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9-26徐映梅
徐映梅
[摘 要]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自主意识,被动学习。运用生本理念指导生物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采取建立生本学习小组、布置前置作业、改革课堂教学流程、改变评价方式等手段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使生物课堂焕发生机。
[关键词]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生物;生本理念;生本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6-0081-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生为本”就是在新课程改革需求下诞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为本的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要求课堂实现三大转变: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它从教材、教法、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全面改革了师本教育的做法,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改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笔者将生本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构建了依托生本学习小组、以学定教、注重探究与交流的初中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介绍构建初中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三项主要措施。
一、建立生本学习小组
生本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平台,因此建立生本学习小组是构建生本课堂的前提和保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建立生本学习小组要做好三大方面的工作。
(一)组建生本学习小组
在教学中,可将全班学生按照生物的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组,一般以4人为一组,把能力与学业优、良、差的学生混合搭配,把好动型学生与文静型学生搭配。这是因为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组织交流中,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有利于培养其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互帮互学意识,有利于培养其表达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
(二)培训小组长和组员
建立生本学习小组后要对组员进行培训。这是因为学生习惯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了解生本课堂的情况和要求,所以教师首先用两节课进行全班学生的集体培训,引导学生观看成功的生本小组的学习录像,确定小组的一些活动方式和学习习惯等。例如,如何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时的礼仪、评价的方式、倾听的习惯等。其次还要进行小组长的培训,主要是小组长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小组活动管理技巧的培训等。通过培训,学生能快速适应小组的学习生活,同时也能加快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使小组内组员个个都参与发言,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除了生本学习小组建立的初期要培训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表现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再培训或召开个别人员会议,以保证小组学习活动能有序、高效进行。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
小组学习活动是生本课堂的主要形式,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应针对生本学习小组制定评价制度,把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情况等都和小组联系起来。小组的荣辱就是个人的荣辱,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同组的组员。这种把个人的表现和小组的成绩捆绑起来的方式,增强了组员的归属感,也促进了组员相互间的合作与督促。
生本学习小组一旦建立,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拆散的,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对自己小组的归属感,并依靠学生来管学生、帮学生,让学生与小组共同成长,大大提高了学生讨论和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轻易通过小组长来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每个学生有更多参與学习、讨论和得到帮助的机会。生本学习小组的活动形式较好地弥补了大班额条件下师生、生生交往的不便,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布置前置作业,让学生先学
生本课堂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这与新课标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不谋而合。只有学生的先学,才有生本课堂的后教。因此,生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第一大区别就是课前要布置前置作业。前置作业是学生先学的主要途径。前置作业要围绕着让学生好学而设计,要尽可能地做到根本、简单、开放,要能带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的余地,能从最近发展区拓展,“跳一跳摘到桃子”。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前,必须要细细研读新课标和教材,了解学生的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前置作业形式。以下是我们摸索出来的几种比较有效的前置作业设计方式。
(一)问题引领式
设置问题引领式前置作业,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动机,把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入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中。如可以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去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来源于实际生活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创设出1个或2~3个主要问题,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来揭示,让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寻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先学,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的《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和《基因的隐性和显性》两节内容时,可以把两节的教材内容整合成一节,并布置前置作业: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聋哑的孩子,聋哑基因是怎样从天而降的?一方正常,另一方为聋哑患者的一对夫妇,连生三个孩子都正常,聋哑基因又到哪里去了呢?设置问题引领式前置作业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两节课的内容连贯起来学习,还可以加快教学进度。
(二)资料收集式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是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不但能达到上述目的,还可以为新课的教学提供情境,为小组的学习提供信息来源。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布置前置作业:虽然一些细菌和真菌会使人得病,但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你收集关于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资料。布置作业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三个途径去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一是直接由已经出版的各种文献获取资料,如课本和图书馆的书刊;二是从影视媒体、电子出版物(光盘资料)、网络中获得资料;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原始资料。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对能进行统计分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能做成图表的资料则将其画出来。这样,不仅更直观,还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利于别人对学生研究的理解。
学生通过课前的大量阅读,收集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产生了迫切与同伴交流的欲望,在课堂上都积极发言,有的小组图文并茂,有的小组甚至还带来了不少家庭利用细菌、真菌制作食品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看看别人是怎样阐述有关问题的,从别人的阐述中得到启发,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知识。通过反复进行收集资料的训练后,学生普遍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探究实验式
“探究能力”是生物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能力,通过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和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全部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无论条件还是时间都是不允许的。其实,不少探究性实验可以安排在课前或课后完成。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动物的绕道取食”“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扦插材料的处理”“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等实验都可以前置作业的形式实施。
在布置探究实验式作业时,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探究任务时,要精心创设作业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使他们在兴趣的促动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制订探究计划;强调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及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和感悟,回校再交流讨论。二是要有检查或监控的措施。学生探究完后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汇报成果的机会。
除了上述的方式外,还有角色扮演、制作生物模型、整理知识提纲、自己出题考同学等前置作业形式。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前置作业,其设计的原则都是简单、根本、开放。教师设计前置作业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前置作业的数量要控制好,一般只布置一至两样;二是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习惯。第一样作业要尽可能低入,并要起激趣作用。题目内容尽量来源于生活,贴合生活实际。第二样作业要联系教学目标,设计知识性较强的、有利于学生拓展的题目。
三、改革课堂教学流程,以生本学习小组活动为主
生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第二大区别在于教学模式不一样。经过实践,笔者改革了课堂教学的流程,变教师讲为主为以生本学习小组活动为主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能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沉闷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生本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
1.先学导入
先学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视自己的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如:①举例子;②收集资料;③课前探究实验;④阅读教材;⑤观看视频;⑥做练习。
2.新学探究
新学探究的途径也有多种,如:①教师演示;②学生分组探究实验;③问题研讨;④操作训练;⑤思考讨论;等等。
3.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要注意以下四点:①要让学生汇报新学的效果;②要有不同觀点才交流;③学生观点明确,生生交流有对接;④教师要及时鼓励和点拨,关注生成。
4.归纳小结(略)
5.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①学评;②检测;③互评互考;④统计;⑤错误分析;等等。
(二)教学案例实录及分析
现以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为例介绍生本课堂教学的主要操作流程。
1.先学导入
(1)课前布置前置作业
①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可以是彩图资料,最好是现成的实物),描述细菌或真菌在发酵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②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思考这些方法的原理。
因为本节课的前置作业操作的时间较长,所以笔者提前一周布置作业。学生可任选其中的1道题目来完成,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全部做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些发酵食品和保存食物的方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容易收集资料。而且通过观察、分析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动力与兴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例如,会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等。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类是怎样利用它们的。
2.新学探究
教师演示酵母菌的发酵实验,提问:观察气球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使气球膨大的气体来自哪里?
导入既开门见山,又从直观的实验现象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发酵的概念。
3.汇报交流
(1)交流、讨论前置作业①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组长能组织好组员的发言,并及时整理资料。每个小组都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有的是实物,有的是打印好的网上资料,有的是自己整理的笔记,有的甚至还带来了实验报告。在小组活动中,就连平时最调皮、最懒动脑筋的学生也被调动了起来,每个学生都满怀喜爱之情地介绍了自己的成果。
生本学習小组汇报、展示讨论成果,台下同学质疑与补充。
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汇报自己准备的发酵食品,解释利用了哪一些细菌或真菌,并在黑板上简单板书。
小组甲:展示馒头、面包的实物,介绍其是利用了酵母菌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从而使食物变得松软,并在黑板上板书“面包、馒头:利用酵母菌产生CO2制成”。
补充1:二氧化碳受热膨胀,然后在馒头、面包里留下了许多小孔,这样馒头、面包才会变得松软。接着展示带来的饼干,并说明:利用酵母菌还可以制作饼干,使饼干变得松脆。
小组乙:展示盒装酸奶,介绍它是利用乳酸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了牛奶中的有机物,产生乳酸而制成的。板书“酸奶:利用乳酸菌产生乳酸”。
补充2:利用乳酸菌还可以制作泡菜。我想提醒同学们一句:在制作这些食品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其他杂菌落在食物里面,要注意保持缺氧状态,否则食物就会变质了。
小组丙:板书并介绍啤酒也是利用酵母菌制作的,醋是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的。
小组丁:展示自己做的甜酒,请同学们闻酒味……
在这个环节里,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不但收集了丰富的文字资料,还带回了很多实物,对于常见的发酵食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来制作如数家珍。
(2)交流、讨论前置作业②
学生展示腐败了的食品或保存食品的方法,说出保存这些食品的原理。
生本学习小组汇报、展示讨论成果,台下同学质疑与补充。
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很精彩!各个小组争着上台,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课堂。有的小组汇报的是食品保存的方法,除列举了书本提到的晒干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巴氏消毒法等外,还补充了书本没有提到的其他方法,如冷冻法、充氮法,甚至还展示了霉变的面包,小结了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看到学生准备了如此丰富的材料,看到他们如此自信,笔者更加坚信生本教学的力量,明白放手就是爱,依靠学生更精彩!
在学生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尽量不要打断学生,只是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进行评价或对某些问题进行点拨提高。例如,课前,笔者担心学生不能理解发酵的概念,很难理解发酵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就准备了演示实验。本来还想解释一下什么叫发酵的,没想到学生在汇报时对发酵的概念进行了很好的解释,还列举了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的产物,这样笔者就没必要重复了。
教师还要抓住学生汇报时的亮点及时进行点拨。例如,当有个学生展示了他做的面包霉变的实验时,笔者马上大大地表扬了他,并请他介绍实验的主要过程,并引导其他同学追问:“面包中含有什么营养?当时的环境是怎么样的?面包的包装袋为什么要打开?”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就总结出食物腐败变质跟水分、温度、与空气的接触程度等有关。有了这层点拨,学生对于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教师点拨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a.应教学生不会的地方,学生会的可不教;b.要及时抓住学生汇报时的亮点进行点拨。点拨要视情况而定,如仍未解决可再组织讨论。
这种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不容易受学生个体智力差异的影响,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4.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师生利用现成的板书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相应的知识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就能形成清楚、稳定和明确的意义,保持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当知识形成系统的结构体系时,就能清楚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从而避免死记硬背。通过上述的三个环节,学生先做,再小组讨论、整理,然后再汇报完善,最后归纳小结,能不断巩固、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5.达标检测
完成《阳光学业评价》对应的练习反馈和拓展探究。
①给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
②请学生代表上台写出答案;
③学生评价修改;
④就存在争议的题目引导学生解释,学生都不会的,才由教师解释。
由这节课不难看出,无论是先学还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汇报、练习,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观众。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离不开教师的前期工作:建立生本学习小组和设计根本、开放的前置作业。只要创造条件,提供适当的舞台给学生,学生就能忘我地参与学习。
四、问题与思考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初中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是值得我们改进和思考的。例如,前置作业怎样设计才能做到根本、开放、低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感悟和收获?生本学习小组的活动如何监督、评价才能保持小组的活力?如何提高生物探究实验的有效性?……上述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因为在一节课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涨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设计,即按课堂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安排和调整教学。其次,教师要不断进行刺激和反馈,让学生满怀热情与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不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创造的快乐。
总之,要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本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出发,从为学生好学出发,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将脱去僵化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生物教学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朱正威,赵占良,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物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朱正威,赵占良,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 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M].从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