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盱眙新华村遗址清理简报

2020-09-28盱眙县博物馆

考古与文物 2020年4期
关键词:瓦当莲花标本

盱眙县博物馆

2016年底,为配合江苏盱眙中澳绿博园农业开发项目,盱眙县博物馆对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地表散落有大量青砖、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等建筑构件,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现地表下0.3米处为文化层,并发现有建筑基址。初步推断建筑基址的时代约为南北朝至唐代。

新华村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新华村村北,新扬高速南部,一山路西部(图一)。该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7年4月2日~7月20日进行清理发掘,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现将发掘资料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新华村遗址现代人类活动较多,地层扰动严重,地层堆积较薄,共分为2层。

第1层:近现代耕土层,厚0.1~0.3米不等,土色黄褐,土质较硬,结构紧密。主要包含物为碎砖、瓦片。

第2层:文化层。厚0.2~0.4米不等,土为褐色,土质结构较为紧密。包含物为碎砖、瓦片。发现数处有规律瓦片堆积,出土大量瓦当、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二、建筑遗址

遗迹开口于表土层下,发现多处房基,其中结构较完整房基1座(编号XY2017F1)。

图二 板瓦(XY2017T1211②:4)

图三 板瓦(XY2017T1211②:4)

图四 筒瓦(XY2017T1312②:22)

F1 平面呈东西长方形,方向175°。东西面阔38.5、南北进深13米。三开间,每间宽10~12米。现存墙基痕迹宽0.9~1米,距地表深0.15~0.3米。墙基土色为黄褐色略发红,夹杂大量粗砂粒,土质紧密,推测应为夯筑。残存部分墙砖,F1上堆积有大量的瓦片、瓦当、砖块等,推测为房屋倒塌形成或作为地基垫筑而用。

三、出土遗物

遗址现场发现大量的砖瓦遗存堆积,遗物堆积多而杂乱,由于人为扰动等原因,大部分建筑材料损坏严重,现将其中较为完整的遗物整理如下。

板瓦 8件,2件残。可分为二型。

A型 3件。瓦体正面光滑,背面有布纹。标本XY2017T1211②:1,长40、宽弧径25、厚1.3厘米。

B型 5件。瓦体正面光滑,背面有布纹,瓦沿饰有2条反向斜线戳印纹组成的纹饰带,应为檐头瓦。标本XY2017T1211②:4,长39、宽弧径24、厚3厘米(图二、三)。

筒瓦 18件。瓦体正面光滑,背面有布纹,榫头。标本XY2017T1312②:22,长34.2、宽弧径17、厚1.5厘米(图四)。

条砖 1件。标本XY2017T1312②:21,长34、宽15、高6.9厘米。

方砖 2件,残。标本XY2017T1512②:1,连珠纹边框,中心为葡萄纹,四周装饰有草叶纹。长约20、残宽16.5、原2.3厘米(图五、六)。

瓦当 68件。能辨认花纹的瓦当67件,瓦当当面纹饰均为单瓣莲花纹,按照莲花纹花瓣的数量可分为二型。

A型 65件。八瓣莲花纹瓦当。当面饰八瓣莲花,当心作莲蓬状,饰7颗莲子,其中一颗莲子居中,其余六颗莲子围绕周围,莲瓣之间有丁字纹装饰。据莲花花瓣形状,分为三亚型。

Aa型 2件。细长形莲瓣。莲瓣体细长,棱角分明。边轮内依次饰连珠纹、凸弦纹、连珠纹与三角纹相间各一周。标本XY2017T1212②:12,当面直径13.8、边轮宽0.8厘米(图七,1;图八)。

Ab型 60件。莲瓣较尖,形状较宽肥,外部尖锐,两肩突起。边轮内依次饰连珠纹、凸弦纹、连珠纹与三角纹相间各一周。可分为二式。

图五 方砖(XY2017T1512②:1)

图六 方砖(XY2017T1512②:1)

Ⅰ式 4 1件。莲瓣上有一突棱,莲瓣棱角分明。当面直径13~15厘米。标本XY2017T1313②:1,当面直径13.5、边轮宽0.9厘米(图九)。标本XY2017T1412②:23,当面直径13、边轮宽0.8厘米(图七,2;图一〇)。标本XY2017T1412②:20,当面直径14.2厘米(图一五)。标本XY2017T1212②:7,当面直径15厘米(图一六)。

Ⅱ式 1 9件。莲瓣上无突棱,莲瓣较为圆润,当面直径约为12.5~14.5厘米。标本XY2017T1312②:10,当面直径13.2、边轮宽0.9厘米(图七,3;图一一)。标本XY2017T1213②:8,当面直径13.3、边轮宽0.9厘米(图七,4;图一二)。

Ac型 3件。水 滴 形莲瓣。莲瓣形体较为宽肥,外部圆润,形似水滴。边轮内依次饰连珠纹、凸弦纹、三角纹各一周。当面直径约为12.5~13.5厘 米。标 本XY2017T1312②:17,当面直径13.2、边轮宽1.5厘米(图七,5;图一三)。

B型 2件。十瓣莲花纹瓦当。当面饰十瓣莲花,当心作莲蓬状,饰8颗莲子,其中一颗莲子居中,其余七颗莲子围绕周围。莲瓣细长,两肩突起较为圆润,莲瓣之间有丁字纹装饰。边轮与莲花之间饰有细条纹一圈。当面直径15~16厘米。标本XY2017T1212②:6,当面直径16、边轮宽1.3厘米(图七,6;图一四)。

四、结语

(一)瓦当制作工艺

瓦当自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秦汉兴盛,作为筒瓦前段的遮挡,不仅保护檐头,还起着装饰作用。徐锡台等在《周秦汉瓦当》中写道“战国秦及其以后的圆形瓦当,有的先模制瓦当心,然后粘在筒瓦体上,多数圆形瓦当的瓦当心和边轮是一次范制成的,然后接于筒瓦体上。”[1]当面的纹饰一般为模制而成,模具主要分为木质模具与陶质模具。

图八 Aa型瓦当(XY2017T1212②:12)

图九 Ab型Ⅰ式瓦当(XY2017T1313②:1)

图一一 Ab型Ⅱ式瓦当(XY2017T1312②:10)

图一二 Ab型Ⅱ式瓦当(XY2017T1213②:8)

图一三 Ac型瓦当(XY2017T1312②:17)

图一四 B型瓦当(XY2017T1212②:6)

图一六 Ab型Ⅰ式瓦当(XY2017T1212②:7)

图一五 Ab型Ⅰ式瓦当(XY2017T1412②:20)

本次出土的瓦当纹样均为模制而成,不同类型之间差别较小,整体布局相似,但不同的工匠,不同的模具可能造成了瓦当之间细微区别。标本XY2017T1412②:20瓦当莲瓣上有部分凹痕,应当是模具在制作中留下的痕迹。XY2017T1212②:7、XY2017T1213②:8两 个 瓦当正背面以及瓦当的瓦胎均为红色,推测是由于瓦当制作本身所使用的陶土不同或者烧制火候的不同造成的。

(二)遗址年代

该遗址出土的板瓦,形制规整,部分瓦沿上有戳印纹,与隋唐东都洛阳城外廓城砖瓦窑址[2]出土的板瓦纹理相似。出土瓦当均为莲花纹,莲花纹瓦当从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兴盛,隋唐时期极为丰富。A型莲花纹瓦当为单瓣八莲花纹,均有外廓,边轮内饰有连珠纹,与洛阳隋唐东都仓窖遗址出土的T1③:5[3]、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出土T511:19[4]相似。B型莲花纹瓦当与盱眙项王城遗址出土的2011XXT1805③:5莲瓣形状相似,A型莲花纹瓦当与项王城遗址出土的2011XXT1705③:1莲花纹花瓣及装饰相似,推测该遗址应当与项王城遗址[5]出土瓦当时间一致。初步认为该遗址的年代应为隋唐时期。

本次发掘的房屋遗址结构规整,规模较大,所用的砖瓦、瓦当纹饰精美,等级较高,填补我县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的古建筑空白,为本地区的隋唐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发 掘:谭 勇 程 浩 沈士清陈孔扬 刘 刚等

摄影、拓片:褚韩悦 黄添威 李宏玉

执 笔:褚韩悦 黄添威 张春鹏

[1]徐锡台,楼宇栋,魏效祖.周秦汉瓦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8.

[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隋唐东都洛阳城外廓城砖瓦窑址1992年清理简报[J].考古,1999(3).

[3]洛阳博物馆.洛阳隋唐东都皇城内的仓窑遗址[J].考古,1981(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1995—1996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3(3).

[5]薛玲玲.盱眙项王城遗址出土筒瓦、板瓦及瓦当的制坯工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13:149.

猜你喜欢

瓦当莲花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云莲花灯
瓦当响当当
朱克敏重装《秦汉瓦当文字》考略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莲花汤匙
莲花岛再见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