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0-09-27赵书玲
赵书玲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工科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涵盖了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基础电工电子理论与实践知识。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被运用到各个领域,掌握本门课程将对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起到决定性作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仅需要开展理论知识教学,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兼顾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还需考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电工电子技术人才。2017年2月,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理念。2018年,各大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这一举措的实行对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问题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工电子技术信息量不断增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各个工科专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但在新工科和大类培养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数量不断缩减,已减为32个理论学时。过去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已难以满足各个专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该课程大纲目前只有理论教学,并未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缺乏有效的结合,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一)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妥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工科学生的技术基础课程。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给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置是否得当,也影响着学生电子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但在实际教学中,电工电子技术教学逐渐暴露出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的问题,极大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部分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时数量随着新工科发展战略的要求不断缩减,目的是保证其他学科的顺利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在课程结构上,虽然部分高校对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均有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电工电子基础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商务英语课程等,但这几门课程比例设置相对不合理:部分院校在大一、大二学期仅仅开设电路及半导体基础知识等相关理论科目,不仅学时少,而且无实验学时安排,导致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1]
(二)教学方式和内容落后
当前,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仅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还需构建完善的教学方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电子实验以模拟和电子理论教授为基础,学生不断学习焊接技术、制作PCB电路板,反复进行电工技术实验。如此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仅较为陈旧,也难以适应当下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要求。据调查,部分高校学生表示,电工电子实验课堂枯燥乏味,教师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学生实践技能难以提升,而且,教师教学中实验项目居多,教师较少带领学生参与校内实际实验项目,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充分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主动学习的基本能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在高校工科专业教育中的顺利开展。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在高校工科专业中属于必修课程。在当前的新工科改革背景下,大多数高校都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仍然存在部分高校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学生理论有余、实践不足。部分高校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基础教育,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程无从下手。比如:在焊接实验项目中,很多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自己的项目;在单相正弦实验项目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学习正反转电路知识较为困难,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低压电器和电路工作原理。[2]这都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校工科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系统学习该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该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这两部分服务于很多工科类专业,比如数控设备、机电智能设备以及汽车维修等专业。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同,因此,该专业课程在教学中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改革,坚持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优化,从而努力提升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一)修订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依据教学目标来制订。教学大纲是完成教学计划的保障,是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调整优化教材、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订评价说明与评分标准的参考文件。电工电子技术包含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理论学时仅有32学时。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学生反映课程内容难,但如果内容过多,教学进度必然就很快,这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需要完善教学大纲内容。高校需要在每学期教学开始前,要求教师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在有限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而要想顺利完成这一工作目标,教师就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对于其中不太重要的理论知识可一笔带过,对于能够以项目实验方式进行的课程只需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即可。如此,既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也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二)编写配套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课程。在目前的改革背景下,为解决学时压缩过多与专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课题组精心编写了配套教材。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基础知识,晶体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和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任何一门实践性课程都离不开优秀教材的引导,因此,教学中还需更新实验教材。教育部门应根据当下社会企业发展的需求对教材进行选取、制订或改编,以“内容精、内容新、实用性强”为原则,为高校学生编写适合学习的实用性教材。同时,高校也可按照自身教学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主要以实训为基础,认真参考配套教材,辅以理论知识教学,以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理解教材内容。[3]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翻转教学
在传统教学形式下,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在课堂上按照教材内容采取黑板板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与热情难以激发,也无法展现个性。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开始普及,且已应用到高等教育中。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翻转课堂通常是学生在课前学习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前知识点并加以深化。翻转课堂将教学模式由“教—学”变为“学—教”,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翻转课堂重构了教学流程,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在开展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电工电子人才。除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外,教师还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变为课堂教学实验项目。比如,在教学电压定律以及电流定律时,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验,帮助学生在边学边做中掌握电路相关知识。此外,高校教师还可采用引导讨论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以往学习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构建政行企校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
当前,新工科背景要求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按照企业新标准要求学生,确保以高标准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对此,高校可构建政行企校联合的育人机制,为学生构建尽可能完善的产学研互动形式。高校可构建模块化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进企业专业人才到校为学生讲授企业实践相关知识,教师再将企业实际项目分成若干小知识分布在不同的课程内容中,以完成项目实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高校还需结合政府发布的相关教育政策调整教学改革内容。比如,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工科发展目标要求高校需在产学协同育人模式中完善教学规划,建设一流育人模式和一流工科院校。高校可联合政府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人才招聘会,吸引企业将资金、技术等资源投资到校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搭建实践学习平台。
2.构建新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在新工科改革背景下,高校要想推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工作,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教师在教学中需为学生讲解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涉及的新技术、新岗位及新技能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同时,在构建模块化教学课程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明确的人才培养路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与路径
该表格的设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学生在大一学期夯实基本理论,在大二、大三学期完成实践能力的提升,大四到岗巩固实践技能。新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确保在校内完成学科教学规划、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促使学生通过模块学习培养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4]
(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的优势,学会借助社区通讯平台,如微信、QQ等与学生开展零距离的沟通交流。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在线为学生解答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帮助。基于互联网,教师可以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基于教学改革实践以及新工科建设进程,高校需打造电工电子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电工电子视频教学,进行课后习题讲解视频制作,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共享。此外,高校新工科专业在培养现代化技术型人才时,需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协同合作的作用,将数字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建构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平台。比如,教师可在传统电工电子实训中开发手机终端软件,要求学生进行链接,便于及时下发教学作业。学校、企业都可通过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实验项目,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三、结束语
自2017年“新工科”教育政策推行以来,大多数高校正在按照这一教育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而言,教学改革并不是单纯地调整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深入分析现阶段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相关专业对本课程的实际要求,推进教学大纲修订、教材内容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发挥网络优势,全面推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