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0-09-27次央
次央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使其学好数学这一学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在阐述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小学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5.19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较小,考虑事物不够全面,导致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不利于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使其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仍有较多的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自身作为教学主体,一味地向学生灌注数学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过低[1]。
1.2 教学氛围充满压抑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大多表现得死气沉沉,充满压抑。往往只有少数坐在前排或者中排的学生才会在提问环节积极发言,坐在后排的学生几乎从不主动发言。同时,教师对于从不发言的学生置之不理,对其放任不顾,无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思维意识的黄金时期。通过教师合理引导可以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意识向全面的思维意识转变,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学生的年龄不断增长,其心智也趋于成熟。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可以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思维转换,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2]。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更为重要。小学学生具有极强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合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能过使学生全面地考虑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教会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3.1 创设趣味数学的教学情境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必须合理创设情境教学,使得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观看学校内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分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换并进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给出相应的建议与评价。通过合理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多方面、多角度的问题思考,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3.2 营造适宜的数学教学氛围
由于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较为压抑、枯燥,因此,教师必须营造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真正地喜欢数学这一学科,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敢表达、会表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讲述一则《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使其认识到仔细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其次,故事讲述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几样具体的物体,如水杯、粉笔盒、黑板擦等,让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以及后面四个方向观察所示物体的直观图。通过对不同物体的仔细观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方向的物体景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3 加强数学规律的总结
数学规律贯穿整个数学生涯的始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数学规律的总结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加正确地解答难题。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加强数学规律的总结。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出一道数学应用题:小王开车从A市出发,保持匀速行驶,5个小时行驶了120千米,那么行驶8个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常会先结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再计算出8小时的行驶距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其他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会运用比例的方式解决问题,先得出时间比为85,再用时间比与五小时行驶的距离相乘,经过运算后可以得出最终答案85×120=192千米。因此,学生在解决其他类似问题时同样可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通过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的其他解决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结语:总体上而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逐渐趋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合理创设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规律的总结,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明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4):104-105.
[2] 蒲天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6):121,123.
[3] 余权桂.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國新通信,2020,22(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