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血站采供血信息统计与分析

2020-09-26刘保霞李波吴瑞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6期
关键词:血站统计信息

刘保霞 李波 吴瑞霞

[摘要] 信息统计对血站采供血工作至关重要。适时对采供血过程进行信息统计,能够清晰、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血站采供血过程和工作效率,为领导层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做出合理的决策。该文对血站采供血信息统计和统计结论分析进行了浅析,便于更好该运用信息统计服务血站采供血工作,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血液。

[关键词] 采供血;信息;统计;分析;血站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6(a)-0183-03

[Abstract] Information statistic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in blood stations. Information statistics on the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process in a timely manner can clearly, accurately, timely,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process and work efficiency of the blood statio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leadership, and help them make reasonable decision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information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conclusion analysis of blood stations, which facilitates the better use of information statistics services.

[Key words]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Information; Statistics; Analysis; Blood station

現如今,在血站采供血业务的过程中均以普及信息科技化管理,建立有价值、真实性、较为强大的数据库,可实现跨区、将集中信息资源进行共享,逐步突显信息化统计的重要性[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信息化进入了新时代,信息统计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2]。因此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做好信息统计工作,能够及时知晓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层提供准确的依据,并帮助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便于集中管理,能够解决现阶段血站采供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可实现资源共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血源。

1  采供血信息统计

对与信息统计工作来说,工作初始记录表是最基本的内容,需记录包含献血者年龄、职业、性别以及血型等信息,并将每日的采血信息记录在工作报表后。血站工作的初始数据需详细记录,每个数据都需核实其真实性,保障表格填写完整、清晰、无误。以便日后的管理与翻查[3]。将数据填写完毕后,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后分类处理,并收好。对于统计资料来说,保证实效性以及准确性,才能得到准确、科学、客观的信息结论,采可真实反映采血站实际工作情况。采供血信息统计需认真落实在每一个工作环节,而统计人员对采供血信息全面和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能够充分揭示工作深层的具体情况,可显示出现阶段采血站工作符合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信息数据,能够综合反映出血站采供血的总体效率和水平。

2  采供血信息统计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机构

由于部分管理层以及职能管理部门对信息统计的认识存在偏差,忽视了科学利用信息数据可能带来的效益[4],对信息统计工作未设立独立的信息统计部门,在物力、人力和财力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和帮助,导致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较大影响,无法反映出采血站具体工作情况,因此需设立统计信息管理机构,专门统计、管理数据。

2.2  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①统计工作人员人责任心不强,对统计信息知识的缺乏,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数据,不懂得如何整理统计结果不理解,对于统计随意性大或认为其没有必要[5]。

②许多从事采供血信息统计工作人员不是统计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统计专业理论知识匮乏、陈旧,导致信息统计工作只能比葫芦画瓢,不懂其真正的作用机制,不解其意,因此不能深入揭示出采供血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导致数据信息丧失,无法得知重要信息,信息统计无意义。

③由于统计人员不熟悉采供血业务工作,使信息统计与采供血实际工作脱节,数据采集因此产生偏离,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切入关键点,并且不能对采供血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造成所统计的数据信息存在误差,不能较好反映工作实际。

④一些统计人员不能熟练运用操作统计工具,信息统计的主要方式还是以手工记录、抄写、整理为主,这不仅加大的工作量,还会导致其思维疲劳,很容易导致数据统计结论错误,造成无法充分反映其现阶段采血工作存在的问题。

2.3  信息统计专用程序

血站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为适应规范及采供血需求,进行了多次升级换代,但许多所需要的信息统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不能实现所需信息数据的直接的采集和利用,而是需要统计人员进行手工写入和计算,相对于血站信息统计和质量管理规范所需的全方位采供血信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要求,相差甚远。而使用其他统计软件,又表现出数据的兼容或导入困难,以及在模式方面的单一性,无法适应采供血信息统计管理的需求。

2.4  信息统计指标体系

采供血各项工作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信息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每一项工作的一个点或面,要全面、系统地了解整体工作情况,就需要建立完整的采供血信息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6]。能够充分说明该项工作及其相关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体现信息统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信息统计指标体系需要包括人员、设备、材料、任务、信息5个方面,其中任务包含工作项目及完成工作项目的方法和环境要求。对数据信息评价时,根据不同测评目的选择适宜的指标进行评价。

3  提升采供血信息统计的方法

3.1  健全机构,提升意识

提高采供血信息统计水平,就需要得到血站管理层的重视,尤其是得到质量主管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信息统计制度,组建一支直接接受血站站长领导的信息统计队伍,设立各层级信息统计管理岗位,抽调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的专人负责,明确权限和责任[7]。信息统计结论及其影响及时反馈到相关工作岗位进行改进提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确保信息统计工作能够长期有序的开展。

3.2  提高采供血信息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血站应加强对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扩大信息统计工作人员队伍,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从而不断提升血站采供血信息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求。

3.2.1 职业素质  信息统计工作具有多学科性、广泛性特点,因此要求信息统计人员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首先,统计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善于发现问题,用于揭示问题,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力求数据的真实可靠。

3.2.2 专业技能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以及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医院及相关医疗单位对整体信息管理要求提高,相应相关人员整体素质水平需进一步上升。对采血站管理人员来说,信息统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统计方法,拓展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计算机统计技术,提高处理和统计信息的能力。

3.2.3 综合能力  采供血信息统计要具备熟练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按照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准确提取质量活动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采供血活动进行测量监视,分析并判断各项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给予准确、客观的综合评价。因此,信息统计人员要掌握统计专业知识、医疗卫生知识、血液管理知识、财会管理知识,要不断拓展知识面,增强信息数据的敏感性,熟知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业务工作流程,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评价血站采供血工作,为领导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3.3  完善信息统计工具

目前,多数血站所使用的是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自带的统计程序,虽然各项采供血数据来源于管理系统,但是不能覆盖信息统计管理指标体系,部分所需监视数据的缺失,使该管理系统不能准确计算和表达采供血过程真实情况,需要将数据导出并手工补录信息,给信息统计工作带来不便,信息统计结论常常因手工补录差错出现失真。因此,需要结合血站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商,按行业规范要求和信息统计需要完善管理软件。

3.4  完善信息统计指标体系

血站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在采供血信息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上,统计人员依据指标体系要求,定时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确定采供血质量活动是否在质量控制范围内或发生偏离。因质量控制标准或要求的变更,以及新项目、新工作的开展等,血站信息统计指标体系也要及时更新调整。统计人员根据血站质量管理部门所提供的监控数据,制定或调整信息统计指标,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使血站采供血质量管理得到客观、准确的反映。

3.5  血站管理中统计信息的作用

卫生统计信息是对血站工作的总结,方便日后对工作提供依据,并且可对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通过将工作以卷面的形式记录,对其进行总结,可在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工作中的缺失,进行及时改进,另外统计信息还可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来反映血站的综合管理水平,对血站进行整體的考量,同时也可反映出血站的整体效益。为此,经过统计信息可对血站的整体管理以及运营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8]。

综上所述,血站采供血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系统的信息统计工作已成为采供血质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统计结论为领导层进行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和实施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信息统计工作,持续完善信息统计指标体系,认真对统计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予以有效利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血站采供血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小婷,操基玉,姚全邦,等.阜阳市2012~2015年采供血情况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5):452-455.

[2]  闻武,李秦.血站采供血档案管理研究文献统计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319-5320.

[3]  李翠,刘丽丽,宋丽芹,等.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1):66-67.

[4]  崔玉兰,赵凤绵,贾佳,等.河北省供血系统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4):418-423.

[5]  姚勇,石圆圆.连云港市2008~2013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1):14-17.

[6]  任晓梅,彭芳华.十堰市中心血站库存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4):409-411.

[7]  杨冬燕,邱本慧,廖雪君,等.2014-2016年重庆市采供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1):3259-3263.

[8]  李鹏,李秦.血站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容灾措施浅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87-89.

(收稿日期:2020-03-06)

猜你喜欢

血站统计信息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关于血站文化建设的思考
当前血站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订阅信息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展会信息
青海省血站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