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的中泰禁忌语异同及应对策略
2020-09-26黎芯
黎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禁忌语;应对策略
一、禁忌语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一)禁忌语的定义
“禁忌”这个词语,其表示的含义为“不可接触的”和“神圣的”。最先出现在太平洋波里尼西亚汤加岛这个地区的土语里,在波里尼西亚汤加岛地区生活的人崇拜和信仰一种被当地人们称之为“玛纳”(mana)的神秘力量,当地人们认为凡是具有此种神秘力量的事物和人都是危险的和不可接触的,都是“塔布”。后来国际学术界将“禁忌”统称为“塔布”,英文为taboo或tabu。
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是指在语言交际中有些不能随便说出的词语,这些词语一旦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反感和不快。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环境、历史的背景、民俗生活等等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禁忌语。
(二)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本节将从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来探析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社会文化因素。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往往会受到某些规则的制约,而这些规则往往是与社会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无不受特定文化的影响,社会体制是禁忌语得以衍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促使禁忌语产生的因素便是价值观念。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对禁忌语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价值体系是由价值观组成,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会对一个地区的语言和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因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常常有避俗就雅的心理,而且易受心理联想因素的影响。心理联想(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的重要心理活动。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一般不会提及让别人产生不详之感的词。避俗就雅的心理是指在听觉上,人们往往都倾向于接受悦耳、得体的语言。对于令人不愉快或者不易于接受的粗鄙之语,当其出现在交际中且无法回避时,人们便会选择可以表达同样意思的委婉语将其替代,从而使交际得以进行。比如中文中一般不直接说一个人胖,而是采用“长相很有福气”来替代,当一个人面目十分丑陋时,人们会选择用“长相普通”来替代。当古代人要去茅厕,不会直接说去茅厕尿或者拉,而是用“如厕”等词代替,现代人多用“去卫生间”等来替代较为粗鄙、使人不悦的语言。
二、中泰禁忌语异同
中泰两国相距不远,且都是东方国家,两国在禁忌语方面存在不少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一)中泰禁忌语相同之处
生理缺陷与疾病方面
残障人士包括四肢、智力、精神或感官长期受到损害的人,当人们谈论到相关话题,便会使用委婉的表达。例如不说哑巴,而说嘴巴不能说话的人,常常用脑子风热的人来替代疯子的说法,用耳朵不能听到的人来代替聋子,不说瘸子,而用不能正常走路的人来代替,不说白痴,而用自闭症、患有唐氏症的人来表达。
在中国,当人们谈及生理缺陷话题时,同样会使用委婉表达。比如一个人“耳聋”,那就会使用“听力不好”来表达,当一个人因各种原因头发稀少,人们会用“聪明绝顶”来巧妙表达;如果是“傻子”,那便会用“智力有一定缺陷”来委婉表达,还会用“腿脚不利索”来替代“跛子”等会让人心生不悦的词。
关于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泰语表达生病了基本上不说生病而说身体不舒服如果说生病会让人觉得病得严重。有些疾病的名称,如: 癌症也不会直接说出。
在中国人们表达生病也会使用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古代人会说“身体抱恙”,现代人常用“身体不太舒服”“身体不好”等等来表达。当去医院看望生病的人,一般不送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放在坟墓前,人们会比较忌讳。而且,不能送“钟表”给患病的老人,因为其谐音“送终”一词很像,会引起病人的反感。
凶祸词语方面
人们都畏惧凶祸和死亡,当人们谈及到相关事件时,也会采用委婉表达来替代。泰国人在生活中一般不会轻易说毁灭、糟糕等词,因为这些是诅咒语,是倒霉、运气不好的意思;泰国还有许多与“死”相关的委婉语,例如: 驾崩专用于国王的去世,圆寂用于僧侣的逝世,祖师的去世用涅槃。
在中国也有许多委婉语来替代“死”这一禁忌语,比如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用“牺牲”、“献身”;普通民众则多使用平凡通俗的话语,比如“过世了“、“去世了”,口语表达则为有“走了”、“老了”、“不在世了”。
话题禁忌方面
性别和性取向的话题。在泰国,“性别”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不能轻易谈论,有很多有关话题的词语。例如:Gay,人妖和娘娘腔。同時“性取向”也是人们应谨慎谈论的话题。例如: 你是同性恋吗?你希望你的另一半是女生还是男生?你的家人认同你是同性恋吗?等。即使排斥同性恋也不能说。
在中国,虽然道德观念逐渐开放,但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同性恋还是比较排斥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婚姻需要绵延子嗣,传宗接代。所以观念比较保守的父母们往往不能接受同性恋的存在。
家庭和婚姻的话题。中泰两国,法律上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关于婚外情的词语和话题也要慎谈。例如小老婆,外遇,包二奶,第三者等词语。你是不是第三者?你是否有外遇?这些都是很敏感的话题。除了婚外情,有关流产的话题也不能随便提及,在中国流产虽不算违法行为,但是人们会对流过产的女孩具有一定的偏见。在泰国,流产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流产话题更是不能提及的。例如: 你去医院做过流产吗?等话题都是敏感话题,都不应该谈论。
(二)中泰禁忌语不同之处
行业禁忌语方面。中泰两国在行业禁忌语方面也是不同的,由于中文里存在许多同音词,就会产生谐音,有的谐音词代表的含义并非好的寓意,所以多数行业会对某些词避而不谈。比如从事商业运作的人就很忌讳听到“折”“亏”等词或者这些词的同音词,所以广东人用“猪俐”来替代“猪舌头”,而且忌讳说“丝”“书”等词,因为这些词的谐音近似“输”。在医院工作的人,不会说“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等话语,因为病人听后会觉得医院希望自己再度生病,会觉得晦气。海事作业人员一般不说“沉”、“翻”等词语,因为害怕船被风吹翻,也害怕沉船。
泰国的行业禁忌语不像中国多受谐音因素的影响,而是多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森林打猎的人不能说老虎或者很可怕的动物,到了晚上不能说与鬼相关的事情,泰国从事海上工作的人不能说鳄鱼,因为他们害怕说什么事物什么就会出现。在医院产科,如果看到很小很小的孩子,不能说孩子可爱,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不能说,要说孩子丑,因为人们害怕孩子会遭受不幸。
数字禁忌方面。泰语里几乎没有什么數字禁忌。但是数字在中国文化里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其除了计数的功能外,还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感情色彩。例如“二”有形容人愚蠢,行为怪异之意,比如句子“你这个人很二”。 “三”由于和“伤”“丧”“散”的谐音很像,人们也不喜欢这个数字。“四”这个数字是所有数字当中人们最忌讳的一个数,因为其谐音和“死”一样,所以人们的楼层、电话号都不愿意选择带有4的,因为人们觉得这个数字不吉利。人们会倾向于选择6(代表顺利)和8(代表发)还有9(长久)等吉祥数字。
三、克服交际障碍的应对策略
广泛学习泰国的语言知识和禁忌文化。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目的语知识可以帮助自己快速融入目的语环境,有利于今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赴国外教授汉语的汉语教师而言,掌握目的语知识可以与学生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还可以明白学生的反馈,有利于今后教学的有效进行。不仅如此,汉语教师在和泰国同事相处时也可以进行有效交流,减少交际障碍。
除了语言知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同样重要。从班上泰国朋友处了解到,泰国大多数人都信仰佛教,泰国有许多寺庙,进入寺庙要着装得体,不能穿特别短的衣服;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关系,泰国人民不允许别人碰自己的头;在公共场合不能随便亲吻,不然会被别人看不起;在饭馆之类的场合不能抽烟,不能穿黑色的衣服去参加婚礼,这些禁忌文化都是需要认真了解和学习的。
摒弃“文化中心主义”,尊重他国文化。“文化中心主义”又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民族常有的一种将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都看成是最好的,优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倾向。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人会用本民族的行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一切事物,一旦其不认可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便会在交际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中心主义”是不可取的,其不仅会产生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而且会阻碍人们对其他国家知识文化的学习、使眼界变得狭窄。所以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摒弃“文化中心主义”,以开放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他国文化,求同存异。比如泰国的人妖文化,这是泰国独特的文化,应当持有尊重他国文化的态度,如果用本国的眼光去评价则会陷入文化中心的泥沼中去,当面对这种文化现象时,应当客观、理性地去了解和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消除认知障碍,更大程度上做到文化认同。
积极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当人们刚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的生活环境,由于文化的差异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会经历从不适应他国文化到慢慢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蜜月期,第二阶段为挫折期,第三阶段为调整期,第四阶段为适应期。文化休克常常会出现在第二阶段。“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大多数人都会出现文化休克的状况,而欲从此种状况当中快速脱离,最好的办法便是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可能的方法和措施让自己适应他国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除了调整心理状态,还应该多于当地的人民相处,去学习当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道德规范,以此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以便更快融入到所在国的文化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泰国成为中国人民所向往的旅游圣地,加之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越来越多的老师去到泰国教学,许许多多的中国学子去到泰国求学。中泰两国都有着自己的禁忌语,两国禁忌语有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为跨文化交际者,当面对不同于本族语的泰文化时,应该秉承着尊重泰国文化的态度,积极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并努力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只有这样做,才能克服交际障碍成为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曹志耘.语言差异与文化心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2]戚盛中.泰国民俗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好. 中泰禁忌语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4]吴婉仪.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汉泰语言禁忌研究[D]浙江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