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爱”之思考
2020-09-26何鲜花
何鲜花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本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则更为直接的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小学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因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缺爱”的孩子,他们受成长历程、年龄、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比其他阶段的學生更需要教师的“爱”。
思考之一:何为“师爱”?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情感教育的核心。
首先,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为师之本,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教师承担教书育人之责,力求无愧人师,不误人子弟;因责任,教师真心实意地去爱,不图索取,不求回报。因爱,教师内外兼修,提升自我,用智慧点拨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因爱,教师心里能容下每个学生,用爱心唤醒爱心,用人格感化人格,在学生的成长中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其次,好学生人见人爱,教师爱好学生容易,难的是对后进生也一视同仁,这就是师爱的宽容,也即师爱的第二重境界。身为小学教师,会遇到太多可厌可气的学生,爱他们,换来的有时是学生的恨。那我们也要修炼成“神”,爱你无怨无悔。此时我们应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后进生的爱散发教师人格的芳香。
“师爱是什么?”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对学生的一句鼓励,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与美丽。
思考之二:小学教师如何表达“师爱”?
那我们应如何爱学生呢?尊重、理解、认同、激励、挖掘“闪光点”、一视同仁、困材施教、持之以恒、“雪中送碳”……这些前人都已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小学生,我认为较有效的是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爱”的教育。
首先是尊重、理解学生,并与学生交朋友。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心怀真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层次、个性特点、思想状态和所处的年龄特点。也只有先尊重学生才能打开他们紧锁的心门。很多教师对学生施以爱,却导致“因爱致恨”,其中最典型的错误就是把“关心学生”转换成“关心学习”,很多教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生,学习成绩是他们不愿提起的事情,他们并不需要教师特别关心他们成绩的高与低,而需要的是教师能尊重他本人在校的每一天表现,理解他的内心需求,与他朋友般地共同成长。
如2019年我任教二年级的数学,有3个同学常在课外着迷地玩扑克牌,后来发展到在上课时偷偷地玩。对于这样的学生,单个做思想工作,对上瘾的他们效果不佳。我灵机一动,因势利导,了解到他们是在玩“斗地主”这游戏,体会那令他们着迷的出牌技巧,从人本角度在课外加入了他们的角色,与他们展开朋友式的探讨,理解了学生也赢得了信任,后来我花了几天晚上把这游戏出牌技巧练熟,然后利用课外时间指导他们怎样利用数学记牌对垒才能长胜不输,并进行品德教育的灌输,使他们的好奇心也就慢慢荡然无存,从而使他们回到课桌上不开小差认真听课,亦让他们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令他们自觉“回头是岸”,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把爱巧妙的融入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小学生原本学习生活是轻愉的,如果一味专注于语数英科目中,学生的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进一步丧失。我们调查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是团体活动、校运会、文艺汇演等。为此,我校结合政府开展“百姓欢乐舞台”文艺品牌,有目的地在各年级成立节目组团,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文艺活动,通过节目组团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增加学生的健康心态,锻炼了学生策划、吃苦耐劳、与人沟通等学生团队精神及整体素养的能力。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老师的爱。
再次,小学老师的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马拉松式”的,这就是坚持到底。小学教师经常会遭遇一些“刀枪不入”的学生,他们面对关怀和体贴表现出和面对歧视与蔑视同样的冷漠。当老师的热情长期遭到白眼和不屑,爱的温度逐渐降低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但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颗冷漠的心都是由一系列悲剧锻造出来的。对于小学,我们唯一可用的“武器”就是我们比冷漠的孩子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坚守的勇气。若有“一块石头也能把他焐热”的精神,又何惧怕“顽石”式的学生。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