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意见
2020-09-26
@谭山山(媒体人)
人类为什么爱吃零食?因为它是一种享乐性的进食。享乐性饮食受食物的味道、进食带来的愉悦感、奖赏感等驱动,把食物视作一种自然奖赏物,通过不断进食以持续激活大脑奖赏系统来获得一种奖赏体验,表现出一种享乐性饥饿。 食品巨头们乐于通过调整成分表里的盐、糖、脂肪的比例制造出“极乐点”,操纵你的味觉,让你上瘾。在这个焦虑、躁郁和不确定的时代,零食是人生的抚慰剂,也是社会的温度计、欲望的照妖镜。“零食成了所有人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没有什么是一包零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包。
@办佛仙人(自媒体)
茅台不仅仅是酒桌上的一般等价物,还成了投资界的一般等价物。因为茅台的消耗是硬性的,故事是美妙的,还有知名的越藏越香的说法,并且茅台酒厂还在控制产量,这就导致茅台可以被拿来炒。原价买来的茅台可以直接获利。喝茅台的人他们在喝什么?喝的是酒,但又不是酒,酒本身只是拉近关系的媒介,而选茅台更多的则是表明社交地位中的身份认同。所以喝的是身份地位的认同感,以及期货的惊险刺激感。茅台是酒,但也不是酒,像极了这个虚假的世界。
@余寒(媒体人)
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的日籍导演竹内亮,在谈及对武汉的印象时,用“热情”两个字形容。江城市民的热情,一方面源于热心肠的城市性格,另一方面恰恰也是因为他们迫切地渴望被看见、被记录。在疫情彻底结束前,对武汉甚至湖北的偏见,可能很难彻底烟消云散。不过,随着纪录片在国外的传播,很多日本网友表示想去武汉看看。可见,竹内亮的镜头,让更多的人卸下了戒心,刻板印象在逐渐改变,他们不再对这座城市充满恐惧。偏见和病毒一样,都是无形而又致命的。一部纪录片,可能改变不了所有人的看法,但后疫情时代,武汉城市认知的重建,恰恰需要更多的记录与呈现。
@贝小戎(媒体人)
心理学家说,骗子之所以能够得手,是因為他们卖的不是现实,而是受害人希望相信的幻想。我们大部分人都抱着乐观的幻想,认为自己比我们实际上所是的更加聪明、更有吸引力、更重要,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2013年美国物理学教授保罗·弗兰普顿的受骗经历,一个女的假装自己是模特,让这个68岁、离异的教授相信,他是一个32岁的女模特的理想配偶。这看上去不合情理,但是弗兰普顿愿意相信,一个超模能嫁给一个他那么聪明的人才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