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让广西开放更有底气
2020-09-27黄昀昀
黄昀昀
2020年6月30日,广西玉林至广东湛江高速公路(广西段)正式通车。全线通车后,从玉林到湛江的车程缩短为一个半小时,这将加快广西“东融”的步伐。这条公路仅是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的一个缩影。广西融合、联动大湾区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前景,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深化对外开放等成为这项工作的发力点。
对接大湾区,对内转换产业动能
2019年2月18日,中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规划纲要》对产业发展蓝图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湾区周边省区将迎来承接传统优势产业转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会。
在2019年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走进香港推介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高度评价双方合作优势:“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距离大湾区最近、联系最紧、合作基础最好,是内地除广东外《规划纲要》提及最多的省份,是粤港澳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地、农产品供应地、劳务输出地和产业承接地,是大湾区的直接辐射区、重要经济腹地和拓展东盟市场的便捷桥梁。”
长期以来,大湾区以食品加工制造业和重工业等产业见长,包括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链下游深加工行业。应《规划纲要》要求,這些产业大多被计划转出或正在转出。广西的发展情况则相反,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因此,广西与广东在产业承接与转移上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
为了突破产业发展难点,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广西提出“湾企入桂”专项行动,作为广西实施“东融”战略,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广西贺州市为例,2019年,该市明确了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跑出了经济总量晋升的“加速度”。
贺州市副市长刘洪军称,贺州走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业态的转化培育两条路子,承接先进地区的创新产业溢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延链、强链、补链”,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兴服务业等新经济新业态突破发展。例如,从零起步引入亿航无人机总装基地,项目一期投产1个月,已实现1千台表演型无人机下线,订单已超1万台。
截至2020年6月底,贺州市“湾企入桂”在谈项目77个、总投资887.14亿元,已签约合同项目36个、总投资195.39亿元,已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91.38亿元;招商工作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签约项目开工率在广西排名第一。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广西共签订“湾企入桂”项目575个,项目总投资近5650亿元。
广西主动融入大湾区,扩大两地互动合作,是广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也让广西前进的步伐走得更踏实、更有底气。
对接大湾区,对外深化开放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背靠中国内陆腹地,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带动中国南部,联动东南亚,面向全球的经济增长极。而广西作为大湾区走向东南亚的“便捷桥梁”,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借助其既有资源,更能发挥广西与东南亚陆海相连的优势,有助于拓宽广西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空间,进一步完善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的门户功能。
拿桂澳合作来说,广西与澳门同饮一江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澳门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两地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合作平台,加快北海—澳门葡语系国家产业园建设,携手开拓东盟和葡语系国家市场。
澳门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梁维特也曾表示:“澳门将积极配合支持广西对接融入大湾区,把身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优势与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优势结合起来,携手走出去、引进来,助力广西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而对于桂港合作而言,香港与广西各方面合作紧密,是广西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贸易伙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可将桂港服务贸易开放提升至新的水平。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享有独特的双重优势,既是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也拥有便利的营商环境及优质的专业服务。广西企业可利用香港这个开放的商贸投融资平台,开拓更多商机,实现互惠共赢。桂港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我们鼓励更多香港企业到广西实地考察,希望桂港两地合作欣欣向荣。”
主动对接大湾区,于广西而言,是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把握后发优势的好机会;是共享资源,组团开拓新市场的突破口;是吸引投资“强身健体”,提升在对外合作中地位的大动作。随着广西与大湾区互动的日益频繁,我们期待双方能创造“1+1>2”的效益。
·联系编辑:9441097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