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暖通空调节能的施工技术探究
2020-09-27张华
张华
摘 要: 对于房屋住宅的建筑物来讲,暖通空调属于住宅工程不可缺少的空气调节系统。然而在建筑主体和暖通工程的传统设计及施工方式下,暖通空调的施工环节以及运行环节都会产生较高的能源消耗,甚至造成后期运行成本的增加。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有必要针对暖通空调能耗问题、针对建筑环境及围护结构等对暖通空调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探寻节能方法,从而达到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目的。
关键词: 暖通空调;空调施工;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5.067
1 运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暖通空调在住宅建筑项目中的重要价值就是调控室内外的温差,通过调控建筑物内部温、湿度的方法来保持空气的体感舒适程度。因此,暖通空调系统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类型的建筑工程中,充分体现了暖通空调对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实践价值。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能源消耗量同样也在不断扩大,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所以,如何缓解建筑材料、电力资源等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就使得暖通空调的节能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2 工程节能技术实施要点
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能源消耗的过程,且在建筑物中,结构与暖通空调又是一个彼此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因此合理节约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的能耗,不仅需要考虑暖通空调系统,而且也要考虑到建筑结构本身。在此基础上,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实施全方位的节能技术改进,关键在于如下的节能施工要点:
2.1 运用改性沥青来构建屋内的找平层
建筑物的室内施工找平层具有均衡分配建筑室内热量的重要意义,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针室内施工找平层应当予以合理布置,找平层的工程施工材料最好设计为改性沥青。材料采购人员针对沥青施工材料应当进行科学的选择,防止出现沥青找平层的工程施工材料缺陷。
经过工艺改进之后,运用改性沥青能够确保达到控制空调运行湿度与温度的目标,充分保证了找平层的良好施工处理效果。在必要的时候,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找平层的关键结构部位可以选择水泥炉渣来进行处理,或者运用改性沥青与砂浆水泥材料的混合物用于完成找平层的施工处理。
2.2 地源热泵技术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是热泵的一种,热泵是利用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量和热量的设备。通常热泵都是用来做为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热泵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把热量从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根据地热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势:(1)可再生性: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即系统利用的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2)节能:既然是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相比于传统空调系统消耗的电能、燃油等能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可达到40%-60%左右;(3)运行稳定可靠:地源热泵机组由于工况稳定,系统可以设计得较简单,机组运行可靠,自动控制程度高,使用寿命长,不受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4)环境效益显著:由于没有室外机避免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且没有污染和排放,这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2.3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实施热工优化设计
热工节能设计对于优化暖通空调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建筑暖通运行系统首先需要实施合理的热工设计,起到全面优化与改进暖通系统性能的效果。具体从空调系统的热工设计角度来讲,技术人员针对建筑暖通系统必须合理设计空调朝向,结合建筑物的本体结构特征来进行相应的优化。
例如对于耗散冷气比例较大的暖通运行系统来讲,优化空调热工设计的关键就是要杜绝冷空气在室内产生快速耗散的现象,同时还要严格避免扩散的空调热量造成空调能源损失。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复合型的空调隔热板材应当优先进行选择,优化隔热性的空调围护结构施工工艺。
再例如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室内外温差特點,可以本着既够用又经济的原则,考虑空调新风量的优化及排风热量回收利用的尝试等。下表为暖通空调的节能施工技术要点:
结束语:经过分析可见,节能技术具有显著节约工程成本及改进施工工艺的效果,且节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系统自身。应从技术发展所处阶段、设计和施工等因素全面考虑。通过优化热工系统设计的举措来节约系统的能源消耗,实现最大化的暖通系统节能施工与节能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磊. 暖通空调施工中的节能技术[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 v.35;No.505(12):19-19.
[2] 谷卉颖. 暖通空调施工中的节能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9, 000(017):P.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