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策略
2020-09-26张小芳
张小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实现中国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被党中央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小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不但可以拓宽小学生视野,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提升小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呢?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尝试和研究,简要谈谈以下实施策略:
一、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志愿服务理念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要使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理念入脑入心,首先要学习宣传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
在小学生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理念宣教活动,深入挖掘雷锋文化元素,利用升旗仪式、公益广告牌、校园广播、班队会课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笔者所在的黄河路小学东校区通过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召开“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主题班会、开展雷锋歌曲传唱比赛、续写雷锋日记、续讲雷锋故事、成立班级“节约角”、启动“一滴水爱心箱”、“新时代小雷锋”评选、志愿服务优秀班级评选等活动,使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在孩子们内心扎根。扎实有效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行为规范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也促进了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
二、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志愿服务热情
为激发小学生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热情,让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得到褒奖,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激励机制,进一步激活他们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东校区就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设制了《小雷锋成长手册》,成长手册中有6种小雷锋勋章:文明礼仪章、勤奋好学章、劳动环保章、助人为乐章、阳光运动章、家庭生活章,分别从礼仪、学习、劳动、品德、运动、家庭生活六个方面来引导激励学生,每种奖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争章标准,学生在那方面表现的好,就可以得到哪种奖章,得到的奖章可以粘贴到《小雷锋成长手册》上。奖章数量多的孩子可以优先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可以参与各项荣誉的评选。
“助人为乐章”就是为学雷锋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设立的,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孩子会得到相应的“雷锋勋章”。每周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对学生的争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每月根据孩子们的争章数量,选出本月的“新时代小雷锋”,在升旗仪式上学校会对“新时代小雷锋”进行隆重表彰,每学期末根据争章数量评选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班级、“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干部”等综合荣誉。
学校会在新学期举行“学先锋、做先锋”宣讲活动,宣讲并展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班级、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干部的典型事迹。通过这些评选、宣讲、展示活动,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弘扬了正能量,大大激励了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传承雷锋精神,主动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三、形成活动课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推进小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健全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各班加强小学生志愿者培训管理,做好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提高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建立班级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各班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由政教处根据统一的要求、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各班的志愿服务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各班对学生志愿者也要进行及时记录,为各级各类表彰激励提供依据;把志愿服务融入文明校园创建过程,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生活新风尚。
常态化开展小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首先,要统一志愿服务队队旗、马甲、帽子,提升志愿者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其次,要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课程化、品牌化为目标,围绕重点工作,抓住重要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在学校周边持续开展“环保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全体学生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文明新风;开展志愿服务示范班级创建活动,提升班级志愿服务水平;寒暑假开展“小雷锋寒假在行动”、“ 小雷锋暑假在行动”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再次,要使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课程。
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校园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卫生、纪律等常规管理,例如,在上学和放学时段引导同学有序进出校园,监督检查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完成情况,在课间和午休时间维持秩序,参与学校餐厅的管理与维护等。
“关爱他人”主题活动。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儿童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尊重理解、关爱成长的社会氛围。
“关爱社会”主题活动。以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公共场所文明引导、文明交通、网络文明传播、社区邻里守望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社会风尚和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关爱自然”主题活动。以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務活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根据以上内容,做好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研究和总结,使之更加规范、有效,形成校本教材、系列课程,更好地指导各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