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堂趣味性教学的相关研究

2020-09-26宋佳雯

ViVi美眉 2020年4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学前教育音乐

宋佳雯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的发展形势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乐理作为必修课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课程,高效的乐理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完善音乐思维,有利于开展和声、复调、曲式等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音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对乐理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针对乐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堂的趣味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乐理课堂;趣味性教学;课程;音乐

前言:乐理课程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是介绍音乐基础理论,帮助学生掌握更扎实的乐理知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了解和透彻学习的内容,高校开展乐理课程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由于乐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声乐教学之间存在一定差别,使乐理课程的内容相对枯燥,需要教师在乐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融入教学趣味性,强化乐理课程的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

一、乐理课堂的重要性

(一)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保存文化底蕴

自古代就有乐理教学这一教学活动,在古代,人们借助音乐和乐器来抒发情感,古人将自身对国家、人民、家人的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将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结合到乐曲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长期的岁月沉淀后,人们逐渐将乐曲完善,渐渐有许多乐曲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绝唱,流传于后世。在传承音乐艺术、音乐教学文化的过程中,乐曲文化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乐曲是结合了时代文化、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乐理教学在乐曲的格调、选词、腔调和赋意上,传承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将乐曲文化的核心保留下来,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在乐理教学中,将无数先贤哲人传承下来的优秀乐理文化继承和发扬,促进乐理文化的长期发展,丰富乐理文化的同时促进乐理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乐理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乐感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乐理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乐理知识形成了深刻的认知,但是整体的乐曲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学生学习乐曲理论知识时,对乐理知识内容死记硬背,缺少相关实践经验,对乐曲知识的记忆不深,很容易造成过目即忘。目前的乐理教学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重视,将乐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用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借助乐理教学,不仅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同时也是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乐理学习氛围、在实践中加强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强化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

(三)形成良好的人文气息,改善社会风尚

乐理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促进形成良好社会人文气息,同时为乐理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善社会风尚,可以说乐理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瑰宝,现如今,受到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对物质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忽视了文化培养和精神追求,甚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出现道德滑坡、社会庸俗化和粗鄙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忽视了礼仪和传统优秀作风,给我国社会风气带来了不利影响。在乐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元化的高效教学方式,将乐理知识融合到古代传统文化中,帮助学生提升精神追求和整体的人文素质,在新风尚礼仪的引导下,学生的乐理学习中,逐渐认同乐理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乐理的学习和实践探索表达出来,结合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实际,实现了高校乐理教学的转型,改善社会风尚,改良社会风气。

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乐理课程的性质存在误解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课程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内容,只有学好乐理知识,才能展开其它相关科目的学习,但是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师生对乐理课程的性质常常存在一定的误解,将乐理课程仅仅认作是识谱、习题、唱谱、训练的课堂,忽视了乐理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关联性,使得乐理教学缺乏创新,教师忽视了乐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重要联系,使教学过程对乐理知识的重视不足。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课程的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这说明在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学习和发展中,情感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不应忽视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而应对乐理课程性质的规律多加关注。

(二)教材知识程度不适合

相关调查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并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之前,并没有接触过音乐基础理论,更沒有进行过深层次的学习,因此在乐理课堂上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一部分乐理课程教材中,包含多种专业术语,例如音程、和弦、转调、大小调等,在课本中虽然对专业术语进行了简洁明了的定义,但是这类定义有着很强的概括性,并不能够让学生一下就理解其中的含义,另外还有些专业术语相似度较高,学生面对枯燥的乐理基础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不合适的乐理教材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乐理教学的成效降低。

(三)教学手段枯燥单一

在1986年,李·舒尔曼(LeeS.Shulman)提出,要将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知识,也就是学科教学知识,这要求教师既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内容。乐理在音乐教学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有着概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展开的教学过程很枯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再借助习题练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点,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乐理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三、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堂的趣味性教学策略

(一)通过联想加深记忆

乐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乐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再加上乐理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复杂,很多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使学生对乐理知识的记忆过程较生硬,只能死记硬背其中的重要知识点,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组织和展开趣味性教学法可借助联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音符的长短划分》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展开联想空间,拓展音乐思维,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相关的记忆示意图,或是编纂一段与音符长短划分有关的“记忆顺口溜”,在直观地展现和朗朗上口的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乐理知识的记忆发展,使乐理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乐理知识学习兴趣被激活,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加深对于其中知识点的正确认知,提高乐理知识的教学成效。

(二)借助游戏展开乐理教学

游戏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起到良好的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开展乐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科学合理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对“枯燥乏味”的乐理课程学习中来。例如在乐理课程《认识音阶》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和开展有关音阶的游戏,在课堂上准备好八个玻璃杯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杯子中倒入不同高度的清水,由低到高,让学生用玻璃棒敲打杯口并且仔细聆听和分析杯子所发出的声音,体会其中不同的发声频率之间存在的差别,小游戏过后,组建起问题讨论小组,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勇敢表达自己的感想,畅所欲言,在直观展示的游戏中,学生对音阶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对不同音阶发出的音色形成了深刻的记忆,这样的教学过程趣味性较强,又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高校教学体系中的电教手段越来越丰富,在学前专业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开展乐理课程的趣味性教学,可以充分借助电教手段展开辅助教学,提高乐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声音等,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将乐理知识的趣味性充分体现到课堂中来,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利用画面、声音、情感等感官冲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个体感受,降低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感,提高乐理知識趣味性教学的教学成效,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者要对乐理课程加强重视,优化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乐理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效率,作为专业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技能、丰富理论知识基础,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持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为专业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和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学前教育音乐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