镇云凤村党支部5名委员联络结对;同时,还将各项帮扶任务明确到人,并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规定了完成时限。

这其中,支部委员郭静就负责对接云凤村鸡场建设的帮扶项目。

“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确实感受到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不容易,很受感动。”郭静说,“这也让我更加珍惜工作,把更多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业务上。”

“他们多次到鸡场考察解决具体问题,如此务实的作风,大大超出了我对党员干部的认识。”致富带头人刘列平对市人社局、镇村里的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和郭静一样,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15名党员多次下到云凤村,在一次次帮扶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状态。

“很多党员回来后,在交流中都流了泪,很受触动,工作状态有很大提升,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程卫民欣慰地说。

如今,联建帮扶仍在继续,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和云凤村干部群众正携手合力,誓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市人卫民社局
情弦之音
自在生长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积极作为 创新举措 精准发力 决战就业脱贫攻坚——重庆市彭水县人社局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背故乡
论南宋诗歌的市井审美*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 Gear-Rack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鸭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