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人生

2020-09-27罗豫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旁观者经历心理

罗豫

这时,黎明时分听见乌鸫啼啭,少年突然战栗一下(那时我与母亲住在科马耶街,我的卧室窗外是一座幽深的花园)。他听见自己的秘密,心突突直跳,心想这一下可泄露了,不禁双颊泛红,过了一会儿才放下心来:全城还在梦乡中呢,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听见,这仅仅是乌鸫和他之间的事情。及至成年男子醒来时,就听不见鸟儿啼唱了。兴奋的少年受到莫名的骚动折磨,离开暖和的床铺,去寻觅秘密的钥匙。这时,东方的天边现出了鱼肚白。他像一名越狱的囚犯,溜出自己的卧室,在尚且黑乎乎的走廊里摸索前进,蹑手蹑脚地走下楼梯,小心翼翼避开一踩就会嘎吱嘎吱响的台阶,生怕把母亲惊醒。他拔掉门闩,打开大门,就到了辽阔的晨空底下,只身一人,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他穿过庭院的脚步轻极了,脚下的沙砾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响声。他沿着林间小径,跑进林子,仰起头接受树枝上摇落下的朝露。他似乎与野兽串通好了,狍子见了他不逃走,松鼠躲到树后面和他闹着玩。他走到林子边缘,在湿漉漉的休闲地里,看见发情的公野兔和母野兔在嬉戏。他如痴如醉,抬头望一眼还未睡醒的父母居住的房间,听见远处传来晨钟声……

这是法国作家纪德的作品《春天》的一个片段。这篇文章的视角非常独特,文章里的“他”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可作者偏偏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仿佛自己就是一名旁观者,以成年后的视角回望少年时的自己当时的行为举止。无论外部环境、心理还是动作,“他”调动五官感受一切信息,就好像有一位摄影师在跟拍,一切情景历历在目。少年躲避父母的管束,黎明时偷偷跑进花园。花园里自由自在的动物和沉睡的大自然,追求自由的心灵和受到约束而叛逆的心理,形成强烈对比,所以少年小心翼翼的动作和鲜明的反叛精神,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这是叙事视角的转换,表现作者自身认知的成长过程。对于一个少年来讲,可能只是因为好奇,或者单纯的冲动和叛逆,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所以才在父母疏忽的黎明时分跑进花园。如果只以当事者的角度描写这一过程,难免落入情绪的陷阱,只关注双方的矛盾和对抗,而非收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成年后的认知如果能在事件发生前后表达出来,自然是巧妙的描写,只是难度较大。

例如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在写阿长这个人物的相关事件时,带有复杂的情绪,既有当时对她的某些生活习惯的厌烦,又有成年后对她的理解和包容,这两种情绪是交织在一起的。描写元旦吃福橘的情节时,文中写道:“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这样的口气明显是当事孩子的口吻。这一习俗不过是走个过场,但是孩子很不耐烦甚至视为“磨难”,下文提到“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这便是成年后回顾此事时的感受,如今想起来只是麻烦而已,算不上“磨难”了。因此,对某件事的评价和看法,像小孩子一样夸大现实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成年后的评价体现了成人的心态,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样叙述故事,读来饶有情趣。

然而这样理解、训练学生写作文很麻烦。阅读理解和写作经常不能贯通。

写作文时,学生习惯于把自己作为参与者,记录所经历之事、所见之情景,这应该属于有限视角,毕竟有些内容,比如其他人的心理活动、行为(自己视野之外的),是当事者视角中不可能出现的。或者因时空阻隔,作者很难了解事件全部真相并恰当评价。

但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往往忽视视角的局限,写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全知视角叙述自身经历,甚至他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也细致入微地描述出来。这样的作文看上去详细具体,但是人物形象并不鲜明,人物互动也缺乏逻辑关系,即使增删修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也很难令人满意。

学生为什么热衷于以全知视角来写本应是有限视角的作文呢?主要因为混淆了当事视角与事后的反思视角的概念。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会回顾事件经过。然而,回顾反思与当时的感受相结合,才能形成对事件的完整认识。

所以在叙事时,需要关注阅读者的经验代入,要符合事物发展逻辑,契合大多数人的认知。当时的认知毕竟有限,事后的认知和评价应当与此对应,才能吸引读者阅读。

如何训练学生注重叙事的视角,展现鲜明的画面,并表现出认知成长?以纪德的《春天》片段为例,索性让学生有意识地以旁观者的视角,替换当事人的角色,把自己当作“他”或“她”来写,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呢?

让学生意识到,以当事人的视角叙述自身经历是有局限的,展现镜头感才能根本改变他们的写作习惯。比如,“妈妈生气了”,这样简单的叙述直接得出结论,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改成“妈妈忽然抿着嘴,一声不吭,目光锐利地盯着我”,这就是从自己的视角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了。前面这句话就像摄影师拍摄的远景,观众有距离感;后面这句话就像近景特写,人物表情动作历历在目,读者更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时候我们再叙写“我知道,妈妈生气了”,就不会令人产生空洞之感,而是实实在在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心理了。与大多数人的认知过程相符,才能让读者认同并理解事件经过。

这样仿佛从剧中人物跳脱到旁观者的角度,两种视角交错进行;又好像摄影师切换近景远景镜头,使事件经过立体丰富起来,想写出好文章就不难了。

由此,我以“际遇”为题,让学生们描写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偶然经历,只要能引发兴趣和思考,值得回味,都可以记录下來。要求学生使用旁观者的视角,细致又全面地表现事件过程和生活经历,就好像拍摄影视剧的摄影师,记录自己和身边人的“戏剧人生”。

猜你喜欢

旁观者经历心理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心理感受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旁观者,未必清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