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业遂:昔日“外交老手”,今日两会男神

2020-09-26阿晔华南

东西南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外交部

阿晔 华南

5月21日晚,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隔着屏幕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又值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收官之年,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议题很多。

中美关系、中国军费、涉港议程、民法典草案、外资企业发展……记者们纷纷抛出“刁钻”提问,而张业遂不慌不忙、见招拆招,令人大呼过瘾。

2018年,张业遂接替傅莹成为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当时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从一名寒门学子,到历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外交部副部长,深耕外交领域40多年,成为备受赞誉的“外交老手”。别看他平时低调又温和,一出手就见深厚“内功”!

犀利回应尖锐问题

发布会上,日媒老调重弹问中国军费。

张业遂回应: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国防开支适度且克制。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在1.3%左右,应该说大大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与第一大军费开支国相比,2019年中国国防费总量只相当于它的1/4,人均只相当于它的1/17。”

“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清清楚楚,不存在什么‘隐性军费问题。”

港媒关心为何此时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列入大会议程。

张业遂回应: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完全必要的。”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美媒聚焦在华外资企业情况和经济全球化未来走向。

张业遂表示,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是各种要素长期综合作用,各国企业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不是哪个国家可以随意改变的。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潮流。

“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没有变,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在华长期经营发展的信心没有变。”

国内媒体则好奇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还能否如期实现。

张业遂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也对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但随着各种措施的全面落实,“疫情造成的影响将会降到最低”。

“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美国国会有议员提出议案,指责中国政府对美国疫情扩散负有责任,甚至有人提出美国应向中国索赔。

张业遂对此回应称,这些毫无事实根据,而且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对这些议案坚决反对,将根据议案审议的情况予以坚定回应和反制。

“中国决不接受任何抹黑与攻击。通过转嫁责任来掩盖自身的问题,既不负责任,也不道德。中国决不接受任何滥诉和索赔要求。”

此外,美媒提问称,中美双方近期在一系列问题上冲突加剧,包括疫情、金融市场、台湾、香港、贸易问题,怎么看待中美关系?特别是疫情之后的中美关系?

张业遂表示,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关键在于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如果美方尊重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战略意图,致力于同中方开展建设性对话,将有利于两国在各领域以及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互利合作。如果美方坚持冷战思维,推行遏制中国的战略,损害中国的核心和重大利益,结果只能是损人害己。”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将坚定不移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一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张业遂有理有据、金句频出,风采令人折服。

“老练而敏锐,务实而高效”,是张业遂给外界的一贯印象,“非常能干”是老一辈外交家对他的评价。知无不言、高效透明,成为大家给予“新闻人”张业遂的新“标签”。

2011年1月底。时任驻美大使的张业遂在使馆举办春节招待会。

出身贫寒,不给亲人“走后门”

张业遂出生于1953年10月,老家在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家中有兄弟姐妹8人。

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经常吃不饱。七八岁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还经历了用树皮粉、野菜粥果腹的岁月。

虽然生活艰辛,但张业遂没有放弃学习。1964年,他以全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岳口中学。他的语文老师回忆说:张业遂的语文和外语成绩特别优秀,“很守纪律、性格稳健、处事冷静,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学生”。

1970年,17岁的张业遂被推荐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离开家乡去上学时,他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是亲戚脱掉上衣送给了他。

大学毕业后,22岁的张业遂迎来人生又一转折点——当时外交部挑选外语人才,送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他被选上了。

同年进入该学院学习的还有一个山东姑娘,名叫陈乃清。她比张业遂小两个月,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

1976年,在伦敦的学习结束后,张业遂和陈乃清都留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工作,自此开始了并肩作战的外交生涯。后来,两人结为伉俪,诞下一女。

经过多年历练,陈乃清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2003年,她任驻挪威大使,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大使之一;2007年至2009年,她担任朝鲜半岛事务特使,负责朝核问题。

张业遂更不用说,凭借超“能打”的业务能力,2003年当上了外交部副部长。但不论官至何职,他从学生时代养成的低调性格一直未变。

2005年、2007年春节和2009年7月,他三次回乡探亲。每次回去,他都没有惊动当地政府领导,而是住在自己农村的家中,没事时和村民聊聊天。

村里左邻右舍只知道张业遂在北京当官,却并不清楚他在哪工作、担任什么职务。直到2009年他被任命为驻美大使,一个村民在网上看到消息,乡亲们这才知道他的身份。

他的低调是刻进骨子里的。有一次探亲后回京时,机场工作人员得知他的身份便请他去贵宾通道,想安排专人服务,他一口拒绝,坚持与其他乘客一同接受安检。

张业遂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家人的要求也很高。

他的堂兄弟张业阔称,张业遂希望家人与其他农民一样,所以七个兄弟姐妹没有一人转城镇户口,更没有一个人求地方上帮忙“走后门”升学、当官。

“你们不来找我办事,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你们把家里的事情管好,我把国家交给我的事情管好。”张业遂曾这样对亲人说。

2009年12月。在安理会上,张业遂举手代表中国投票。

外交经验丰富的发言人

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张业遂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外交實践。

从1988年开始,张业遂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一分子。当时世界尚处于冷战末期,国际局势异常复杂。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扮演着重要角色,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工作相当繁重。在处理形形色色国际问题的日子里,他锻炼了在这一高水准平台上运筹帷幄的能力。4年后,张业遂调回外交部,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之后因工作成绩突出,开始逐级晋升:1996年担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主管政策研究、美大、欧洲、多边事务、干部、礼宾等方面的工作;又4年后,张业遂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3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政策研究、军控、裁军等事务;2008年,张业遂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这是一段广为人知的经历。张业遂坦言,这一挑战“来得太快、太早了”。时差还没倒过来,他便投入了异常繁忙的工作中。之后在他的主持下,安理会在一个月内审议了10多个地区热点问题,还举行了几次公开会议。

效率是张业遂为人津津乐道的另一个关键词。

在2010年1月中国第二次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他接连主持了21场正式、非正式会议和磋商,通过了4项决议和1份主席声明,推动联合国在海地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迅速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赢得各方好评。

张业遂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安理会多次审议朝核、伊核、中东等重大敏感问题。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联合国秘书处人员的评价称,张业遂“在联合国工作期间卓有成效地代表了中国的利益”。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方柏则说,张的“脾气性格非常温和”,并非如外媒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态度强硬地投着反对票”的人。对此,他自己说:“在联合国态度强硬,那是因为必须代表国家利益,和个人性格没有任何关系。”

2010年3月,结束联合国繁忙的工作没多久,张业遂又马上迎来了新的任命——第9任中国驻美大使。在他之前的中国驻美国历任大使分别为柴泽民、章文晋、韩叙、朱启祯、李道豫、李肇星、杨洁篪和周文重。

此番履新,张业遂可谓踩着荆棘而来。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达赖窜访;中美汇率争议的气氛分外紧张;谷歌事件前路不明;时任国务卿希拉里等美国政要频频发出对华强硬的声音……

张业遂稍事安顿即开启了繁忙的日程。抵达华盛顿几天之后,他便向希拉里递交了国书副本,并在美方的安排下向奥巴马总统递交了国书。之后,张业遂频繁拜访美国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智库专家、媒体记者,还走访了多个美国地方州。

他入乡随俗,用美国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中,他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但又注意倾听,善于沟通,解决了许多棘手问题,推动双边关系逐步回暖。

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风格,使张业遂与美国官员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希拉里在其《艰难抉择》一书中回忆,她曾与张业遂在众目睽睽下举行了一场有趣的“酒吧外交”,众多在场记者无人意识到当时美中之间的谈判就在他们的鼻子底下进行并达成谅解。希拉里得意地说,“谁说外交不能够同时有效和有趣?”

“张业遂利用他对国际事务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国政治细致入微的评估,建立起中美之间良好的关系。”罗伯特·库恩在其著作《中国领导人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如是说。其前任周文重评价这位继任者为“非常能干的外交官”。

接棒傅莹,“老兵”从容不迫

2018年3月4日上午11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第8任发言人张业遂接棒傅莹亮相。

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张业遂作为人代会发言人的“首秀”,在时长1小时20分钟的记者会上,他回答了12个国内外关注的问题,整个发布过程,从容不迫。

“他不是锋芒毕露的人。他思想敏锐,谦逊温和,喜欢春风化雨式的交流方式,这次发布会就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一位熟悉张业遂的老记者看完发布会后如是评价。

发布会结束后,张业遂曾对媒体谈及自己首次亮相的表现,“及格吧,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他非常谦虚地对媒体表示,自己对国内的问题,尤其是法律方面的问题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为了做好这场发布会,他和团队一起每天都要了解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对于宪法修改等关注度非常高的问题都是有备而来。

外交“老兵”的经验给了人代会发言人这一新角色加分不少。

在2018年的发布会上,“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坚决维护自身利益”“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中国国防投入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半岛生战生乱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等回答,都显示出张业遂娴熟的应对能力,有些还被媒体评为“金句”。

2018年,張业遂接棒傅莹,成为第8任人代会发言人。

而在2019年的记者会上,11个提问记者中有4位外媒记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韩国广播电视台、彭博社、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先后就中美关系、朝鲜半岛无核化、国防费、“一带一路”发展前景等问题提问。其中,中美关系、半岛无核化、国防费、“一带一路”等问题,在2018年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也曾被记者提出,2019年又抛给了张业遂。

这一次,张业遂的回答依旧干脆,立场鲜明。

回顾过往,张业遂的履历堪称丰富——历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礼宾司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等职;主管过外交部的政策研究、涉港澳台事务、礼宾、军控以及欧洲事务。

外交部的同事对他赞不绝口:“张业遂的履历非常完整全面,在诸多关键岗位上历练得非常充分。”“很多外交官一辈子只专长一个领域,像张业遂这样全面的并不多见。”

对张业遂来说,外交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便是负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礼宾活动。

尤其是香港回归前夕,曾经历过“一秒之争”。能不能在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升国旗、奏国歌,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最重要的象征,也是整个交接仪式成败的关键。

当时担任中方司仪的张业遂,工作就是确保“一秒不差”。最终,他沉着冷静地妥善处理了各种突发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生活中的张业遂是个有趣的人。他兴趣广泛,喜欢打桥牌和网球,还爱好摄影。

不过,他公务繁忙,平日里没有多少时间能花在这些兴趣上,只有饭后在马路边那片刻的散步才是他最难得的休息时光。

既低调温文又犀利尖锐,既雷厉风行又从容不迫,试问这样一位兢兢业业、沉稳自信又有趣的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谁能不被他圈粉呢?

(综合摘编自《环球人物》《中华儿女》)

猜你喜欢

外交部
台“外交部”遭质疑大多预算用于“内宣”
“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