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卓越计划2.0 视域
2020-09-29李文黄文
李 文 黄 文
(湖南科技学院 教务处,湖南 永州 425199)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切实加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于2018 年10 月17 日印发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 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主要是指教育部实施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计划。
教育部对首批认定的612 个项目高校提出以下要求[3]:以“新工科”理念为先导凝聚更多共识;以需求为牵引开展多样化探索;以项目群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以统筹内外资源为途径加大项目支持。
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是“政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改革举措[4-6],以“新工科”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探索“政校企”协同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新途径,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7-9]。
1 卓越计划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工程科技水平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并把工程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0]。我国正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更多更好地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而非强[11]。党的十九大提出高等教育要建设世界一流水平,调动整合各方资源,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协同育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 年12 月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产教融合总体目标,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12]。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从“卓越计划”的建设总目标及特点分析来看,其实施的依托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的目标是:面向世界工业需求、面向未来工程科技,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一流人才;实施任务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3]。作为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存在定位不清、目标趋同、模式单一、实践薄弱、师资匮乏及合作育人不畅等系列问题[14-15]。只有理性的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找到破解困局的创新之路。
2 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困局分析
2.1 地方政府在协同育人中“缺位”
地方政府服务高等教育的意识不强。全社会已形成普遍共识,即开展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是“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12],也是地方高校履行其五大职能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方面改革的价值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不是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学校办学、企业办企,而是运用职能,以服务实现主导[13]。但是目前地方政府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调动集约资源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统筹规划方面,为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创造条件不够;二是在政策引领方面,为地方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增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上引导不力,为支持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专项立法缺失,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欠缺;三是在资金扶持方面,政府在激励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支撑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资金支持缺乏;四是在平台建设方面,与高校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公共教育平台建设不足。
2.2 地方高校在协同育人中“不活”
高校协同育人的活力释放不够。高校教育工作者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更新滞后,对校企合作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高校与企业合做主要是利用企业资源,获得经费支持,加速成果转化,因而迷失了合作育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
目前,大多地方高校受传统办学理念的束缚,宏观上,在协同育人合作模式与机制上缺乏创新,现有协同育人机制对参与方的责、权、利不明确,协同育人的激发动力、协调能力、决策管理、投入经费和分配利益等相关机制未能有效建立,造成协同育人参与方内在动力不足,制约了协同育人的效果。大部分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放不够,合作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协同育人在微观上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市场规律,分析行业企业需求,找准合作点,深化育人面,拓展协同体,积极探索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2.3 行业企业在协同育人中“乏力”
行业企业的育人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大多数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注重人才使用轻视人才培养,对人才和工程科技创新高地争夺缺乏紧迫感。其次,企业主要关注经济效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强调盈利至上。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投入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利益回报,因此,其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再次,对企业在立法保障、激励措施不够,增加企业合作育人管理成本及安全风险。
“政校企”合作育人困境是由政校企三方合作育人资源的互补性、合作的合法性、合作主体间协商性及合作方案的可行性构建过程等方面决定。要促进校企合作的高质量、高水平、深入向前推进,“政校企”之间要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特别是高校要真正想企业技术发展之所想,解地方政府人力智力之所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政府、行业企业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因此,努力开创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实施体系,积极探索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新机制,努力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圈,成为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3 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与创新
3.1 以先进理念引领健全合作育人体系
办学理念决定人才培养方向和服务的导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涉及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发展目标、治理体系、规章制度、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管理服务、开放共享和合作育人等要素[14],它们是深化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关键。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也是这些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以OBE 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领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建设质量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文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3.2 以明确定位探索实践合作模式改革
地方高校应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关键点应该放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通过多方协同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从校内角度突破传统的学科设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从校外角度,在地方政府主导下联合行业企业面向未来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多主体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大批高质量且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3.3 以多方协同推进完善育人机制创新
以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手段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将“政产学研用”各方结成高等教育利益共同体。建立专业共建、课程互融、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材共编、评价共参等方面,通过建立利益驱动、激励、保障和约束机制,探索实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协同育人的活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育人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走向融合。
3.4 以专业认证构建质量保障新体系
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工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和新工科专业质量标准为遵循。稳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毕业生质量评价等反馈工作,调动各方资源、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3.5 我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实践
我校坚持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推动办学思路“四个转到”为指引,以深化产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为契机,通过完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双师队伍、加强平台建设、改进质量监控,推进协同育人,促进产学结合,凝练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化理念,政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方协同、四大保障、五维对接(简称“12345”模式),最终形成一个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育人生态系统,详见图1 政校企协同的“12345”育人模式。
图1 政校企协同的“12345”育人模式
该模式具体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即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两种方式”即“3+1”“2+2”校地企合作,基地实习实训方式来深化产教融合、驱动校地企合作;推动“三方协同”即加强与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创新合作机制,探索人才培养各环节新途径;强化“四大保障”即制度措施、平台环境、双师队伍、多方评价;实现“五维对接”即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大学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 结 语
2018 年9 月17 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加快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也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卓越人才培养新理念,探索实践了“政校企”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创建了育人资源“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机制。通过协同育人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我校2018年被教育部高教司立项为首批新工科项目建设试点单位;2018 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校地合作示范高校;立项5 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 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 个省级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近三年立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0 余项,试点政校企联合办学专业3 个,签订校地、校企、校所及校校合作协议100 余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以上。2019 年立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 个,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 项,二等奖3 项目,三等奖3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