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设计色彩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0-09-28陈菁晖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题色彩课程

陈菁晖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色彩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现代意识、时代精神和多方位的信息量。现在授课对象多是“00”后大学生,目前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在技术手段、色彩组合关系及媒介使用上,把过去单纯的技术性训练模式转换为集观察、感觉、思考、动手为一体的学习创造过程,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融入对色彩课程的学习之中,使其真正领会色彩的奥义和设计观念上的启发改变。

文章以设计与色彩作为教学重点,(色彩教学是为了后期设计课程做基础),以色彩、形状、材质为主题媒介,将课程分为平面色彩知识模块、立体空间色彩模块和创造性色彩模块三大方面的教学内容。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时有限,专业课程又多元化,这就需要学生的课程训练目的性更明确,该课程的训练模块能够使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色彩无处不在,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激发学习兴趣,发现各种潜能,在各种有趣的课题训练中提高色彩的创作技能并应用在各自的专业课程学习之中。

1 课程基本介绍

设计色彩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56学时,3.5学分,一般安排在大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学习。该课程以设计专业未来市场需求为前提,在课程上着重创新意识和科学的色彩理论知识的培养,通过具体对象的描述表现和通过简化抽象描述对象的表现作业为基础练习,加强学生在色彩、造型、材料上对视觉元素的影响和认知,并着力于其对色彩理论的分析和色彩在实际空间环境的运用,以及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创作出具有新形式美感的作品。

教学基本内容:从物理性方面学习色彩的性质、色彩的分类以及为什么在光照下会出现不同的物理现象;学习光和色彩的关系,光对色彩表现的影响和效果。从色彩心理学说研究色彩情感特征、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诱目性和可读性,训练学生对具体事务的抽象表现,以及采用材料空间来学习色彩的表达能力。将以往传统的二维色彩训练拓展到三维色彩训练,从色、型、材3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多种材料组合的表现能力。

2 三大教学模块

2.1 平面色彩模块

(1)色彩的基本原理。①色彩的3个条件:光线、物体、眼睛。这3个条件缺少了任何一项,人们都很难感知色彩,必须在同时必备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色。②光的性质。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的长度称为波长,以纳米为单位。波长的不同,决定了电磁波振动频率的不同,代表色彩的不同,即是色相的不同。③可视光。肉眼可见的电磁波称为可视光。可视光通过振幅的大小产生明暗的变化,光波的长短光的色彩也有不同。可视光按波长长短主要分为3种:短波长的光(主要呈现蓝色)、中波长的光(主要呈现绿色)、长波长的光(主要呈现红色)。④颜色的混合。将一种或者几种颜色加到另一颜色中,构出新的颜色,称为颜色的混合,包括加法混合及减法混合。加法混合,也称为色光混色,是色光的一种混合方式;减法混合,又称色料混合,是色彩颜料进行混合形成新的色彩。在早期艺术史阶段,不管是原始绘画、还是中世纪绘画到文艺复兴期间的西洋绘画,都是通过颜料在媒介上进行绘制。到了现代绘画,门类很多,万变不离其宗,也都是属于减法混合的方式,用颜料在媒介上绘制,到彩色印刷都是用色料混合打印出精美的图文。

(2)设计色彩基础课程的内容。专业的设计色彩基础课程,除了讲透色彩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用规律,并做综合的应用实践练习,而且还需要对地区、民族、国家色彩的特色和历史熟悉和了解,了解得越是深入,对于色彩风格的塑造越是贴切,成效也就越好。

图1 风景写生习作(傅永康)

课题练习一:学习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进行风景色彩写生或者创作。创作风景画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室外,了解自然界的色彩和天然的自然配色,在构图上学习天、地、空间等三维空间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的一种方式。从原来基础的静物写生改到户外空间的描述,范围更广。在色彩运用上可以学习印象派的表现方式,通过光线的变化表现色彩。创作要求:可以从具象表现延伸到抽象表现(见图1)。作品评价:该幅作品很好地表现了天空和地面的空间关系,构图清楚,透视感较强,中间一排树木成为天地的交界线。整幅作品色调以蓝色调为主、绿色调为辅,透过光线很好地表现出天空和湖泊不同的蓝色。

课题练习二:色彩装饰画。主题:应用传统文化风格。在第一个课题练习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课程由基础训练转为设计思维的训练。带领学生观看中外的传统文化作品,看展览,看视频,了解色彩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时间有不同的色彩语义,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布置应用传统文化的象征色彩、象征图形做课题制作色彩装饰画,可以是二维的绘制作品,也可以是三维的手工作品。在此基础上引入色彩、形状、材料结合的概念(见图2)。作品评价:该幅作品主题是南方的两广舞狮文化。舞狮的是拟人的小猪,带着童趣。狮子采用中国红色为主色,配色简单明了。

图2 传统装饰风格色彩装饰画(王思河)

2.2 立体空间色彩模块

色彩的心理作用是传达感情的有力手段,在色彩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色彩现象,发挥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效应,获得层次生动的视觉效果。

课题练习三:色彩直觉感受训练。通过色彩带给人的直觉来表达作品。从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说起,红色是长波长的光,使人感受到温暖热情,有助于激发上进心、提升力量和勇气。在疲劳的时候,红色有利于产生激情和动力。红色加白色就是粉红色,天真纯洁,优雅、细腻、富有女人味,几乎没有消极的象征性。橙色是个极度暖色,充满朝气和快乐,让人感受到愉快。黄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明亮、外向、大胆的特点,又有很高的诱目性,就是很容易在许多色彩中一下就分出来,给人亲切感。绿色是对人眼的一种保护色,也是让眼睛感到最舒服的颜色,带来平静与安定的感觉。蓝色象征着干净和清爽,是科技、智慧和未来的色彩。棕色是在橙色的基础上降低了明度,简单朴实同时给人温暖和信赖的印象。紫色由红色和蓝色调和而出,有冷暖对比的冲突,也是表现出神圣与高贵的颜色。白色象征着神圣与和平,有干净、崭新和容纳一切变化的特点。黑色具有和白色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灰色是黑与白的混合色,居于黑白、阴阳之间,包含截然相反的属性,带有智慧、智力等积极象征意义(见图3)。作品评价:作者用抽象的手法描述了都市的色彩。通过大块面的色彩表现出都市林立的大楼,虽然色彩繁杂,但是依旧令人有陌生感,人都到哪里去了?估计都在一栋栋大厦里面,看不到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

课题练习四:色彩联想训练。通过课题三色彩的直觉训练,让人感受到城市的色彩,下一步进入到色彩的联想训练,也开始接近设计的话题。把某些事物用色彩表现出来,能够给人以启发(见图4)。作品评价:美丽的蓝色星球已经荒了一半,有一个哭泣的人,蓝色是海,黄色是土。大地孕育了树木、花鸟、动物和人。本来都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乐居,但是越来越多的垃圾已经威胁到地球上物种的生存。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图3 色彩直觉感受训练(吴咏琳)

图4 色彩联想训练(许耀尹)

2.3 创造性色彩模块

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各种材料作为创作素材,并加以组合搭配,以直观感受为主,客观事物为源泉,各种材料为其创作元素,切入视觉印象的感觉空间,去发现、去联想,表达出色彩的奥妙。

课题练习五:学习平面绘画色彩的视角转换。参考名画临摹做平面色彩视角转换训练。原画面中的主题色彩内容不变,改变绘画者作画的位置,以不同的视角再现原作品的另一个面。这方便学生在临摹大师作品的时候,要考虑当时的环境、空间、光线、色彩,然后以大师的思维重新创作出一幅作品(见图5)。作品评价:这是选用莫奈的一幅作品《撑阳伞的女人-莫奈夫人和她的儿子》这幅作品是在户外,有一种家庭郊游的感觉。原作是人物的正面,逆光,经过视角转换之后的作品是人物的背面,也是受光面,表现出母子俩远眺山景的效果。

图5 平面绘画色彩的视角转换(廖芷璇)

课题练习六:学习平面绘画色彩的立体空间转换。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用各种材料重现原画中的内容,再一次深入学习色彩、结构、材料的组合,把二维平面的画面用三维空间表现出来(见图6)。

图6 平面绘画色彩的立体空间转换(彭权辉)

此处对图6创作过程加以详细说明。原画是《卧室》,作者:凡·高。作品:《凡·高的卧室》,作者是彭权辉。制作材料:毛线,铁丝,白卡纸,水彩,马克笔,小木棍,热熔胶枪。创作过程:选择《凡·高的卧室》,用木棍作为床和桌子椅子的支架,再用白卡纸折成一个正方体当作这个卧室的墙体,用水彩和马克笔上色,再用热熔胶枪把所有零件黏上。作品评价:作者选用了凡·高的作品,空间表现得惟妙惟肖。

3 结束语

艺术设计色彩的组合与所表现出来的效果,都在要求学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创造出媲美现存作品、令人可喜的造型和色彩组合关系。在设计中要想用好色彩,首先要解决色彩和所表达对象的关系。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应用,踏实地掌握色彩知识,在处理各种设计作品中时才能应用自如。就像音乐家变换音调组合创造出不同的旋律一样,设计师通过对色、型、材的排列组合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符合需求的作品。该课程着力于以启发式教育赋予学生趣味与热情,鼓励动手创作,用各种课题的训练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做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课题色彩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神奇的色彩(上)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