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2020-09-26官晨
官晨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培养我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尤为关键。近年来,党和国家将更多关注点放在教育改革之上,力求通过教育改革提升教职工队伍素养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把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技能,将从舞蹈专业知识、形体、身心等方面全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而在日后开展工作时可以以更加专业的舞蹈技巧和教学水平培养学前儿童。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意在形成一个成熟的课程改革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将自己舞蹈学习水平提升到最大程度。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191-02
学前教育阶段是奠定一个人早期智力、心理发育水平的重要阶段。艺术作为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形成以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发现美好、欣赏艺术和发展创造力,是每位学前教育老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舞蹈作为一门形体艺术,有助于提升学生美的感受和体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日常舞蹈课程中感受到来自舞蹈的乐趣。
上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应当转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充当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主动顺应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行理念创新和教育改革。不可否认的是,素质教育已在我国推行多年,仍有些许问题存在,下面将着重剖析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存在的问题,以期能找到解决对策,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教学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先前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就目前调研结果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过于单一,虽然授课内容有形体训练、身韵训练、民族舞、幼儿舞蹈、幼儿舞蹈设计等,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民族舞所占课程远远超过其他内容,甚至占到整个舞蹈课程的一半以上。由于民族舞动作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其课程效果明显达不到预计的教学目标。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街舞的兴趣更浓,并且在幼儿舞蹈以及设计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目前这样的刻板学习根本没有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教条式的学习方式和生硬的学习内容,也会让学生对于舞蹈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呆板的同质化教学方式,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日后其开展教学工作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简而言之,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并未达到其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初衷,对于舞蹈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同舞种技巧、具备欣赏舞蹈作品能力、设计编排舞蹈等方面的培养微乎其微,甚至是空谈,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对舞蹈不感兴趣,也无法再言传身教给未来的学子。因此,要彻底改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舞蹈知识和教学方法,并在日后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学前教育实践中,最大程度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学前专业学生对舞蹈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课程教学贯彻教改目标,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学生普遍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心、有好奇心,普遍追求个性,彰显自我,具有满腔的热情,他们不再接受教师是课堂中唯一的权威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注重自身的主人翁意识,而传统教育方法注重“师道尊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对教师往往充满敬畏之心,压制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改变固有教学思想与方式,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舞蹈课程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找准自身定位,强化自身为学生服务的角色,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一改“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应当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启发者,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从而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所思所想,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点,不可“闭门造车”,全然不顾及学生的想法,将学生的需求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感到自身被重视,自然也会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面对的受众年龄小,因此,要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且重点在于熏陶和提升艺术素养,而不是要求具有较深的舞蹈造诣。因此对于艺术素养的追求、审美能力的提升和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应当满足学前儿童身体、智力发展水平。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确实能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二)在表扬和鼓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在开展舞蹈课程教学中经常表扬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之前并没有任何舞蹈學习经历,身体的柔韧性、肌肉能力以及柔暖程度都没有得到过开发,已经错过学习舞蹈最佳阶段的他们需要一切从零开始,这期间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影响学生学习的稳定性和自信心[1],如果教师巧妙运用鼓励教学法,会让学生提升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鼓励教学法,有助于打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对立的情绪,改变传统的被动教学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更加紧密,让整个舞蹈教学工作充满着人情味。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在舞蹈课堂学习中找到对自我的肯定,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收获知识,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舞蹈课程。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有利环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增加课堂的独特魅力。舞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课程目标结合生活中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将课程内容丰富化。例如在舞蹈学习中,以“舞林大会”或者其他与舞蹈相关的热门电视节目为背景,调动学生的兴趣[2]。还可以通过舞蹈展示,让学生在观看时能切身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舞蹈的世界中,感受舞蹈的魅力,促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美的感染中增强兴趣
舞蹈是一门人体动作艺术,承载着对美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美的一面,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舞蹈课堂上不仅提升舞蹈技术技能,还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以及艺术审美能力[3]。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其便捷性、多样性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青睐[4]。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势必要进行创新,通过将原有课堂与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以及新思想、新观点相融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口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设备将课堂知识录制下来,并让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改正,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播放舞蹈短片,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深入了解舞蹈。
(六)舞蹈教学生活化
“士兵训练效果如何,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就是带入战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也是同样,检验学生舞蹈技能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社会实践。因此,课程内容可适当加入社会实践部分。例如让学生真正走到学前教育班级中去,其一,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了解自己未来所处的工作环境,了解当下学前教育体系的现状。其二,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带入到教学中去,通过学龄前孩子们真实的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尚存在的不足,这相比老师说教式的提出问题而言,能让学生确实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自觉加速改正。另外,还可以在校园内成立舞蹈社团活动并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学,或者组织舞蹈大赛,鼓励学生进行编创并设置奖项,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互相比较、取长补短,从而自觉提高自身舞蹈素养,成为更优秀的舞蹈教育工作者、舞蹈实践性人才。
三、结语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各方专家对教育教学的不断学习探索,人们发现,教师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外因,如果学生本身不具备学习的主动性,只凭教学,是无法有效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接收,因此通过探索多种方式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学前教育老师。
参考文献:
[1]王智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以湘潭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9):137-139.
[2]鞏丹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兴趣教学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154.
[3]储贻鹏,徐正发.对安徽省体育院系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的分析[J].体育时空,2017,(17):172.
[4]娄春燕,郭士阳.舞蹈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6,(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