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本因素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提升路径分析

2020-09-28赵艳丽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交易成本批发市场流通

赵艳丽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150)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刚出现到不断兴起再到蓬勃发展,已经历了将近40 年历程,市场规模得到了空间提升。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若以2015 年度为基期,2018 年度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 指数”为104.4,同比提高了4.2 个点,可见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体供需情况良好。而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 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达到4469 家,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了5 万亿元。与此同时,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和交易额增长的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增速也不断放缓,2017 年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幅为8%,较前几年有明显下滑,这也从侧面折射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提升的空间在不断压缩。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益提升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抓手。然而,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因素较多,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就可以知道,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等都是影响一个市场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成本因素分析的视角,结合相关理论,系统研究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路径。

相关理论分析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影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优化提升,体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的资源利用提升,也体现在中间交易过程的优化,而基于效益优化的角度,本质上都可以从交易费用的精简来进行解释。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专业化分工方面是基本固定的,那么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化,则是提高市场效益的又一重要体现。根据集聚经济的相关理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运行主体(这里代表市场)的规模如果得以不断提升,那么也代表着该区域经济主体的集聚性逐渐增强,于是就会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压缩经营主体之间以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益。当然,这是建立在整个农产品生产规模水平同步提高的基础上的,否则就容易出现供求的不对称性,从而又客观地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不利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益优化。

但事实上,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而言,专业化分工方面一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着较大的动态变化。就从规模经济的视角而言,成本的变动就容易带来专业化分工的变化,从而也会影响规模收益状态。基于此我们可以预判,如果一个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专业化分工方面是可变的,那么降低农产品流通交易的交易成本,则是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重要着力点。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里的交易成本主要可分为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两类。其中,外生交易成本指的是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客观交易流程问题而出现费用、时间和资源等的浪费;内生交易成本指的是主观性的、人为的因素使得原有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的交易成本提高。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费用,便成为促进市场效益优化的重要着力点,或者说是效益优化的重要体现。根据上述分析,第一是降低农产品交易过程的外生交易成本,从而使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客观不确定因素尽量减少;第二是降低农产品交易过程的内生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信息透明性。

从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国情来看,一方面农产品市场需求是基本呈现指数型上升的,另一方面农产品的供给也是明显增加,但是难以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约束日趋明显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努力压缩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种交易成本,才能有效地为批发市场的效益提升释放新的增长点,从而刺激农产品市场供求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平衡点。

基于成本视角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主要成本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产地批发市场渠道、销地批发市场渠道和批发市场经销商渠道。产地批发市场是围绕农产品产地而建立的批发市场,其优势是接近产地,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实时供货;销地批发市场是贴近农产品最终销售端而设立的批发市场,这类市场一般离产地较远,但因为贴近最终消费端,因而更能捕捉市场信息;批发市场经销商渠道就是通过经销商渠道为中介,帮助批发商进行农产品销售的渠道。事实上,从目前来看,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无论是属于何种渠道,其流通模式基本上都遵循了一个规律,如图1所示。

第一,农产品批发市场输入的流通成本。输入的流通成本主要分布在农产品批发环节的初始端,主要包括从上游农户处订购或者采购农产品的成本。其中,农产品订购成本主要由农产品批发时间和实际订购的资源耗费等决定的,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时间以及交易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高低,就直接决定了订购成本的高低,从而也影响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实际效益;而采购成本则主要是以订购农产品数量、采购对象和单位农产品价格等为主要因素的,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上游之间的协作性就直接关系到其效益。

第二,农产品批发市场输出的流通成本。输出的流通成本主要包括农产品批发交易所涉及的中间环节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中间环节运输成本指的是农产品在批发交易前后端中涉及到的交通工具成本、运输人力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一般与使用运输工具和人力的数量有关,所以在中间环节运输上的花费成本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体效益;仓储成本则指农产品在批发市场中占用的储存空间、储存时间以及管理等所耗费的成本,如果一个农批市场因农产品供求调配不均衡而导致存储空间明显偏高,存储时间也无法配置均衡,那么就会明显影响市场效益。

第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组织成本。农产品批发商在产地进行采购或者订购之后,一般需要通过物流运输直至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一过程中除去前面提到的相关输入和输出成本,还包括经营者的要素投入的成本。对农批市场而言,农批市场场地的布局、固定资产的投入、劳动力的分配等都可以算是设施投入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也都是影响农批市场效益的重要因素。

图1 农产品批发市场所在流通渠道示意图

图2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

(二)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多年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批发交易中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2018 年较2012 年下降了约6 个百分点,且预计到2020 年占有率将降至65%(见图2)。总体上,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体效益仍然不高,这与前面提及的三大类流通成本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第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所处供应链上的运行主体层次过于繁杂,增加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输入的流通成本。

根据图1 的流通渠道就可以看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涉及到的运行主体很多,农产品的流通过程基本上是经历了从农产品的生产者到经纪人、到集货商、再经过产地批发市场到销地批发市场,然后才能到农产品零售商(如超市等),最终才能到消费者。在整条供应链上,单从农产品批发市场而言就经历了多级批发市场,经过繁杂的流通环节导致农产品损耗加大,从而降低整体效益。从这个角度,对于如图1 所示的二级批发商即销地批发商来说,上游一级批发商就对其增加了很大部分的交易成本;对于一级批发商而言,初级集货商方面的买断和加价,也就增加了其成本,从而影响批发商的效益提升。

第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承载功能有较明显的不足,增加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输出的流通成本。

其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本身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上是以单一对手交易为主的,而且有形市场占据主导,这就导致了农批市场的大量配套服务功能仍然停留于初级阶段。也正是由于这一短板,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业务仍然停留在较窄范围,基本上是从事批发业务,而横向业务之间的协同开展明显不足。

其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处理与传播功能薄弱。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信息功能是收集、加工与发布,而目前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功能基础薄弱,致使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面仍然狭窄,批发环节的信息获取滞后,从而客观地导致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成本明显增加,影响了市场效益。

其三,是配套冷链物流功能不完善。一方面影响了农产品特别是水产品、生鲜果蔬等产品的保质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见图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产品中肉类和水产品等的冷链流通率和冷藏流通率都普遍较高,这对于农批市场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出高要求,同时也表明了现在有的配套设施已无法充分满足实际需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有关数据显示,由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承载功能有所欠缺,流通效率相比发达国家明显偏低,国内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采购、仓储和运输等流通环节的损失率高达30% 左右,粮食的包装运输损失率也达到了5%,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放眼发达国家情况,美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所在供应链体系是比较精简高效的,主要是采用直销批发模式,农场主体直接与产地批发商和大型超市签约进行销售,这一销售份额占到整体销售的90%,于是就大幅降低了农批市场的交易成本。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成本要占到农产品流通总成本的40%左右,其中鲜活农产品和果蔬产品的批发市场流通成本占流通总成本的比重要高达60% 左右,远高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本(占比约10%)。反观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实现了联网,信息处理和传播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相关数据显示,日本有近750 个综合农协、990万户组合员、专业农协近2000 个,专业承担信息处理和发布等业务。

第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主体运作动力和活力相对不足,增加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组织成本。

首先,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国内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化程度普遍较低,根据全国2017年的数据测算,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单体年交易额为11.18亿元,平均日交易额为306.5万元,这一数据事实上并不高。既然难以达到充分的规模化水平,那么对集聚批发主体和优质资源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市场效益。另外,也由于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了批发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缺乏协同效应,要素流分散较为明显,导致批发体系中的环节多而运作效率低,从而进一步约束了整体效益提升。

其次,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其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内部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本身较低。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缺乏有代表性的中介组织,很多批发市场基本上是沿袭了传统的集贸市场模式,规范化程度偏低,直接影响了市场效益提升。其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过程组织化程度较低。在整条供应链上,大多数农户仅仅负责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只负责加工,而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只是提供批发交易场地,批发商基本上是承担批发业务,于是交易成本逐级提高,到了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成本更高,从而直接影响其经营效益。其三,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主要是驻点的一些批发商各自在营地上批发交易,而缺乏有专业服务机构介入批发市场参与运营,比如缺乏专门分析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服务机构。

图3 部分种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状况

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路径建议

第一,创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模式,畅通批发市场渠道。从现状来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当前模式决定了流通渠道的畅通性不够显现,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于是就制约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效率,不利于提升市场效益。为此,必须从根本上变革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模式出发寻找效益提升的出路,主要的路径在于创新多元化的批发交易方式。一是普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交易便捷性优势,批发商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农产品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该平台获取上游的农产品采购信息,缩短各交易方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有效缩减农产品采购和批发交易的成本,进而提高市场效益。二是构建农产品远期批发交易平台。目前农产品批发交易普遍是现货平台,一方面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大,另一方面也会无形中增加储备量,从而影响批发交易的盈利水平。由此,建议采取远期交易方式,约定在较长时间按照既定价格进行批发交易,这样不仅可以稳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也能促进更加合理的市场竞争,便于整体提高发展效益。

第二,注重农产品批发主体的组织化培育,提高市场的规模经济性。为了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经济性,从而提升市场效益,就必然要有效推进市场上经营主体的组织化培育,规范市场组织,有效降低各类中间交易成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批发市场的经济效益提升。对于线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路径之一就是要培育并发挥龙头型的农产品批发商,政府可通过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一批业绩好、信用强的批发商进入市场,并引导它们向专业化的农产品经销商转型;路径之二就是要培育一批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强化对实体农批市场的信息服务、产品推介和技术指导,充当农产品批发交易的润滑剂。对于线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则需要加强与实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衔接,促进线上线下农产品信息充分融合,渠道充分畅通,从而更好地提升批发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政府应强化进村宣教的主动性,鼓励更多农民通过PC 和智能手机进行农产品批发交易,从而提高交易效率。

第三,优化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硬件基础设施,强化市场承载力。硬件基础设施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实力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批发交易成本优化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硬件基础设施,强化对批发交易的市场承载力,是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益的重要抓手。在这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好主力作用。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的硬件设施的财政投入,并鼓励和吸引市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开展PPP模式,从而有效对批发市场既有的空间进行改良或者扩容。其次,要围绕整条供应链的完善提升,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与市场主体共同施策,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信息发布和传播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等载体,优化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突破原有的功能限制,从而有效提升市场效益。前面路径建议中已提到普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平台,因此从硬件设施的角度,应在市场内部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促进实现大数据共享,从而优化农产品批发交易的渠道。

第四,探索发展新一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推动传统农批市场转型。为了有效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益,单依靠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不够的,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探索发展新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根本上变革运作理念。笔者建议,这种新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基于“小集成”和“大协同”的理念而建立起一种网络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市场平台可以将批发交易中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业务流等集成到信息流与价值流上,实现整个农批市场的价值链重组和价值网络形成,使整个农批市场实现新型、有效的协同模式。与此同时,这种新一代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是要建立在主动为消费者服务,提高社会整体贡献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推动实现狭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广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过渡,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批发功能与上游生产层和下游消费服务层的有机衔接,促进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直接流通,从而大幅降低内生与外外生交易成本,切实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益。

猜你喜欢

交易成本批发市场流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