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的阅读:从技术基点到价值逻辑的全新范式

2020-09-26喻国明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字化

喻国明

【内容摘要】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极大转变了国民的阅读方式,使人们获取知识的内容、形式及渠道都发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改变。本文阐述了今天乃至未来国民阅读的新逻辑、新基点。

【关键词】国民阅读;数字化;技术基点;价值逻辑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历年的“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中,笔者最欣赏的是2012年的主题:“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数字化的世界则可以让阅读更丰富。

因为说到读书,有一件事情一直让人很扎心:中国人不读书或很少读书。有统计数字为证:来自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人年均读书4.66本,并且其中70%阅读的是教科书。如果除去教科书的阅读,中国人人均年阅读的书籍量仅剩下1.39本。如果我们再来对比一些其他国家的国民阅读数据,就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了:韩国每人年均11本,法国每人年均14本,日本每人年均40本,德国每人年均47本,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以色列每人年均64本。

如何来看待这些数字?首先必须承认,中国在每人年均读书这个方面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确有差距。但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定义“读书”即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内涵是什么?阅读的外延有哪些?学习的边界在哪里?须知,中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而互联网已经并将继续对上述问题的答案作出深刻的改写。因此,我们对于国民阅读的认识、判断和社会推进方案也应建立在这一全新的知识版图和阅读逻辑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年4月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Pad(平板电脑)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有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7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24.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3%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而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居民比例则不到四成,从2018年的38.4%下降到2019年的36.7%。进一步梳理该调查历年的报告发现,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在12年间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从2008年的24.5%,增长到2019年的79.3%。

很明显,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极大转换了国民阅读方式,使人们获取知识的内容、形式及渠道都发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改变。纸质阅读早已不能代表今天国民阅读的全貌,这就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今天乃至未来国民阅读的新逻辑、新基点。那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究竟对于人们的知识获取和阅读行为进行了哪些重要而深刻的改变呢?

一、阅读行为的重心转移:从线下到线上

阅读是通过媒介实现的。从口口相传到创造文字、印刷、电子媒体再到现在的万物互联,人们不断探寻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连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今天人们的阅读活动正在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革新。阅读资源日益数字化、阅读方式日益网络化、阅读消费日益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阅读以及知识生产与消费的流程和方式。

就阅读的渠道重构和介质转换而言,虽然传统的纸质阅读今天仍然保有其主体权威、逻辑严整、内容精粹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成本高、周期长、知识老化、单向传播、知识表达以文字为主,难以惟妙惟肖地进行沉浸式的交互等。而今天乃至未来的线上阅读则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现时态;视角丰富、观点多样的可比性;知识获取的无成本或低成本;知识“断点”与知识图谱紧密连接的供给方式的整一性;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用户洞察执行服务的定制化;图文并茂、视频展示、VR/AR/MR的沉浸式传播方式等。其价值、魅力和传播效应已远超传统的线下阅读,成为一种全新的升维阅读。

二、阅读价值的维度扩容:从深度到宽度

这是关于知识内涵与边界的一种全新扩容。知识的生产和传授(传播)一向有精英化的传统,特别注重知识深度的开掘。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按照分工原则建构起来的分科式的知识教育体系则将这一传统进一步推向极致。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从来都是各种要素彼此关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知识的分科化发展在牛顿力学的时代尚可适用,但到了量子力学的时代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今天面对的量子计算机、认知机器人、新媒体医学、数字化行为、情感计算机、全息技术、生物机械、数字化艺术、认知科学与学习、智慧城市、人体动力学、 合成神经生物学、可触摸媒体等文明的发展,哪一个可以靠单一的学科就可以建构起来?更遑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分布式结构的“微粒社会”,在“去中心化”的大趋势下,横向圈层、个体之间的连接能力与机制构建对于今天的社会沟通、社会协同变得甚至比纵向的深刻更为重要。因此,知识谱系中的橫向价值就成为今天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中之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造了影响世界未来的高新技术。它何以取得如此成就? 水乳交融般的跨学科研究无疑是核心因素。它倡导跨学科乃至反学科研究,①鼓励研究人员在学科空白处大胆探索,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不仅碰撞出意想不到的 “大思想”,产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创新成果,还培养了众多具有跨界思维的未来科学家,是当今知识创造的典范。

从媒介的特性而言,大众传播(如书籍)比较有利于规范性的、表现纵向深度逻辑的知识价值的传播和消费,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息、多通道媒介平台则更能胜任构造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它更加有助于非规则的横向宽度知识价值的传播与交流。因此,今天的知识学习与生产倚重于数字化通路与智能化手段也就变得不足为奇了,这是知识收受领域的大势所趋。

三、阅读主体的双重角色:从消费者到创造者

一向以来,阅读者就是知识的接受者,是知识传播的终端。但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通过网络连接与再连接为每一个人赋能、赋权,使他们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观。互联网所构造起来的“微粒社会”最大的资源宝库来自于蕴含于每一个人身上的“微资源”“微价值”“微创新”“微力量”……互联网时代形成功能、价值的最为首要的方式就是如何将这些“微资源”连接起来,加以激活、整合与发掘。知识的生产也不例外。各种平台构建的百科知识、大众点评、知识众筹……都是明证。而这些无所不至、无奇不有、千门万类的知识生产都不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可以形成和创造的。因此,今天的智能化数字阅读平台,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平台,也可以成为表现每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舞台。

泛众化的知识生产与精英化的知识生产相比较,更擅长什么类型的知识生产呢?圈层文化、感性文化、符号文化以及千姿百态的普罗文化,它们或许形式比较粗糙、内容略显肤浅甚至很不规范,但是它们却具有圈层认同、情感共振、心意相通的横向连接的巨大魅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短缺的文化资源和知识样式。

因此,今天的“读书”对于大众而言早已不是被动的“收受”,而是人人发挥主动精神的丰富“产出”。这一点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社交媒介时代,尤其是当视频的普及极大降低了人们参与社会表达的准入“门槛”,增加了人们多样化表达的包容性的时候,一个泛众化传播的时代来临了。在这个时代,人人为了人人的内容生产蔚为大观,成为潮流和主流,人类历史上最为活跃、最为普及的阅读时代随之真正降临。

崔健曾经这样唱道:“过去我不知什么是宽阔胸怀,过去我不知世界有很多奇怪,过去我幻想的未来可不是现在,现在才似乎清楚什么是未来。噢……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恰切地道出了我们面对今天及未来传播的某种尴尬。显然,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或者愿意不愿意,阅读领域的版图、架构、要素、机制及规律早已不是传统的阅读经验以及大众传播学所总结和描述的那个样子了。仅就上述阅读要素改变的分析中,就足以使我们體会到今天乃至未来阅读的全新样貌。

在今天的全民阅读平台的建构机制中,平台自身并不生产任何一条内容,它只是系统集成、技术保障以及数据驱动下的泛众化内容与知识生产的智能“搬运工”。在这一平台上,不但有传统的代表着知识精英的主流文化的“领读人”,而且也有大量来自于平民用户的佼佼者在平台上积极创意,从而成为个性色彩浓郁的圈层“领读人”。事实上,在未来的阅读平台上我们还可以期待更多丰富多彩、面向未来的读书模式,以服务于我们这个用知识创新加持下的社会发展,毕竟,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要有与之相称的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①所谓“反学科”不仅仅是不同学科背景的人跨学科间相互合作,而是探索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各学科之外的问题(引自伊藤穰一、杰夫·豪:《爆裂:未来社会的 9 大生存原则》,张培等译,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版,第20页)。

猜你喜欢

数字化
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数字化的新引擎
“2021中国数字企业峰会”在太原举行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从千人千面到千店千策
数字化起舞
厂家如何布局营销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科融合教学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