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
2020-09-27曹利
曹利
摘要: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开发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入是高校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发展必然。该文就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将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于教学当中,并进一步地探讨了将这二者有效融合的策略。作者希望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实证教学的相互结合,能够为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思政教育;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3-0120-02
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思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程不仅与当前的时事政治有直接联系,同时还可以感染人,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专业受到了社会的足够重视,由于计算机专业与当前生活学习联系紧密,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要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使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求,能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
1 思政教育融入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1.1 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已进入到5G时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长,计算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大多数的课程都与计算机学科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加之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电子化以及信息化转变,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所有的教学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任何专业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会运用办公软件,学习管理方面的学生都会用到信息管理系统。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的公司招聘,对于高校毕业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高校教学中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力度,在整体教学当中显得非常必要。这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新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社会快速发展功利化的现象影响了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导致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在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拜金、享乐等消极思想。这种意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个人思想,由于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极易受到这种消极思想意识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只会根据所学知识内容是否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而选择是否学习,因此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可能带给自己的隐性成長因素。学生有选择性地去学习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内容,会让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出现严重的漏洞,并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在计算机基础新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忽略了基础操作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极大的影响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要想摆脱现阶段的教学弊端,将思政教育相关内容融入于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 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可能性
2.1 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可以极大地转变现阶段的教学状况,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思想已渐趋成熟,价值观念也逐渐形成,但受到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和影响,会让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错误的引导。因此,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思政教育基础内容的有效融合,可以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获取网络信息的过程中能明辨是非,有选择性地汲取有益的文化养分,充分提升自我,摒弃不良文化对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
2.2 融入思政教育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同时也可以贯彻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在教学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通过集体主义奉献主义思想教学观念的运用,可以逐渐纠正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社会不良信息所产生的影响,更好地实施高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2.3 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
在思政教育当中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而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可以让学生在面临人生抉择过程中,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当前的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网络带给了我们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诱惑。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面临抉择时时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当前的时事热点,经常会爆出一些高校学生为了自己的虚荣心铤而走险,选择校园带、高利贷等。这种现象给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将思想教育融入于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可以更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多彩的网络信息时代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并做出正确的抉择,避免在成长道路上出现过多的问题。
3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策略
3.1 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计算机应用准则教学中
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将基础课程准则教育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地培养。思政教育与应用准则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应用价值观念。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教学的分工,应尽可能地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融合变成理论教学的重叠教育,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枯燥单调。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教学的灵活性原则,将思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在将计算机应用准则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应更注重思政教育课程的良性发展。
3.2 确保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与思政教学的常态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融入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并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需要让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实现常态化发展,并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联系,只有如此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让二者之间更好地融合,在常态化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和引导学生。这是实现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将思政教育与之结合,可以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3.3 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教学
高校计算机课程当中应用基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需要将基础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互结合。但当前的融合正处于理论教育阶段,并未付诸实际。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和思政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试图将计算机应用理论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相互关联,寻找二者之间有效契合点。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应用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让高校计算机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4 设置阶段教学计划融入思政教育
高校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及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这二者的特征设计出阶段性的教学计划。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融入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当中,通过创新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例如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刚进入高校学习,学习思政教学内容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以基本理论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找到这二者之间的有效联系,为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阶段,学生进入大二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及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将这二者相互结合。第三阶段,当学生进入大三拥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思政教育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通过,这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引导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行为有正确的判断,并收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第四阶段,学生步入大四,即将步入社会,面临就业等诸多问题,应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思政教育中所提出的辩证思想,让学生在面临诸多抉择面前,可以选择正确的道路,为以后的人生做好铺垫。
3.5 研究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基础教材是整个教学的参考依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理论显得比较单调,相关的操作知识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材进行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新,并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符合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也可以满足现阶段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断推动,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转折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让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通过研究与论述,对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地完善,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当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让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涛.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9(6):173-174.
[2] 谌竞卉. 探析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J]. 数字化用户, 2019(19).
[3] 龚苑媛. "O2O(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D]. 2016.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