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公益类社团对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2020-09-26陈诗南岳千
陈诗南 岳千
【摘要】文章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为切入点,针对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类社团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以陕西科技大学汇海基金会为例,以“专业化培育、项目化管理、常态化运作、全员化参与”为解决思路,通过调查研究、实证分析和理论探究,提出一套系统、全面、科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汇海基金会的实践充分论证了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对高校公益社团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 志愿活动面临的问题 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目前高校学生已成为我同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趋多样,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锤炼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然而,大学生志愿活动依然面临服务供需对接难、志愿队伍维持难、积极性不持久、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评价证明难等多种问题。为全力打造志愿服务这一“第二课堂”的主要平台,培育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内化素质,实现学思结合、实践育人的重要目标,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构建一个系统、有效、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来确保大学生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
研究对象及方式
鉴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利用自身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陕西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与发展路径的研究。
问卷调查法:课题组白编“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调查问卷”,以陕西西安北郊三所高校学生为主体抽取样本,实际发放问卷共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456份,有效回收率97.1%。
访谈法:2016年5月12口至2016年7月20日期间,课题组走访了几所高校,与近60名辅导员及院系领导就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丁作进行座谈,系统掌握学校管理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
参与观察法:2016年暑期,课题组通过参与观察5支社会实践队伍,实地了解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最终根据调查、访谈及实时观察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调查分析
1.志愿者招募信息传递不够全面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志愿者招募的相关信息往往局限在少部分人中传播,除非是由校方举办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对相关活动的进行并不知情,只是听说有志愿服务活动的举办。只有公益组织、社团内部人员及他们的朋友才能及时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很多在校学生想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却不知道去哪里参加的现象。
2.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中,很少有学生在具有相对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才去给服务者提供科学合理服务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未经培训直接上岗或者接受临时简单的介绍,而这些不足以为所帮助的群体提供专业而细致的服务。
3.志愿服务项目发掘及维持困难
在校生因为所持有的资源有限,这对新项目的培养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根据调查显示约有42.35%的学生表示对志愿服务曾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但因个人力量的渺小,又难以召集一批有志之士合作,最终不了了之。访谈中发现,由于缺乏成熟的项目培养体系,各院校对新项目的支持往往仅限于已成型的项目,而对尚未孵化成功的项目难以发现并提供实际支持。因此,现在的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需要一个供所有人发挥个人想象力、创新力的平台,以为新项目的发掘提供更好的机会。
高校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多为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助老助残等传统服务项目。“服务过于形式化、单一化”使得部分原本对志愿服务活动充满热情和向往的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受挫”,最后造成了志愿者队伍的人员流失。由于学生流动性较强,公益组织项目负责人更替较为频繁,且每次换届之后新任负责人都需一定时间来熟悉和掌握项目的相关隋况,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项目的发展,造成难有持久的特色优势项目的存在,人员的频繁更替使优秀项目的维系发展成为一个问题。
4.缺乏科学的培训体制
目前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招募大多处于“发布志愿信息一在校生白发报名一丌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同时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的匮乏,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组织者盲目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没有成文的规定对活动整体的流程形成有效的安排,缺乏监管,同时参与者多抱有凑热闹的心态,不具备科学服务的素养。从而限制了对志愿者要求较高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丌展,造成志愿服务质量低下,形式单一。调查显示仅有23%的学生表示曾参与过配有相关培训的志愿服务活动。
5.缺乏有效的考评体制和激励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表示相关服务具有考评和激励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活动严重依赖参与者的自覺性,而发起者只顾举办活动而不追求活动的质量,疏于对志愿者的管理,不了解志愿者对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性。因此,考评体制和激励机制成为影响高校志愿服务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搭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理论平台,落实“第二课堂”的实践意义
1.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
课题组依托汇海基金会为试点,建立汇海基金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全方位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招募信息,并由院团委宣传平台同步传播。借助团委的力量大幅度提高信息覆盖面,实现无死角信息公布,为全校学生提供一个长期且方便迅捷的志愿服务参与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实现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
2.建立专业化培训体制
依托汇海基金会优势部门:自闭症救助队和医疗救助队,建立健全专业化培训体制。坚持日常培训与志愿服务项目特色培训相结合,坚持先系统培训后合格上岗的培训规范,坚持培训内容与自身专业相结合。汇海基金会聘请了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志愿者服务技能和水平进行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方式,重点抓好骨干志愿者培养,实行志愿者上岗认证制度,只有培训考核合格的志愿者才能获得汇海志愿者工作证、徽章等,允许参加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近两年时间里,汇海针对沟通技巧、文明礼仪举办了64次培训,针对自闭症康复、城墙保护、医疗救护等专业项目举办了113次专业培训,合计培训志愿者两千余人次。
3.规范项目运行机制
规范项目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项目“微循环”模型,即经过“项目寻找、项目培育、项目实施、项目推广”一系列过程,按照“通过一个项目,覆盖一类人群,解决一类问题”的标准来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并通过汇海基金会成立项目部来运行这一体制,实现项目的培育发展一体化。二是鼓励优秀项目白发组织,即采取自下而上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打破以往学生的客体地位,提升其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公益项目申报,经审批合格后,依据政府一企业一公益组织协作“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模式,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提供发展资金赞助其项目开展。
4.加强项目常态化运作
推进常态化运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口常性,即志愿服务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强调渗透式的服务理念,切实保障基础化服务工作。二是时间跨度,即每位大学生志愿者由大一至大四,必须按照不同学期的志愿服务要求,履行相应志愿服务岗位的职责,真正改变过去阶段性志愿服务活动及学生流动性的弊端。另外,针对学生志愿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三分钟热度”现象、志愿服务付出无法证明等问题,一是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档案,记录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形式、效果等内容。二是完善认证评价体系。以“志愿服务时间”为核心指标,结合志愿服务项目等级、实效等指标对志愿者的付出和贡献进行认证和评价,有利于调动志愿者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5.推进全员化参与
大学阶段是学生融入社会的缓冲期和适应期。志愿服务活动既要能够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立足校园,又要着眼社会,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化水平和质量,为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学以致用提供良好的平台,因而要积极推进全员化参与。这主要表现为人员跨度的增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参与主体包含全校师生。根据教育部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号召党政管理干部、一线教师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作为表率,带动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言传身教的教学宗旨。学院内四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理念指导和行动帮扶下,按责驻守在学习帮扶、生活服务、就业指导、科技等志愿服务类岗位上,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模式,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享受志愿服务成果、人人在志愿服务中成长”的良好氛围。
结语
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解决了当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难点,有利于将志愿服务组织打造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同时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为推进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和保障状况分析[J].实践研究,2012,(9):83-87.
[2]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33-35.
[3]梁辰,张庆.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及其矫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140-141.
[4]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2):93-97.
[5]闫酵.档案事业公共参与特点及新趋势探究[J].境外学术交流,2014,(3):81-84.
[6]胡凌霞.服务学习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8):188-189.
[7]谭建光.中国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及其政策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3):5-7.
[8]陈天祥,周珺.志愿者工作投入的组织影响因素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12,(3):33-40.
[9]陈志远.志愿者服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学工视窗,2015,(1):33-34.
[10]姜泽延.志愿服务价值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的联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4):91-94.
[11]张晓红,苏超莉.志愿服务促进党建工作创新探究[J].高校党建,2013,(5):51-52.
[12]张敏.寓雷锋精神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J].教育探索,2014,3:132-133.
[13]高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2014,(12):10-14.
[14]叶飞.学生社团自治与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4,(12):20-24.
[15]孙炜,蒋志强,周剑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探析[J].观察思考,2013,(7):92-94.
[16]鲍晓晔.我国志愿者权益保护立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6):154-157.
[17]付琳.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4,(3):53-55.
[18]韩丹,葛亮.推广和普及日常性大学生志愿服务[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0):97-103.
[19]李志兵.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4):70-72.
[20]张勤,武志芳.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区志愿服务利益表达的有效性[J].理性探讨,2012,(6):17-21.
[21]高汝伟,吴丹丹.浅析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中的领导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2):80-81.
[22]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50-54.
[23]陈韵妃.教师志愿服务:师德建设的新实践[J].教师教育,2014,(11):68-71.
[24]潘加軍,刘焕明.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推进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3):174-177.
[25]张锋.国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4,(4):147-148.
[26]沈晖.高校学生社团公益——互益分类方法及管理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46-48.
[27]张扬.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困境及改革展望[J].长白学刊,2014,(2):55-58.
[28]孙兰英,张卫成.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途径探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36-540.
作者单位:陈诗南 陕西科技大学团委 陕西西安
岳千 西安工业大学教务处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