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何镜堂:一梁一柱的对白,一生一世的清欢
2020-09-27项文廷
项文廷
他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者、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和北京奥运鸟巢部分场馆设计者,2019年获中宣部授予的“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0年2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央视一套《开讲啦》作了“用建筑记录时代”的演讲。何镜堂45岁前一直跌跌撞撞,曾趣言“五十而立”!在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上,妻子李绮霞给予了他最大支持。在女儿何菁眼里,父母不仅是最佳搭档和幸福伉俪,他们的成功,还源于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趣言“五十而立”:建筑梦激情燃烧
1992年7月的一天,广东省深圳市科学技术馆前,20岁的何菁站在这座由父亲设计的富有韵律感的建筑前,看着满脸惆怅的父亲何镜堂,眼圈一红:“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再见?”
“女女(广州话),你和弟弟过去后要好好读书,听话,照顾好自己。”何镜堂有些哽咽,“爸爸的事业在中国。将来你和弟弟学有所成,也要回来报效祖国,那时,我们一家自会再次团聚的。”
“爸爸,我知道了。”何菁依依不舍。
何镜堂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个中医世家,却自幼喜欢美术。读高中时,老师对他说:“你以后学建筑,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
高中毕业,何镜堂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本科。李绮霞比他低两级,秀外慧中、古典可人。在华工校园宁静的河边,他们充满对未来的幻想,两颗心越走越近,坠入爱河。
何镜堂被保研,师从一代建筑宗师夏世昌。李绮霞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1970年,两人回东莞结婚。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何镜堂,此后辗转流落到湖北农村。何菁随母亲住在北京,何菁的弟弟何帆在台山老家,一家四口天各一方。
改革开放后,何镜堂被调回北京。何菁总看见父母在晚饭后铺开小桌板,沉浸在建筑的天地里。
1983年,华南工学院刚刚成立建筑设计院,急需吸纳人才,母校向何镜堂发出召唤。当时有很多朋友劝何镜堂,说走了就回不来了。何镜堂经过几晚的家庭会议,说:“三十而立,我要五十而立!”
何镜堂带着一家来到广州。回到母校第三天,时任建筑设计学院院长陈开庆告诉何镜堂,深圳科学馆要重新举行设计竞赛,邀请华工建筑设计院参加,时间只剩下三个星期,问他想不想参加投标竞赛。何镜堂心里一热,果断表示:“我参加!”
何镜堂预感到机会来了!雀跃的他当即骑着自行车载着女儿,何菁在车后用一双小手抱着爸爸,感觉到爸爸兴奋得心直跳。父女俩赶到五山街,将消息告诉了正在街头置办安家用品的李绮霞。
一向合拍的夫妻俩,立刻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他们乘坐长途大巴赶到深圳。时间紧迫,在接下来的20多天时间里,他们日夜奋战,反复推敲。捂在心中数十年的创作激情,期待一次尽情燃烧。
他们无暇顾及孩子。而当时华工房子紧张,何镜堂一家栖身的地方很小很简陋,何菁常被蚊虫叮咬,加上抓挠,胳膊、腿上满是新疤旧痕。这天,父亲在画图纸,她拉着父亲的手恳求:“我要回北京!”
何镜堂忙停下来安慰女儿:“宝贝,忍一下,爸爸讲个建筑师的故事给你听好吗?”何菁委屈地向北京的大舅哭诉:“这里的蚊子欺负我是外来的,我做梦都想回北京。”大舅劝她忍忍,慢慢就好了。
最后一个晚上,何镜堂和妻子彻夜未眠,和另一个同事一起,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了设计模型。经过焦灼难耐的等待,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他们设计的方案中选了,夫妻俩高兴得手舞足蹈。
深圳科学馆是何镜堂夫妇建筑生涯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之后,他们的设计热情如岩浆一样喷发。
何镜堂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了全国一大批工程,并收获了大量建筑奖项。尽管自己是一位迟到者,但这一份份丰盛的人生礼物,还是给予了他极大的信心。
让何菁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时,他们一家又要再次面临分离。1992年,何菁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专业录取,因外公外婆和舅舅们都是华侨,早就希望李绮霞带着一家人到美国团聚。何镜堂为妻子和两个孩子办好了签证手续。
何菁知道,父亲之所以要离别之际带着一家人来到科学馆,是要追寻改革开放的足迹,让她和弟弟见证父辈的历史,记住他们的根在中国。
打造“和平之舟”:父亲有一只“生命宝盒”
在美国留学的何菁,时常觉察到母亲的不安,她问:“妈妈,你心神不宁的,是不是不放心爸爸?”
李绮霞说:“你爸爸一个人留在国内,工作又忙,没人照顾他的生活。我想……”她欲言又止。
何菁也十分思念和牵挂父亲。她知道母亲除了担心父亲,内心还有纠结的事。因为母亲本是父亲的最佳搭档,如今这对搭档分开了,母親很失落。
何菁问:“妈妈,你是想回国吗?”李绮霞问:“你能照顾好弟弟吗?”何菁知道母亲说这句话,心里已做好了回国的决定。她红着眼眶说:“行!妈妈,你回国吧。爸爸需要你!”李绮霞点点头。
半年后,李绮霞回到广州。此时,何镜堂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邻居和同事说何院长前段时间吃了冰箱里的剩菜,得了急性肠炎住院。李绮霞听后很心痛,眼窝里蓄满了泪水。
李绮霞说:“我不走了,留下来和你一起共同奋斗,好吗?”何镜堂含泪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建筑早就把夫妻俩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李绮霞随后打电话给女儿:“我要回到你爸爸身边,为他减压。”何菁早有预料:“妈妈,你负责照顾好爸爸,我负责照顾好弟弟。”
妻子回到身边后的几年,何镜堂硕果累累,主持设计了大都会广场、中国市长大厦、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鸦片战争海战馆等多项工程,几乎每项工程都赢得了各种国家级和部级奖励,树立起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良好的品牌形象。何镜堂因此被评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1998年,何镜堂60岁生日那天,学生们别出心裁地以他回广州后的第一个作品“深圳科学馆”为造型,送给他一个重28磅的生日大蛋糕。何镜堂为学生们作了一场即席的人生报告。“我对建筑情有独钟,更离不开身边一大批可爱的莘莘学子和我们的创作团队,这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1999年底,何镜堂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菁为父亲骄傲,更为父亲担心,父亲虽然精神矍铄,但自身的身体问题不少,年轻时候被忽略的高血压,影响了多个脏器的功能。2004年10月,父亲因为甲状腺瘤必须做切除手术。父亲住院后,母亲寸步不离,晚上他打点滴,母亲整夜整夜地坐在病床边看护他,父亲整个人瘦脱了形。而病床上,父亲还不忘和学生讨论青岛海洋大学科技楼的设计方案。
父亲手术后,何菁才收到母亲的信息,她大吃一惊,心急如焚地从美国飞回广州。一下飞机,她就马上打出租车直奔医院。看到父亲的学生到病房探望,看到母亲在身边陪伴照顾,父亲神志清醒,何菁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当她看到父亲满头白发,面孔有些憔悴时,她劝父亲暂时把工作放一放,好好休息一下。何镜堂不在意地对女儿笑了笑说:“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有你妈在身边,你和弟弟不用担心。”
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扩建工程。经过吴镛、齐康等十余位重量级专家的仔细评审,最终何镜堂、倪阳领衔设计的“和平之舟”方案,在國内外13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
“和平之舟”方案中标后,何镜堂非常忙碌。李绮霞既要协助丈夫做好设计,又要照顾他的生活。一天早上,何镜堂要从南京临时工作室飞往北京参加专家论证会议,李绮霞一边为他打点行装,一边叮嘱道:“你到了北京,要多保重身体,那边寒冷,厚的衣服我帮你准备好了,还有药品,也准备好了。”何镜堂说:“知道了。绮霞,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熬夜,我很快就回来。”
何镜堂夫妇和其团队开始了历时两年多的设计、建设和思考过程,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他们和南京城建项目建设管理公司精诚合作,经过无数次磋商,反复磨合,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个精品工程。
两年后,外交部、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领导视察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扩建工程,盛赞设计为“世界一流,国内最好国家标志性的战争纪念馆”。这个是国家公认的工程,其建筑造型诉说着中华民族沉重的记忆,向世界发出呼吁和平的声音。之后,何镜堂还主持设计了北京奥运鸟巢摔跤馆和羽毛球馆,均广受好评。
何菁知道父亲有一只“生命宝盒”,这是母亲为父亲精心准备的。父亲做了手术之后,一日三餐要吃的药可谓“丰富多彩”,啥颜色的都有。在广州的家里没有问题,可他常常就是个“空中飞人”,所以母亲对药品就要有管理方法,给他随身带的小药盒里装的是中午一顿的药量,因为中午他常在外面,饮食不定。药盒分21个小格,母亲每次把一大摊子的药铺在茶几上,对着手机上的说明,将所有的药丸按早、中、晚排好,在接下来的21天里,父亲就按格吃药。每过三周,母亲就会把这只“生命宝盒”的药再填充一遍。
这只“生命宝盒”,也时时牵动着何菁的心。
最美好的搭档:建筑大师爸妈有颗“中国心”
这时,何菁早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在美国做了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她知道父母又要面临一项举世瞩目的建筑设计工程的考验。
2007年初,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工作开始。在世博会的规划图中,中国馆紧邻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它的体量也让它雄踞于其他场馆之上。何镜堂带领团队亲自操刀。
何镜堂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而在上海建世博会中国馆,更要体现中国文化、中国元素,那颗火热的“中国心”在他的心里激荡和燃烧。然而出师不利,在第一轮方案评选会上,这个取名为“中国器”的设计方案在20强中被淘汰出局。远在美国的何菁也感到可惜。可是不久,她突然接到了母亲报喜的电话,说后来有三位院士反复看20强建筑方案,感觉没有体现中国特色,无意中翻看落选的方案,经过反复商量,最终还是选中了“中国器”。母亲高兴地说:“它成功复活了!”何菁顿时又为父亲感到自豪。
8月30日,经过连续多轮激烈角逐,世博会中国馆第二轮方案评选结果出炉,何镜堂主持设计的“中国器”以及清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的“叠篆”方案上榜。中国馆以何镜堂的“中国器”为主,地方馆则以清华的“叠篆”为基础,由何镜堂担任该联合团队总建筑师。
何镜堂和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其间,何菁从美国打电话问父亲中国馆的进展情况,有些心疼地说:“爸爸,看您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希望您注意身体。”何镜堂告诉女儿:“有你妈妈和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就快要成功了!”
何菁恳求道:“爸爸,弟弟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希望您和妈妈能来参加。”“一定参加!”何镜堂高兴地表示,“中国馆完成就过去。”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从打下第一根桩到主体结构封顶,克服了场地环境复杂、钢结构吊装难度大、施工工期紧张等诸多难题,渐渐展露雄风。2010年2月8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中国馆终于竣工落成。它的轮廓看上去像斗拱,构成则像中国传统木建筑,连同下部的4个核心筒看,又像一个四脚鼎,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整体选用了“中国红”,形象更加突出。中国馆从外形到色彩都极具中国特色,有人说像传统建筑上的斗拱,像一顶古代的冠帽;或者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所以有人称之为“东方之冠”,还有人称之为“天下粮仓”。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热烈欢腾、雍容大度,传达泱泱大国气度的中国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年6月,何镜堂一家在何帆的毕业典礼上相聚,何菁打量着满头苍苍白发的父亲,既感到心疼,又着实为父亲感到骄傲。
何镜堂对女儿和儿子说:“让我自豪的是,你们终于学有所成了。是不是该考虑回国了?祖国会有你们干事业的大好天地。”
何菁知道父亲的那颗“中国心”,不仅体现在他带有中国元素和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上,还体现在他对祖国的热爱与建设壮丽祖国的雄心上。正是在这次聚会上,她和弟弟都决定回国发展。
2010年,何菁回到国内,任职广州一家设计公司创意总监。同为建筑师,何菁明白父母的甘苦,给他们减压的最佳方式就是开上车,带父母和一家人到外面逛逛,珠江两岸、环市东、天河北……广州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融汇了父母作为建筑师的心血。何镜堂感慨自己因为忙碌,没有学会开车。何菁笑着说:“爸爸,您这双设计大师的手,要是用来开车就有点可惜了。”之后几年,何镜堂还主持设计了钱学森纪念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有名的建筑。李绮霞仍给予大力协助。2019年2月27日,广东院士后管委会给李绮霞颁发了《院士后证书》,称:“李绮霞教授于1970年6月起在何镜堂院士背后默默付出、坚定支持,成就了一位闻名国内外的建筑大师。”
2019年,已经81岁高龄的何镜堂平均每3天飞行一次,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现场。许多工程项目,他都亲自画图设计和讲解,甚至在出差路上还在画图。何镜堂的建筑作品在国外轮番展出,他用中国现代建筑语言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
在何菁眼里,父亲平时除了严谨的工作,还是一个爱心满满、充满浪漫情趣的人。父亲陪母亲逛街,从不觉得是苦差,有时会花上半天时间亲自采购,为一家人张罗一桌丰盛的佳肴。父亲一边享受着工作的乐趣,一边也享受着天伦之乐。何菁8岁的女儿姚欣桐非常聪颖可爱,她从小耳濡目染传统建筑艺术,对建筑绘画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兴趣。被称为“小才女”的她举办个人小画展时,父亲亲自跑去给外孙女“捧场”。父亲不仅有一颗建筑的“中国心”,还有一颗可爱的童心,他和外孙女玩抛小球、骑小人单车的温馨画面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谁看了都喜不自禁,电视机前的何菁也被逗得大笑。
2019年9月25日,由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最美奋斗者”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何镜堂荣获此殊荣并到会领奖,组委会对何镜堂院士“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数十载奋斗历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彰。
2020年2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开讲啦》,何镜堂院士发表了《用建筑记录时代》的演讲。他说:“一个建筑,影响最大的还是它的文化。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建筑,留下来的都是它的文化,如果创新离开了原来的文化,就会变得轻飘飘的,没有根,没有血脉。建筑是有基因的,我们要把它传承下来,要体现出国家和民族的特点。”
近期,何镜堂还有深圳香蜜湖、广州三大馆(广东美术馆、非遗博物馆、现代文学馆三馆合一)等三个重要建筑设计中标,工作未有穷期。
在何菁眼里,父母在建筑事业上共同奋斗,母亲既给予父亲技术上的支持,也给予他精神上的鼓励。父母是极好的搭档,正好互补。父亲擅长宏观,大处着眼;母亲很细致,可以把父亲的设计完善,审核父亲的稿件,使之更加完美。何菁说,父亲身为中国建筑大师,面对母亲却静若秋水。父母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这一路走来,不仅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有名的建筑,父母火热的“中国心”,也时时感染着他们。
编辑/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