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2020-09-26彭莹莹
彭莹莹
关键词:疫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
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停课不停学的网课生活对其学习积极性、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影响,很多大四毕业生也由于疫情影响面临就业困难,产生了一些心理压力、焦虑暴躁等情况。在全球范围内疫情持续的情况下,重视疫情期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知偏差是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当前疫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因为网课、返校后学校封闭管理、与外界接触少等一系列原因影响,很多大学生还是会出现担心自己、周围朋友或者亲人感染新冠肺炎,担心疫情阶段就医困难或者物资短缺等问题,由于这些担心,一些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会产生恐慌、害怕等情況,上升到行为就会变成频繁的洗手消毒,频繁的刷手机新闻观看疫情相关的信息等。
焦虑情绪产生。焦虑情绪是疫情期间很多大学生存在的另外一种负面心理状态。由于疫情完全结束的不确定性,全社会都在积极的疫情防控阶段,应对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和挑战。但是高校学生由于在学校中无法参与到社会抗疫工作中,不能在疫情中找到自己的贡献位置,不确定疫情何时结束,何时能恢复正常生活,这种“缺少参与”、“不确定性”等情绪,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焦虑的情绪。
学习消极倦怠。学习消极倦怠是疫情期间高校大学生出现的另外一种消极心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改变了原有学校学习、考试的方式和节奏,加上很多大学生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长期“宅”在家里、学校里,久而久之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学习兴趣都开始减弱,学习中的消极倦怠心理开始显现。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和论文完成困难等情况都开始明显。面对这种消极倦怠的学习状况,学生急需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塑造积极心理。
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以上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结合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当代大学生群体在心理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较强的互联网信息检索和知识储备能力,思想观念更灵活;第二,虽然比较自信,但是缺少抗挫折能力;第三,生命意识薄弱,缺少生活学习动力。认识到当代大学生以上心理特征,更有利于科学认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从高校教育和社会疫情防控精神文明建设角度思考,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大学生积极情绪。首先,通过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情绪,避免因为疫情防控影响校园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变化,而让大学生陷入焦虑状态。能够让大学生在积极情绪下更乐观的应对疫情防控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和校园生活变化,科学认识疫情防控行动,让学生在回归校园学习和生活后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更正常的加入到校园生活和疫情防控行动当中。
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阶段国家和学校等社会组织在人们行动约束、疫情防控要求方面的一系列规定,认识到疫情防控中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重要性,能够产生对自然、对科学、对人的力量的更多敬畏,也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凡事向积极的、好的方面想,引导学生形成更乐观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更强的抗挫折能力,应对疫情期间的一系列学业、就业、生活方面的挫折问题,让大学生更好的应对疫情挫折产生的不良影响。
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疫情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让学生在回归校园学习时更加具有主动性,避免懒散和倦怠。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能重新认识自己在疫情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能够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下思考自己在未来社会工作中能做出哪些贡献,引导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去努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下,能够帮助大学生扭转因为疫情阶段学习节奏和习惯被打乱而产生的焦虑感,让学生在健康心理状态下习惯和接受疫情防控所带来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一系列改变,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实习、考试等活动中,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在防疫期间对大学教育积极发展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重视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缓解疫情给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薛静.疫情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三). 2020.
[2]唐蕾,应斌.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 000(010):57-61.
[3]于薏,周奕文,万珊珊,etal.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对干眼的影响及防控[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05):46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