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蔗机收推广应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0-09-25闫青云李开虎
闫青云,庞 天,韦 喜,李开虎
(1.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来宾 546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
0 引言
甘蔗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蔗种、管、收所需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向城镇转移,蔗区参加甘蔗生产的劳动力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且逐年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种蔗收益缩减,严重打击蔗农的种蔗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甘蔗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甘蔗的种、管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较好释放劳力,但机收问题仍亟待解决。
广西来宾东糖迁江糖厂生产能力15000吨/日,于2015年进行压榨槽改制,为机收创造条件,并于2016年开始引进甘蔗机械收割机。甘蔗机收效率高、成本低,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含杂率高、损耗多、宿根发株率低等。通过对甘蔗机收经济效益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更清晰、直观的帮助种植户算好经济账,从而助推机收在东糖集团蔗区的推广应用,加快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1 调查方案
1.1 调查时间、地点和收割机型
调查时间为2019/2020年榨季;调查地点为来宾迁江糖厂蔗区;调查机型为切断式收割机。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1.2.1 含杂率
榨季时随机取部分机收料蔗进行称重,随后对所取的料蔗按进厂料蔗质量标准选出杂质,并称重,计算出料蔗含杂率。
1.2.2 损失率
同一地块,首先采用三点取样法,每个点66.7m2,由人工砍蔗,计算人工砍蔗的单产;再用甘蔗收割机收割,测量收割量及收割面积,推算机收单产,根据人工砍蔗单产和机收单产,计算出料蔗损失率。
1.2.3 宿根蔗发株率
通过跟踪、调查机收后来年甘蔗出苗情况,计算出宿根蔗发株率。
1.2.4 经济效益分析
分别计算人工砍蔗和机收、损耗的成本,对比分析各自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收含杂率调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机收含杂率受天气影响较大,在阴雨天气蔗叶未干时,机收含杂率较高,比晴好天气高出10.53%;晴天天气机收含杂率较低,比糖厂扣杂率平均只高0.78%。
表1 各种机型砍收含杂率与进厂料蔗扣杂率对比表
表2 甘蔗机收损耗率调查表
2.2 各机型砍收损失率调查分析
从表2可知,机收的平均损耗率为13.75%,按520元/吨计,则吨蔗损失达到71.5元,如甘蔗单产4.447吨/亩,每亩甘蔗损失达到311元。损失主要表现在甘蔗基部砍收不到位,未能入土或平土面砍蔗;部分料蔗丢失在地里,无法捡收。
表3 机收宿根蔗发株率调查表
2.3 机收宿根蔗出苗情况调查分析
从表3可知,不同机型收获后,宿根蔗发株率差异较大,中小型甘蔗收割机、无需倒运车跟随,减少对蔗地和蔗蔸碾压次数,宿根蔗出苗相对较好。不同甘蔗品种之间,宿根蔗发株率差异较大,桂糖42号和福农41号宿根性强,机收宿根蔗发株率虽然与人工砍蔗的相差较大,但发株率仍能达到100%以上,若上季有效茎足够多时,即可保证当季足苗。总体上机收宿根蔗发株率较人工砍蔗的低,低42.28个百分点。
表4 甘蔗机收和人工砍收经济效益对比表
2.4 机收和人工砍收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从表4可知,机收单价较低,比传统人工砍收低45元/吨,但折算扣除砍工费后效益,机收的相对较低。即同一产量情况下,机收较传统人工砍收的费用较高,且随着产量减少而缩小,产量增加而增大,但总体相差不大,基本上保持在每亩100元以内。
3 小结与讨论
3.1 机收含杂率较高
受甘蔗长势(是否倒伏、是否剥叶)、机手操作水平、地块大小类型、培土效果、天气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糖企业扣杂率应根据实际机收含杂率作相应调整。
3.2 机收对宿根蔗发株影响大
使用机收,除收割机本身对蔗蔸造成损伤外,切断式收割机还需运蔗车辆跟机装蔗,这对蔗地和蔗蔸造成多次碾压,易造成土壤板结和蔗蔸破损,不利于宿根蔗出苗。如预留宿根蔗的,可选择宿根性强的品种,如桂糖42号、福农41号、桂糖44号等,并适当扩大行距。
3.3 砍收情况
目前蔗区甘蔗种植主要以散户为主,平时砍蔗时,农户自发形成砍蔗互助主,如无劳力帮工,将很难请到工人砍蔗。现使用机收主要是没有劳动力的种植户或甘蔗种植大户,虽然机收比人工收获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其效率高、省工省时,逐步被种植大户接受。2019/2020年榨季迁江蔗区有23台收割机作业,机收量达2.99万吨,但只占总产量的2.6%,作业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作业量提升,机收费仍有较大降低空间,若机收费降低至85元/吨,则机收和人工收获经济效益持平。建议国家在机收补贴方面加大扶持力度。