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后进生在英语课堂上有效学习的方法
2020-09-26方泽莲
方泽莲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抑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欲望,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教师容易让学生变成机械的“接收器”。站在讲台上,你总能看到那么几个“身在曹营心在汉”“两耳不闻外语声”的学生,他们就像小乌龟一样,不急也不闹。他们有着自己的小尊严、小骄傲,还有脆弱又敏感的小小玻璃心。
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导致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基础差,学生对已学知识没有及时掌握或掌握不牢固;二是自尊心作祟,学生一般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不足,不愿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三是自信心不足,后进生大多缺乏自信,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四是意志力薄弱,后进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走神;五是性格差异性大,内向的学生羞于发言,更不愿主动举手发言。
在多年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和“小乌龟”长时间打交道,对他们的习性有所了解,慢慢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
一、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育依靠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它是影响学生最主要的情感因素。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让他们在肯定中得到激励,在尊重中獲得信心。
接着,定规矩,要求人人举手发言。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举手发言能让学生及时体会成功的喜悦,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定下规矩:所有学生必须举手回答问题,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周至少一次,每周最后一节英语课清算,没有举过手的学生必须表演一个节目或唱一首英文歌。给学生定规矩,不给他们任何借口,必须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变“课后”为“课前”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指出,“如果说学习有窍门或捷径,那就是在课前先看教科书,做预习。”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
针对“小乌龟”知识基础薄弱的具体情况,预告新课时,我会详细地将问题或任务告知学生。例如,在教学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可提前告知:在新课的学习中,将请两位学生试读新单词;三位学生回答问题How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准备一个像这种简单问题的回答,一定比准备一首英文歌曲或一个英语故事来得轻松吧!当然,唱一首英文歌曲将给课堂带来更多的欢乐,而学会一首英文歌曲,得到的可不仅是几个单词或句子而已。
三、变“自卑”为“自信”
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总能自信满满,积极配合,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因自卑心理破罐破摔,甚至干脆放弃学习。因此,课堂上很有必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营造一片欢乐、平等的学习氛围。比如,每次学生回答完问题,都发自内心地、真诚地给予一个赞扬、鼓励的眼神,和一个极其简单的“Good ! ”这微微的点头示意和鼓励的眼神能让学生体会到被关注的感觉,能增加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信心。教师不要怕学生暴露问题,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只有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自觉投入课堂活动。
四、变“单一”为“多元”
后进生一般意志力、自我控制力都比较差,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用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如设计各种问题、角色表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等等。这样,“小乌龟”的课堂积极性便可得到充分地调动。
被爱的孩子永远不会差,我们需要通过倾听他们的声音,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公园里的绿树,拿着剪刀就随意修剪。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取得了进步,并且得到老师的认可,那种由衷的喜悦所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爆发出来的潜力,往往是超出意料的。这种成功快乐的体验能促成知识—能力—自信心三者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